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01-01 12:59王立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德育

王立峰

(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 225800)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索中深入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让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

1 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互联网+教育” 的方式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经济以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合多媒体技术对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首先,多媒体将原先固化的教学模式灵活化,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极大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高,对语文学习产生了较强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将为学生拓展的语文学习素材展示在多媒体中,这样就能极大地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全面,深入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的机会,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教师需要巧妙应用,为学生展示出全新的语文教学课堂。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中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等,都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教学内容,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深入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很多中职学生而言,语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目前很多中职学生的年龄在12~18 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新奇的事物有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自控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设置的教学环节比较单一,或者进行枯燥的理论讲解,就很容易导致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能够将枯燥的理论陈述,转变为形象化以及直观化的视频或者图片等,更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吸引中职学生参与语文知识探索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了语文学习的质量,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促进了中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中职学校培养具有专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2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思路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陈旧,教学方式也单一化,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灌输式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内化知识,并将其外化于生活的实践以及职业生涯中,如果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讲解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效率也难以提高;甚至部分学生会对教师枯燥的讲解产生厌烦的情绪,不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或者精力自主探究语文知识。虽然“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方式已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喜爱,但是很多中职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效率并不高,有些教师在多媒体中添加的内容过于冗长,难以凸显多媒体的特点;有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过于简单,不能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展示在多媒体中,这样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质量。此外,在多媒体应用的过程中,很多中职语文教师对多媒体的功能缺少进一步的开发,将其仅仅应用在PPT 的展示中,并没有从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练习、口语交际以及情境的设置等方面进行开发,有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出现了固定化或者形式化的倾向,并没有达到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甚至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将全部的教学内容放置在PPT 中,不利于学生对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2.2 教学目标不明确,学习氛围不浓厚

首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比较少,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同时部分教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了解不全面,制定的教学方案不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其次,部分教师没有为学生设置清晰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自控力比较弱,注意力也难以快速集中,如果语文教师没有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学生就不能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此外,将多媒体应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多媒体中展示的学习内容,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展开多元化的互动,以多媒体为载体,开展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中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环节仍然停留在枯燥的讲解中,课堂氛围不够开放和自由,因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德育建设有所忽视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对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视。由于近年来很多中职学校都扩大了招生规模,学生的数量也极大地增加,但是在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建设有所忽视,有些中职学校将大量的时间放置在对学生技术技能、升学率以及就业率方面,没有在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此外,很多中职学校没有为学生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理论成绩或者技术技能作为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没有凸显出德育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就能找到好工作,其实这种思路是片面的,目前很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考核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考核其综合素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加以重视。

3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陈旧,教学方式也单一化,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式的讲解,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讲解更多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更高,其实不然,这样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如果教师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并让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有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比如,在讲解《雷雨》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雷雨》的话剧,或者展示作者曹禺先生所处的历史背景资料,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在观看话剧之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对《雷雨》中人物角色扮演的形式,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以及文章内涵的理解;同时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往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很多语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较少,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征不了解,因此制订的教学计划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职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为学生制定适合的多媒体教程,让多媒体技术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与价值。

比如,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相关的内容时,教师要紧密的契合作者的想象力,将小屋作为中心,从远近高低等不同的位置以及昼夜光影的变化,在不同的角度对小屋做出了全面的描述,映射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如果教师仅仅依靠单纯的讲述,那么学生就很难全面的构建小屋的形象画面,因此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搭建小屋的形象,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教师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作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小屋的具体框架,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中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3 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德育建设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中职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应该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建设,让中职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生活的实践中。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比如,在学习《善良》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人物”中来自深圳的著名歌手丛飞的图片或者视频等,从这些视频中学生可以了解很多丛飞的故事以及经常参加很多公益演出等,借助对丛飞故事的播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善良”,并践行“善良”,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已经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目标,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感知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习《论语》中“仁者爱人”的思想,领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德,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中华美德相关的故事、影像资料等,让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具体,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案例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来,通过多元化的展示和观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3.4 借助多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或者教材中,需要学生不断积累并应用语文知识,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有显著的提升。互联网技术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为学生拓展语文知识,并将其制作成PPT 的形式展现在多媒体上,同时在多媒体中还可以呈现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而扩大语文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影视剧,然后让学生感受每个人物形象,通过对影视剧与教材的对比学习,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深入对语文知识难点与重点的学习与分析,打造中职语文高效课堂。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因此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角度,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中职学生自主利用多媒体开展课题探究,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尤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将语文探究的结论以及过程呈现出来,这样才更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设置自主探究的语文课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探究的内容展示在多媒体中,比如: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倒装句、助词以及虚词的使用很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分别对宾语前置、定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型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对助词、代词以及虚词等进行汇总和整理,如《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其中“或”为“有时”之意,而《陈胜世家》中“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其中“或”为“有的人”。通过学生的自主收集和整理,将其以思维导图或者树状图的方式展现在多媒体中,并派代表进行讲解,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文言文知识的总结以及多媒体的使用情况等做出科学的评价。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熟练应用,为学生搜集和整理出多元化的语文知识,延伸学生的语文视野和知识面,同时也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能够使用多媒体学习语文,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4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还应该有效的借助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应该结合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征等,为学生制作多样化的多媒体课件。其次,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德育建设,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应该使用多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语文功底。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