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陶瓷文化研究

2020-01-02 06:19聂甘霖
文化学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陶器瓷器陶瓷

聂甘霖

艺术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生活的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文学研究价值,该学科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的高度总结,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1]。中国陶瓷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研究中国的陶瓷文化能够解析不同年代陶瓷的表现内容,进而更好地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征。

一、陶瓷器的发展过程

不同年代的陶瓷发展状况不同,可将其作为陶瓷文化的研究依据。

(一)隋唐前陶瓷发展概况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陶器,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个时期陶器的形式都不同,代表了当时不同的社会文化。陶器本身代表一种艺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艺术是一种精神需求,是人们摆脱物质需求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体现。人类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创造出陶器。陶器源于人们的生活所需,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品。早在迄今为止的六千年前,陶器形式就发生了变化。从色彩来看,由原来的单一色彩变为彩色,而且受宗教信仰的影响,陶器表面绘制的图案多为宗教相关内容。从马家窑文化中马家厂类型的蛙纹或者其他地区的相关陶器可以看出,陶瓷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发展起来,而且体现艺术特征,最初为宗教文化的象征。陶器表面上可以看作一种工艺品,但是深度挖掘其含义能够了解当时社会的发展特征以及人们的活动特征[2]。隋代出现了白瓷,瓷器的特点为胎土细腻、洁白,坯胎坚硬、釉润,外观来看多为乳白色。当时,我国陶瓷的生产技术已经具备较高的水平,且最为出名的为白瓷,为后续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唐代,综合国力增强,陶瓷有了更好的发展,陶瓷的形式相比于隋朝更加丰富。当时最为出名的生产陶瓷的地区为河北和浙江,代表窑分别为邢窑和越窑。邢窑烧制以白瓷为主,而南方主要为青瓷,当时有“南青北白”的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陶器的纹样也逐渐丰富。有的纹样比较直接,绘制某个特定的人物,还有的比较抽象,纹样多数与制造者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在研究历史过程中,人们可根据陶器表面绘制的内容进行考察,客观分析历史事件,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

(二)隋唐后的瓷器发展概况

瓷器也是陶瓷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物,最初作为礼品,比如鼎,还有部分官僚将瓷器作为殉葬品。到隋唐时期,瓷器才有了其他用途,统治阶级也更加注重民生问题,注重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个时期,人们对宗教的重视力度有所降低,逐渐回到正常生活中,神权意识也不断被削弱,有更多的精力创造。在这一时期,瓷器绘画内容多为山水田园画,象征着人们淳朴的自然生活。宋代以后,瓷器才被用于生活中,其实用性也大大增强。每个阶级都有独特的代表瓷器,用途也有所差别。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瓷器被用于日常生活,作为生活用品;对于一些官僚来说,瓷器主要作为赠品,成为一些有价值的收藏品。一些娱乐活动、宴会上也运用了瓷器,瓷器的用途越来越广。当时,城市出现了一些娱乐性场所,时称“瓦子”。在这种情况下,说书人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娱乐人物出现,集会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宋代以来,人们对艺术的重视力度逐渐增大,更加关注生活品质的提高。

(三)元代之后至今陶瓷发展状况

元代瓷器中比较著名的有印花瓷及五彩戗金,明代出现了青花瓷,部分青瓷还有“影青”。从材质特征来看,“影青”瓷质极薄,花纹多样,主题色均为青色。再到清代,出现了“彩瓷”,瓷器花样新颖,外观华丽[3]。在探究瓷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更好总结当时的社会特征,加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总结能力。

二、官民窑的发展

陶瓷器最早在中国出现,一些烧制陶瓷器的地区也在中国,最初为官窑,主要供官方使用,平民百姓很少见到。陶瓷器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初与宗教活动相关,为礼、乐之用[4]。人们利用陶瓷器举办丧礼等活动是思想进步的体现,说明人们逐渐注重仪式感,注重自身的情感体验,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体现。直至宋代,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官窑。官窑最初是为满足国家的祭祀典礼,而不是满足官僚享乐,是人们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纽带。该时期统治阶级比较注重祭祀活动,恳求神灵保佑社稷稳固、国泰民安。普通民众也比较注重祭祀活动,渴望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研究该时期的瓷器能够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此外,研究这个时期的瓷器还能更好了解当时的宗教文化,如宋代的“钧窑”。宋代盛行道教文化,陶瓷的工艺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管是色泽还是纹理,都体现了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受理学的影响,瓷器形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更加注重对称。因此,探究不同年代的瓷器特征也能更好探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

三、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交替在陶瓷中的体现

元代以前,中华文化体现形式为雅文化。元代以来,文化体现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俗文化逐渐超过了雅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文化更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集中体现,就从我国的瓷文化来说,最为著名的为宋朝的瓷文化。从文化角度来看,宋瓷形式多样,变化最为广泛的为瓷器釉色,其以丰富的色彩形式展现哲学玄想。元代以来,瓷器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对瓷的研究更加深入,审美也在逐渐提高,瓷器不仅作为生活用品,而且作为收藏品,那个时期出现了青花瓷。明代时期还出现了五彩瓷,瓷器形式多样,花样也比较多,部分瓷器花样为民间剪纸以及其他艺术品,这就预示着从雅文化向俗文化的过渡。

(一)雅与俗文化呈现

不同朝代的文化特色不同,瓷器表现的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间接来看,瓷器是一个朝代文物的象征,随着朝代更替内容逐渐更新,代表着社会进步,也代表了文化的更替。在研究陶瓷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不同朝代瓷器的特征,可以探究当时的社会文化,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变化。如元代,北方的陶瓷销量远低于南方,当时瓷器最为出名的产地为磁州,代表瓷器为白地黑花瓷。早在宋代这种瓷器就比较出名,成为当时产量较高的一种瓷器。随着朝代的更替,元代瓷器的表现内容越来越丰富。受戏曲文化的影响,元代瓷器内容多为表现戏曲人物特色为主,在瓷器制作过程中融入当时的戏曲文化,以戏曲故事中的某一幕为题材,如三顾茅庐、桃园结义等,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也深受官僚的喜爱,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雅文化向俗文化过渡的过程,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明代瓷器的用途与元代大相径庭。明代瓷器多数瓷器由官窑出品,多用来赠送给外邦,作为两国友好相处的赠礼。同时,瓷器在祭祀场合也有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黑白或者青白的单一的生产模式。当时景德镇的瓷器比较出名,形式多样,产量大,得到了更多外族人的认可,也给后来中国瓷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瓷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艺术与文学本来就不分家,虽然不同朝代的瓷器受当时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瓷器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美,将雅与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雅俗共赏。

(二)雅文化向俗文化过渡的原因

在艺术人类学视角下,雅文化向俗文化过渡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经济对人们的思想有重要影响,社会经济提升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审美水平也更高。从瓷文化来看,元代以后瓷器雅文化向俗文化过渡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其二,元代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比较密切,瓷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明朝中期,大量欧洲国家的团队来景德镇采购瓷器,打开了我国瓷器外销的大门[5]。部分商人将国外的审美标准作为瓷器的制造标准,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交替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治阶级的审美。清朝乾隆皇帝在设计圆明园时就聘请了欧洲的设计师,使中外设计师合作打造圆明园,圆明园内很多建筑、壁画都是由中外设计师共同设计的,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6]。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研究陶瓷文化可以从艺术方面入手。基于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陶瓷文化研究以不同朝代背景下的器物为载体,能够更好探究社会文化与人们思想的变化过程,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四、结语

基于艺术人类学视角的陶瓷文化不仅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特征,还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发展特征,文化与艺术的融合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发展特征,对于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社会文化均有重要作用。瓷器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朝代更替的文化纽带,是不同时期文化创新的集中体现。因此,在研究陶瓷文化过程中以陶瓷为载体能够降低研究难度,从多方面了解历史。

猜你喜欢
陶器瓷器陶瓷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陶瓷艺术作品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