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堡想到仓廪

2020-01-02 02:50
新作文·初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相府阳城古堡

清 扬

在南方,除了福建土楼这样的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还有福建土堡、江西围屋、广东广西围拢屋、广东开平的碉楼等各具特色的乡土性建筑。同样,在北方的山西,也有相似类型的建筑。

山西东南部的太行山麓沁河流域,有很多村落式的古堡。我们来到的是位于阳城的郭峪古城,这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下为求自保而兴建的防御性建筑,距离较负盛名的皇城相府很近。

阳城富产煤铁,商贸繁荣。富裕后的人们注重耕读传家,开拓仕途,更促进了经济的发达。明末清初多流民劫富,崇祯年间,郭峪村曾遭到农民军的四次骚扰。在全村死伤惨重的情况下,由郭峪村的乡宦张鹏云提议,富商王重新带头,“矢力缮修,克成前志”,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一座面积为18万平方米固若金汤的古城堡。

古城里最高的建筑是一座避难楼,用于军事防御,取名豫楼,取《周易》豫卦“知变应变,事先做好应变”之意,与皇城相府里的河山楼形制、功能相同,战时可贮存军械、粮食。登上高楼,能看到周围数十里,盗贼无所遁形。古城建成后没几年,农民军又一次在这里活动,尽管战争局势紧张,此时的郭峪村人却安稳地居于城中,“虽累年凶旱,未至大荒,衣食犹可粗足。”一城即筑,四方毕固。

豫楼共七层,下有暗道通往城外。一到三层有石碾、石磨、水井,贮存粮食,供人们避难时生活。今天,在楼里放了当时的生活工具、农具和谷物粮食,登上豫楼,即会遥想当年抵御战乱的情景。

“仓廪实、天下安”,自古以来,人们便说饥寒起盗心。能吃得好、穿得好,生活安定之后才能让晚辈过正常的生活。今天,我们依然关注粮仓,国家的粮仓富足,都是每个地方一山一河的山河史诗。每一座山下每一条河边的人们,都在自己的故乡劳作、奋斗,力求生活富足,读书知礼。

从暗道里走出来,回到村子,阳光继续照耀这片山谷,坐落在这里的村子将继续讲述它的故事。从古堡,我想到了仓廪,劳作不止,以求富足,无论古今,我们一直在追求。

猜你喜欢
相府阳城古堡
“政府”概念的创制与清末政治改革
沉睡地下的古堡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环境景观研究
天下为家
旅游搭台 文化唱戏 2019年山西省“免费送戏进景区”省级启动仪式在皇城相府成功举办
济公传
神秘的古堡
淮上重镇——秦汉谷阳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