内蒙古乌拉山地区蝴蝶区系初步分析

2019-12-31 08:47吕秀华
关键词:蛱蝶区系跨区

吕秀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蝴蝶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锤角亚目(Rhpalocera),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受关注的环境指示生物和关键类群[1]。近年来,我国的许多保护区已经开始了蝴蝶的区系研究[2-5]。但对于内蒙古地区的蝴蝶区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此前仅对赛罕乌拉国家自然保护区[6]、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毛乌素沙地东南缘[8]等地进行了蝴蝶的资源调查及区系研究。乌拉山处于华北台地北缘西段阴山隆起中段[9],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本文通过对乌拉山特地区蝴蝶区系分析,旨在明确该地区蝴蝶资源及区系分布的基本情况,从而为该地区蝴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1 自然概况

乌拉山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西起乌拉特前旗西山咀镇,东至昆都仑河,南临110国道,北以乌拉山山脚线为界,总面积为121.7万hm2[10]。从山脚到主峰相对高程为1300 m,绝对高程从1000 m到主峰(大桦背)2322 m,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随海拔不同,气候差异较大,山脚年平均气温为5.6~6.0 ℃,海拔1650 m处年平均气温为3.9 ℃,海拔2000 m以上的高峰,夏季可见降雪。年降水量,山前为250~280 mm,山中为450~500 mm,山后仅为210~220 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草甸草原土、山地淋溶灰褐土、典型灰褐土、山地栗钙土、山地棕钙土、粗骨性灰褐土。受降水和地势起伏的影响,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分别为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山地草原植物群落、山地灌从植物群落和森林植物群落[11]。

目前记录到该地区维管植物64科227属356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14种,裸子植物3科11种,被子植物54科331种,珍稀濒危国家II级保护植物2种。野生动物19目46科160种。其中,兽类6目12科32种,鸟类13目31科118种,两栖爬行动物2目6科10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I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19种[10]。

2 研究方法

2.1 标本的采集与鉴定

于2017—2018年6—9月,采用样线法[12]对乌拉山地区的蝴蝶进行调查和采集,记录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和采集人。将采集的蝴蝶,经过针插、展翅制成标本后,主要参考《中国蝶类志》[13]、《中国蝴蝶图鉴》[14]、《内蒙古昆虫志》[15]和《中国蝶类原色图鉴》[16]等进行分类与命名。

2.2 区系划分依据

区系划分根据Holt[17]和申效诚[18]动物地理区划分,将分布于2个或2个以上地理区的各类区系统称为“跨区区系型”。复计种数即含特定地理区的各式跨区区系型的种数的合计[19],将含10属以上的科作为优势科。

3 结果与分析

3.1 乌拉山地区蝴蝶属种、比例构成

经过调查、鉴定、统计,该地区目前发现蝴蝶有32种,隶属于4科28属。其中,蛱蝶科(Nymphalidae)18属19种,粉蝶科(Pieridae)4属6种,灰蝶科(Lycaenidae)4属5种,弄蝶科(Hesperiidae)2属2种。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绢粉蝶Aporiacrataegi、单环蛱蝶Neptisrivularis、荨麻蛱蝶Aglaisurticae。

由图1可知,蝴蝶昆虫各科的属种所占比例。从种级阶元上来看,各科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蛱蝶科Nymphalidae>粉蝶科Pieridae>灰蝶科Lycaenidae>弄蝶科Hesperiidae,蛱蝶科为该地区的优势科。从属级阶元上来看,蛱蝶科的属数(18属)占主要的优势地位,占总属数的64.29%,弄蝶科的属数(2属)最少,仅占7.14%。

图1 乌拉山地区蝴蝶属、种占比Fig.1 The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of the genera and species of Butterfly in the WuLa Mountain Region

3.2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特点

由表2可知,乌拉山地区蝴蝶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区系分布型共计4种,以跨区分布的“古北界+中日界”占绝对优势,计14种,占总数的43.75%;其次为“古北界+中日界+东洋界”,共计11种,占总数的34.38%;仅分布于古北界的有5种,占总数的15.62%;跨区分布的“古北界+中日界+撒哈拉阿拉伯界+东洋界”仅有2种,占比6.25%。

表2 乌拉山地区蝴蝶种类及区系组成Tab.2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s of Butterfly in the WuLa Mountains

表2续

种类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归属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归属古北界中日界东洋界撒哈拉阿拉伯界西北昆虫区东北昆虫区华北昆虫区青藏昆虫区江淮昆虫区华中昆虫区西南昆虫区华东昆虫区华南昆虫区锦瑟蛱蝶Seokia pratti √√√√√√柳紫闪蛱蝶Apatura ilia√√√√√√√√√√√√青豹蛱蝶 Damora sagana √√√√√√√√√√√√小豹蛱蝶Brenthis daphne√√√√√√√√银斑豹蛱蝶Speyeria aglaja√√√√√√√√√√√√大红蛱蝶Vanessa indica√√√√√√√√√√√√黄钩蛱蝶Polygonia c-aureum√√√√√√√√√√√√荨麻蛱蝶Aglais urticae√√√√√√√夜迷蛱蝶Mimathyma nycteis√√√√白眼蝶Melanargia halimede√√√√√√√贝眼蝶Boerebia parmenio√√√√玄裳眼蝶Satyrus ferula√√√√寿眼蝶Pseudochazara hippolyte √√√√√√蟾眼蝶 Triphysa dohrnii√√√√√√牧女珍眼蝶Coenonympha amaryllis √√√√√√仁眼蝶Eumenis autonoe √√√√√√多眼蝶Kirinia epaminondas√√√√√√√灰蝶科Lycaenidae普斯灰蝶Strymonida prunoides√√√√√√塔斯灰蝶S.thalia √√√√√√红珠灰蝶Lycaeides argyrognomon√√√华夏爱灰蝶Aricia chinensis√√√√√√线灰蝶 Thecla betulae√√√√√√√√√√√弄蝶科Hesperiidae基点银弄蝶Carterocephalus argyrostigma√√√√波珠弄蝶 Erynnis popoviana√√√√√√√

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归属中,非洲界、马达加斯加界、澳洲界、新北界、巴拿马界、新热带界、大洋洲界均无分布。

3.3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特点

根据乌拉特地区蝴蝶分布记录统计,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19式区系型(表3),以跨区分布型的类型为主,但每种类型所占有的种数较少。种数最多的是“西北昆虫区+东北昆虫区+华北昆虫区+青藏昆虫区+江淮昆虫区+华中昆虫区+西南昆虫区+华东昆虫区+华南昆虫区”有9种,占比28.13%;其次为“东北昆虫区+华北昆虫区+西北昆虫区”和“东北昆虫区+华北昆虫区+江淮昆虫区+华中昆虫区”均有3种,占比9.38%。说明该地区点的蝴蝶昆虫分布以全国分布型为主。

表3 乌拉山蝴蝶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占比Tab.3 The percentage of butterfly of WuLa Mountain from Inner Mongolia in zoogeography of China

表3续

序号中国动物地理区西北昆虫区东北昆虫区华北昆虫区青藏昆虫区江淮昆虫区华中昆虫区西南昆虫区华东昆虫区华南昆虫区种数/个百分比/%4√√√√13.135√√√√13.136√√√√39.387√√√√26.258√√√√13.139√√√√13.1310√√√√√13.1311√√√√√13.1312√√√√√13.1313√√√√√13.1314√√√√√13.1315√√√√√√13.1316√√√√√√13.1317√√√√√√√13.1318√√√√√√√√13.1319√√√√√√√√√928.13合计32100

为进一步探讨乌拉山地区与中国地理区之间的关系,对该地区蝴蝶昆虫进行了含特定地理区的跨区分布型的复计统计(图2)。复计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含华北昆虫区的跨区分布型有18式31种(96.88%),含华中昆虫区的跨区分布型有14式25种(78.13%),含江淮昆虫区的跨区分布型有11式21种(65.63%),含西北昆虫区的跨区分布型有8式19种(59.38%),含青藏昆虫区的跨区分布型有10式18种(56.25%),含华东昆虫区的跨区分布型有8式16种(50.00%),含西南昆虫区的跨区分布型有4式12种(37.50%),含华南昆虫区的跨区分布型仅有1式9种(28.13%)。说明该地区蝴蝶昆虫分布与华北昆虫区联系极为密切。

图2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含特定地理区的跨区分布型的复计比较Fig.2 Accumulating percentage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with special region in zoogeography of China

4 结论与讨论

乌拉山地区目前发现蝴蝶有32种,隶属于4科28属,其中蛱蝶科(Nymphalidae)18属19种,粉蝶科(Pieridae)4属6种,灰蝶科(Lycaenidae)4属5种,弄蝶科(Hesperiidae)2属2种。主要的优势种为绢粉蝶Aporiacrataegi、单环蛱蝶Neptisrivularis、荨麻蛱蝶Aglaisurticae。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乌拉山蝴蝶昆虫以跨区分布的“古北界+中日界”占绝对优势。这与乌拉山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该地区位于中国北部之古北界、东北昆虫区、内蒙古昆虫亚区,又因为古北界与中日界和之间不存在地理阻隔,使得两界物种相互侵入而出现这一过渡地带,因此该地区跨区分布的“古北界+中日界”占绝对优势。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分布型以全国分布型为主,与华北昆虫区、华中昆虫区、青藏昆虫区和江淮昆虫区4区相互关系较为密切,无明显的特有分布型,表现出多区向此区渗透的特点,而且在19种分布型中,18种分布型均包含华北昆虫区,表明华北昆虫区向该区的渗透更为明显。这一研究结果与李刚等[8]对隶属陕西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蝴蝶的区系研究结果相一致。

关于内蒙古乌拉山地区蝴蝶昆虫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结果仅在已知种类的基础上对该地区蝴蝶昆虫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将来随着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的进行和人类保护意识的提高,该地区蝴蝶昆虫的物种数和区系成分将会更加丰富。

猜你喜欢
蛱蝶区系跨区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组织水稻跨区作业,提高水稻机收水平
猫蛱蝶和黑脉蛱蝶
嵩山3种蛱蝶幼期形态的区别
枯叶蛺蝶
跨区取件的困扰
金堇蛱蝶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