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手腕部腱鞘囊肿1 例

2020-01-01 20:19薛宝山赵赫
今日健康 2020年4期
关键词:腱鞘针孔火针

薛宝山 赵赫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内含有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1],多因慢行损伤使滑膜腔内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疝出,或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引起,好发于四肢关节,多见于女性,属中医“伤筋”范畴,古称“腕筋结”、“腕筋瘤”、“筋结”、“筋聚”等。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26 岁,自觉右腕部酸痛2 月余,近1 周发现右腕背关节处有一肿物,活动时有明显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右手腕背部有一直径约3cm 的圆形光滑肿块,按之柔软,无压痛,推之不可动,右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剧烈。诊断为腱鞘囊肿。患者取坐位,手背微曲,充分暴露囊肿部位,施术部位充分消毒,用手指推挤囊肿固定,将火针置于酒精灯外焰,待针体烧红后,迅速刺入达囊肿基地部后,迅速拔出火针,若囊肿较大,可在四周重复刺2-4 针,将一圆形硬物置于囊肿处按压,挤压囊壁,排出囊液,干棉球拭干囊液后进行加压包扎,保持针孔处干燥,以防感染。一周后患者复诊见肿块明显变小,后进行二次治疗,火针针刺后,进行局部拔罐处理,嘱其在家休息,两周后复诊。两周后患者电话告知囊肿已消失。遂未复诊,后随访未见复发。

二、讨论

腕关节在日常频繁的劳动中,由于局部活动过度,劳伤筋膜,致筋膜肌骨失于濡养,水液聚积于骨节经络间形成腱鞘囊肿。火针,古称“燔针”[2],是将特制针具的针身用火烧红后,迅速刺入一定部位,给身体局部以灼热性刺激,以其热能来激发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囊液粘稠,难以被自身组织吸收,必须要开门祛邪,方可治愈,明代《外科正宗》就对此类疾病提出了明确的治疗方法,“治瘰疬痰核将针烧红,用手指将核握起,用针当顶刺四五分,核大者再针数针也妙,核内或痰或血随即流出。”火针以热引热,借火热之力强开外门,使壅结的毒邪直接外泄,出针后针孔不会很快闭合,使痰浊、水湿等有形之邪从针孔针孔直接排出体外,使癥结、痞块消散[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火针直达病灶,高温破坏炎性病灶,利于渗液排出。火针治疗腱鞘囊肿操作方法、手法简单方便,见效快,临床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腱鞘针孔火针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一起来探案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汽车电泳漆膜的缩孔与针孔
针孔问题该如何处理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