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师音乐能力培养现状调研

2020-01-02 01:57孙慕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式婚礼对象

孙慕梓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北京 101601)

1 调研概况

对婚礼音乐的鉴赏与编辑是婚礼策划师一项必备的技能,音乐能力的培养需要多项并举。文献[1-3]从婚礼音乐结构、发展与乐器的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文献[4]从苗族婚庆文化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婚礼音乐;文献[5]从三个婚礼项目的角度研究了婚礼演艺,这些研究都对婚礼行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婚礼策划师的音乐能力培养方面的专项调查研究。

基于“婚礼音乐鉴赏与编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范围包括学习过音乐鉴赏与编辑课程的学生和婚礼策划师,并对参与过该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相关教师进行了访谈和研究。通过填写调查问卷与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该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收集了不同层次调研对象的建议,将调研结果进行充分研究分析后又和结合具体课程教学体会,总结提炼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经过与相关授课教师和资深策划师的调研,我们发现:除一些是否类问题外,调研对象对大部分问题的回答都超出了调研员的预计答案范畴,这就证明本次调研是有意义的,也是有效的,它给课题研究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更深层的思考,以及更多的研究方向。

2 调研区域

北京、江苏南京、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四川成都、山东青岛、湖南长沙、重庆。其中,北京、江苏南京、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四川成都、山东青岛为实地调研,湖南长沙、重庆为电话调研。

3 调研对象

高职院校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毕业生,至少有半年从业经验的婚礼策划师。

4 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调研法、结构化访谈法、实践分析法。调研问卷设计为开放式问题23个,调研时提问者根据调研对象的表述按照问题的顺序依次询问,尽量不给调研对象的回答范围设限定,从而最大程度反映其真实感受。

为了能够客观性地反应调研对象的真实想法,我们将三种方法灵活结合,而不是单纯死板地将三种方法简单相加,通过最后的调研分析得出了得出了相应的结果。

5 调研内容

调研问题设计上,我们设计了23个调研问题,设计思路为:首先从调研对象个人感觉的角度设计了问题4个(问题1至4);其次,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设计了问题5个(问题5至9);再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设计了问题6个(问题10至15);又从教改的角度设计了问题5个(问题16至20);最后从建议的角度设计了问题3个(问题21至23)。

调研结果

调研对象个人感觉角度的问题(问题1至4)结果与分析

问题为:1.平时找歌曲去哪里找?2.找歌曲的依据是什么?3.选择歌曲注重什么?4.婚礼中最不好选择的是哪些音乐?为什么?

关于“歌曲的查找”。大部分调研对象喜欢使用音乐网站或者APP上搜索,部分策划师会直接从公司曲库中查找,答案显示使用率最高的目前是网易云。

关于“找歌曲的依据”。调研显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歌曲与婚礼的关系,看歌曲是否符合婚礼的意境,或者是否符合婚礼现场的布置方案;一种是根据歌曲是否令自己喜欢,喜欢的标准包括了“好听”“旋律柔和”“节奏感强”“好记”和“歌词好”。

关于“选择歌曲注重什么”。答案集中在“歌曲的旋律”“歌词”“主持人风格”“仪式的氛围”和“婚礼的主题”,以及“下载是否方便或收费”。

关于“最不好选择的是哪些音乐”。这一问题调研对象回答的角度很多,但不管是策划师还是在校学生,共性回答就是中式音乐。原因是:中式音乐备选曲库非常少,而且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流程不同,音乐需求也不同,西式音乐可以用激昂欢快的音乐来渲染高潮,但中式婚礼的高潮部分并一定要求音乐欢快或者激昂,再加上还要考虑现场的环境元素,选择音乐就更难。

课堂教学角度的问题(问题5至9)结果与分析

问题为:5.选择整套婚礼音乐需要多长时间?6.课堂学到了什么?7.个人喜欢哪些歌曲?8.课程期望学到什么?9.对歌曲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关于“整套音乐需要多长时间”。大部分回答都是30分钟到1小时,少量2个小时,最长一个下午。但是回答一个下午的调研对象认为这种情况前提是“婚礼为私人订制”,也就是说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

关于“课堂学到了什么”。大部分回答是明白了婚礼不同环节相适应的音乐和音乐风格,以及相应地如何使用软件剪辑出音乐作品。

关于“个人喜欢哪些歌曲”。由于调研对象界于为85后与95后之间,比较年轻,喜欢的歌曲很相似相同,大部分都喜欢轻松欢快的音乐,或者流行歌曲和英文歌曲以及轻音乐。当然部分策划师,由于初入职场的酸甜苦辣,也会喜欢有年代感歌曲,因为这类歌曲映照内心同时比较抒情或者煽情,但不会把它们应用到婚礼中。

关于“课程期望学到什么”。普遍期望增加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分析或者按照婚庆公司的曲库进行分析,部分想学调音和更深入的音乐剪辑知识。

关于“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集中在“旋律”“歌词”“共鸣”,从业的婚礼策划师回答集中在“感觉”“经典”“感情流露”“创作背景”。

人才培养方案角度的问题(问题10至15)结果与分析

问题为:10.如果无学校安排,是否想学?11.你觉得课程重要吗?为什么?12.对课本的建议?13.是否喜欢婚礼音乐鉴赏与编辑本身?14.想补充哪些知识?15.想提高哪些技能?

关于“是否想学”。大部分回答的是“想学”,只有一人回答“不想”,该调研对象为大二学生。

关于“你觉得课程重要”。大部分调研对象从婚礼音乐与婚礼气氛的关系出发,都认为重要;有的认为不重要,但是使用的软件还是挺好的,平时用不上,这类回答对象为大二学生。

嗯,有的认为不重要,但是软件挺好的,平时用不上。嗯你你日哦,但是希望的是能够有音乐分享。那我就是认为仪式中,每首歌都有相应的风格,整个流程还是要统一,那么如何选择音乐有一部分人认为重要性是一班的。还有下一个问题

关于“对课本的建议”。大部分的回答显示希望教材能够及时更新课本里的歌曲,更多的回答是希望课本增加配图,减少文字内容,希望课本能够多用图画展现所阐述的理论,并且是彩印。

关于“想补充哪些知识”。大部分学生调研对象认为是“软件的深化学习”和“从音乐类型的角度对音乐进行鉴赏”;部分婚礼策划师提出的希望学到一些中式婚礼音乐知识、乐器的知识、乐器操作、外国民族特色音乐、如何提升审美、如何制作音乐如何更快速找到优质的音乐,以及视频剪辑和音乐与灯光的结合。

关于“提高哪些技能”。部分调研对象认为是“交流”,也就是说跟新人谈策划案的时候,针对音乐进行更有效的交流,从而让自己显得更专业。部分策划师希望提升中式音乐选择的能力和剪辑视频,鉴赏中式音乐的能力。

教改角度的问题(问题16至20)结果与分析

问题为:16.音乐创新是否重要?17.音乐基础是否重要?18.上完课是否能变成技能?19.是否喜欢目前的考试形式?20.是否喜欢目前的授课形式?

关于“音乐创新是否重要”。回答全都是“重要”。

关于“音乐基础是否重要”。大部分的回答是“重要”,小部分回答为“一般”或者“不重要”。

关于“上完课是否能变成技能”。大部分的回答是“能”,小部分回答为“不能”。

关于“目前的考试形式”,回答全部为“喜欢”。

关于“目前的授课形式”,回答全部为“喜欢”。

建议角度的问题(问题21至23)结果与分析

问题为:21.最大的困难是什么?22.学好的标准是什么?23.教师的哪些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

关于“最大的困难”。大部分调研对象都认为音乐库资源广泛,难以选择合适的音乐,希望老师给提供一定的音乐库,或者分享成品的音乐库。

关于“学好的标准是什么”。有的是从软件的角度,认为能熟练掌握软件技能;有的是从婚礼的角度,认为熟练讲出某类婚礼的风格适合哪些音乐、每个环节的音乐是什么样子的。

关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大部分都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中国古典的音乐曲库太少,希望教师能够分享这类音乐,最好从乐器的角度进行引导。

6 调研分析与结论

根据本次调研和访谈,我们形成的结论是:“婚礼音乐鉴赏与编辑”在我国当前的婚庆行业中以及婚礼策划师的日常工作中,还属于一种高端技能。目前婚礼策划师在音乐工作上,更多的是在已有的歌曲曲库中去查找相关音乐,而不是去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从更符合婚礼主题的角度去创作一场婚礼的音乐文案。并没从婚礼音乐的角度,把一套婚礼音乐歌单打造成一个婚礼的听觉盛宴。但是随着我国婚礼策划行业的发展,未来的婚礼策划一定会朝工作室方向和私人定制的方向发展,那时候“婚礼音乐鉴赏与编辑”将会成为婚礼策划师必备的职业技能。

基于此,我们认为应该以专业院校为主导,将婚礼音乐能力培养前瞻性的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是关于教材。应该让教材更加图文并茂,将教材内部分过于繁琐的表述和有重复性的内容适当删掉,或者直接采用借鉴绘本书籍的形式来表述内容。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阅读者的兴趣,建议将教材中比较古老的音乐进行部分删减,保留最经典的音乐和最具代表性的鉴赏类音乐,补充最流行的音乐和中式音乐,以及这些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第二是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应该继续从婚礼流程的角度去分析音乐鉴赏音乐和编辑音乐,同时应该补充一定的乐理知识,课堂上尝试在中式音乐乐曲和旋律,以及中式音乐的流程和乐器上,补充相关知识。并且建议在曲库上进行大量的补充,并且对中式音乐的鉴赏和中声乐器的鉴赏要补充再教学当中。这其中包括:中国经典音乐的赏析以及起源、按照年代补充流行音乐和现代音乐知识,因为不同年份的音乐有不同的创作背景。

第三是实训环境。应该尽量的给学生创造实践中式乐器、西式乐器和音乐制作的环境。比如说,古琴、琵琶、洞箫、竹笛、钢琴、手风琴、小提琴等常见的乐器,这类常见的乐器应该有相应让学生平时有所接触。

第四是教师教学。教师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建议教师能够与婚庆公司对接,能够形成一个市场化的、完整的音乐曲库,以供授课对象使用。同时,建议增加鉴赏和软件操作的课后扩展练习,课程结课后也能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最后,建议教师能够通过乐器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补充一些乐理知识。要由浅入深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浅”的时间要相对长一点。同时,基于学情分析,要选择和发现授课对象的兴趣点,通过教学强化的手段,引导他们从“感兴趣”形成技能,接着转化为“喜爱”,再经反复练习形成学生对音乐的信心,最后转化到“热爱”。这样,经过综合又有重点地培养后,就可以达到让授课对象按照明确的婚礼主题,设计出音乐文案并制作出音乐作品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中式婚礼对象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口语提升:和中式英语说再见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蓝光·雍锦湾中式雅奢样板房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解读中式签语饼
多趣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