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家庭”未成年人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探索
——以肇庆市图书馆为例

2020-01-01 12:59周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肇庆市国学亲子

周静

(肇庆市图书馆,广东肇庆 506040)

1 概述

“国学经典” 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指的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广纳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1]。国学经典的阅读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肇庆市图书馆“图书馆+家庭”未成年人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服务就是主要针对儿童、青少年、家长及看护人等群体开展,通过建立专门的图书馆空间,引导家长建立家庭阅读空间,关注和研究未成年人的阅读特点和需求,通过丰富的馆藏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和活动,形成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模式。

2 推广的方法和模式

2.1 创造轻松童趣的阅读环境,使少儿读者享受阅读的快乐

肇庆市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及“喜阅·空间”低幼阅览室的环境布置以“快乐阅读” 理念贯穿始终,动物卡通和丰富色彩的搭配让人充分感受童真与恬静温馨的结合。几何图形和水果样式的阅览书桌搭配彩色的椅子吸引读者坐下阅读,少儿区规整的排列则给予孩子认真阅读的理念。低幼区全部是火车、卡通形状的书架,让进入的幼儿首先被书架及书架上的绘本所吸引,进而激发阅读兴趣。独立沙发可任意排列,融学习、休息、娱乐于一体,既是幼儿的学习空间,也是他们的玩耍乐园[2]。

“第三空间” 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Ray-Oldenburg 提出的,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是少儿的启蒙之地,家庭居住空间作为“第一空间”,是少儿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截至2018年年底,肇庆市图书馆累计未成年读者6 416 个,占比总读者量的6.29%,其中0~13 岁未成年读者2 864 个,占未成年读者总量44.64%,占读者总量2.80%。0~6 岁未成年人,处于学龄前阶段,是启蒙教育关键时期,早期阅读能激发未成年人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培养;7~13 岁未成年人,具备独立阅读能力,处于阅读习惯养成阶段,是阅读素养提高的关键阶段。肇庆市图书馆引导家长在家中注重家庭阅读空间环境的布置。生活要有仪式感,阅读更是如此,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固定的阅读空间,要让他们觉得进入这个空间,就要开始认真阅读了,因此在家里设置一个固定的小空间作为阅读场所非常有必要。单调的色彩注定是枯燥的,色彩和卡通搭配能很好地吸引幼儿喜欢上这个阅读空间。再则是图书的排列布置,一个属于孩子的独立书架,不需要像图书馆严格按照中图法来分类,可按照主题、体裁、内容、色彩等孩子感兴趣的其一作为排列标准,让他们理解自己图书王国的规则,亲子共同坚持按规则摆放,增强孩子对于阅读空间的归属感。最后是图书的选择,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孩子可以从国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帮助他们“正德”“修身”“启智”“雅行”,具有积极的教育功效[3]。

2.2 提供多种阅读方式,打造阅读新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所有人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平板、电子阅读器、手机成了阅读新的载体。在肇庆市图书馆2018年阅读量统计中,年阅读纸质图书20 本以内的未成年人占比38.00%,21~40 本的占比45.00%,40 本以上的占比17.00%,可见未成年人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受到了很大影响,纸质图书的吸引力有了明显的减弱。各色各样新媒体的出现及普及给予图书馆新的要求,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未成年人新的阅读需求。

根据项目发放的200 份问卷调查统计,“经典阅读对未成年人成长作用的认识”,80.00%的家长认同“十分重要”。“对未成年人阅读内容是否需要给予合适的引导”,100.00%的家长认为“十分必要”。根据未成年人的阅读喜好,绘本、文学、漫画、历史地理、百科全书广受欢迎,而国学经典语言类读物则更应该由图书馆员、父母家长去引导未成年人阅读,鼓励亲子共同阅读,特别是读同一本书,培养未成年人对于纸质图书内容的兴趣。对于低幼儿童,自己本身较难选择读物,一般由家长陪伴阅读,除启蒙读物外,国学绘本应该是首选。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且必须是更容易获取的。肇庆市图书馆数字资源统一认证平台,让所有注册读者均可免费使用所有数字资源。从网站到微信、从电脑到手机、平板,从看书到听书,从图画到动画,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需求。馆内点读设备、少儿数字媒体,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

纯粹的阅读任务,让读书变得更有动力。线上平台打卡、21 天阅读挑战、亲子共读挑战,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更大的乐趣。任务中的推荐书目,让家长和孩子都更明晰阅读的方向,更好地引导孩子们阅读。

2.3 利用丰富的馆藏与便捷的服务,满足更多借阅需求

肇庆市图书馆拥有纸质馆藏70 万册、电子图书55 万册,还有各类数字资源,一张身份证即可享受肇庆市图书馆所有资源。通过自助设备输入手机号即可注册,可借图书7 册、现刊3 册、过刊1 册,图书借期30 天,续借1 次15 天,期刊借期15 天。图书到期前有短信提示,可直接回复短信或通过微信、网站、电话续借。家长带着孩子到来,多个办证地点免去排队的烦恼,简单的操作连孩子自己都可以完成。快捷办证、轻松借还,让阅读变得很简单。

2.4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是培养未成年人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肇庆市图书馆提倡“亲子共读”理念,以活动“促阅读、造影响、创品牌”为工作思路,坚持“常态化”“长期化”“系列化”和“品牌化”工作方法,精心打造少儿周末故事会、少儿读书会、亲子手工与绘画、少年演讲秀、“创艺坊”手工艺术制作体验活动等品牌阅读推广活动,为未成年人开启阅读启蒙之门,铺设启蒙阅读之路。2018年,肇庆市图书馆共举办阅读推广活动250 场次,其中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高达64.00%。

2.4.1 少儿周末故事会

故事会是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故事讲演,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亲子阅读习惯,激发未成年人阅读兴趣。在故事会活动中,家庭的因素是关键。父母是否意识到活动本身对孩子的影响,是否以此为契机与孩子在家庭练习进而增加日常互动,是否为活动精心准备与安排养成重视孩子教育的习惯。故事会只是一个平台,亲子的参与才让平台发挥价值。在表演内容的选择方面,除了国学经典、绘本故事的演绎,还可以通过穿插表演情景剧、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参与。

2.4.2 “创艺坊”手工制作体验活动

“创艺坊” 手工体验活动是肇庆市图书馆2017年打造的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品牌活动,围绕特定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文化、本土文化),如编织草席、包裹蒸、端砚雕刻、插花、剪纸、蛋糕制作等,针对亲子家庭,让他们亲自体验手工制作过程,传递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美好的艺术情趣,让他们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艺坊”活动制作过程简单易懂、生动有趣,适合亲子共同完成,进而培养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教导他们知识;让家长在工作之余与子女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幸福感。

2.4.3 少儿读书会

作为纯粹的读书活动,肇庆市图书馆于2014年创办“少儿读书会”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儿童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以儿童绘本、国学经典、文学名著为阅读内容,由阅读指导教师向小朋友们示范不同语调的阅读、朗诵方法,并邀请小朋友们上台表演演示,以活跃少年儿童的阅读思维。

2.4.4 “亲子手工与绘画”活动

根据未成年人年龄特征和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肇庆市图书馆于2015年联合公益培训机构开展“亲子手工与绘画”少儿主题活动,以寓教于乐、亲子互动的模式,对未成年人进行艺术造型训练,培养未成年人对美的认知,促进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活动过程中,有别于美术补习班和兴趣班,更多注重亲子交流和互动过程,家长的角色不仅是陪伴,还需要动手和小朋友一起完成活动任务,达到提高亲子默契的目的。

2.4.5 “少年演讲秀”活动

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说》写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演讲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锻炼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和训练未成年人演讲技能,展示未成年人积极、向上、自信的精神风貌,肇图于2018年9月创办“少年演讲秀”活动,为未成年人搭建展示自我、分享知识的平台。未成年人在阅读后将获取的信息转化为知识,通过演讲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升华。但演讲本身难度较高,未成年人在提炼观点、理顺逻辑、旁引曲证的时候,家长应给予充分的帮助,通过讨论、查证等共同准备演讲内容,提高亲子参与度。

2.5 拓宽服务网络,扩大读者的服务半径

肇庆市图书馆通过“走出去”战略,在基层、公共场所、社区打造流动服务点(分馆),拓展文化服务网络,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服务点在市民身边,可谓家旁边的图书馆,为市民读者提供常规的借阅服务。服务点藏书为几百到几千不等,主要是国学经典、热门文学等,让市民读者更便捷获取图书资源。部分服务点定期举办一些小型阅读推广活动,“少儿周末故事会”“创艺坊” 手工制作体验活动、亲子手工与绘画等品牌都走出馆门,通过在服务点举行提高参与度和知晓度,吸引更多亲子家庭参与其中。

2.6 加强社会合作,共促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

肇庆市图书馆积极与政府机构、学校、培训机构等合作推广阅读。例如,与语言培训机构共同创办“少年演讲秀”;由美术机构教师担任活动志愿者,教授小朋友和父母绘画技巧;由英语外教教师教导亲子英语趣味游戏,让英语学习变成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此外,还和社会公益团体进行广泛合作,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4]。除了借助专业的志愿者,肇庆市图书馆还招募亲子家庭共同加入志愿服务,在文化下乡、下基层、进社区等活动中为更多的亲子家庭演绎故事、诵读经典,号召更多的家庭加入其中,在获取的同时用自身的力量回报社会,传递正能量。

3 改进措施

3.1 开展亲子家庭导读与阅读技巧培训

图书馆、实体与网络书店的图书琳琅满目,当亲子家庭对阅读产生兴趣并想从中选择一些进行阅读的时候会有所困难。作为公共图书馆每年都应该有推荐书目、导读书单,为广大家庭提供阅读的参考。但推荐书目需要专业人才去做,同时也避免重复工作,建议从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推荐书目专业委员会或其他专业机构的推荐书目中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推荐书目,并在馆藏购置的时候作相应的计划。

阅读技巧培训是理论的讲解,传统的形式是开展讲座、培训班,通过专业的馆员对亲子家庭面对面进行讲授。讲座的内容可以充分运用软件、网络的演示手段,使听众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举办培训班可以请社会专业人士来讲授。在讲座中听众可以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即时解答疑惑。定期的讲座和培训班有助于系统地学习阅读技巧。

3.2 开展分级阅读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

目前肇庆市图书馆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应按照儿童的年龄思维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分级阅读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及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分级阅读推广活动。年龄划分方面应该更为细致,避免年龄段划分跨度过大的问题[5]。如从婴儿出生开始即0~4 岁可以参考开展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最核心部分通过发放免费阅读包,让婴儿从小培养阅读兴趣。3~6 岁儿童和6~9 岁为较多活动的对象。10~12 岁可开展“图书馆之夜”、演讲比赛等活动。13~15岁可组织参观解说、征文活动。16~18 岁可开展阅读志愿活动,如给山区小朋友上课等。所有活动都鼓励亲子共同参与,特别是低幼年龄的活动,父母更应该参与其中。

3.3 加强人才队伍专业培训

应高度重视馆员的素质养成,建立良好的工作培训制度。在教育背景上,争取招聘接受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毕业生,或其他具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知识储备的人才,具有组织策划活动等能力。定期组织少儿馆员参加专业培训,通过馆际交流学习(跟班学习与参观观摩学习)、邀请行业及相关领域专家授课、网络视频自学等方式,逐步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能力[6]。

4 结语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工作模式;需要秉持“读者至上”的理念,想读者所想,为亲子家庭创造更好的阅读条件;更要秉持创新精神,结合自身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满足读者阅读的个性化需求;也要广泛开展社会合作,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猜你喜欢
肇庆市国学亲子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