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趋势研究

2020-01-02 06:4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中俄两国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1 “一带一路”倡议的概况

1.1 “一带一路”倡议的含义

“一带一路”的全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这两个称谓的简写。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份和10月份相继提出,战略发展的主体是中国和沿线周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和其他国家连为一体,借助现有的政治平台更好地发展本国及沿线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促进贸易往来,开始友好关系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借助古代丝绸之路之名,对现今世界发展寄予更高的厚望。让和平发展、互惠共赢的大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上空飘扬。积极地与沿线国家开展友好合作,共同打造经济融合、政治自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

(1)世界金融经济的不稳定性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提供了经济环境。从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金融经济领域局势极为不稳定,具有很大的波动性,金融危机、经济风暴不同程度的席卷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当然,也为民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大企业面临风险与挑战,小机构难以存活等现象成为常态。无论对企业发展而言,还是对民众经济收入、就业等问题而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害,不利于全球经济局势的稳定,民众生存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世界局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渐出端倪,国际贸易格局和投资格局也在做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因此,在这一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有机结合起来,尊重文化多样性,实现兼容并包、共赢互惠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局势,为企业发展和国家贸易扫清部分障碍,从而加深国际交流合作,激发全球经济发展活力,为人类更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本国改革开放中的新需求。纵观中国发展长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进行改革调整,改革贯穿中国发展的全过程。虽然我国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改革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瑕疵。我国在以往的改革中,更多的是关注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发展概况,对国际事务关注相对较少。现如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较以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在发展中的关注点不仅仅停留在本国上,而是不断地关注国际发展概况和趋势,以大国的姿态对待全球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该战略的提出惠及的不仅是中国,而且也将惠及周边沿线国家,真正的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站在世界舞台之上。

(3)发展不再是单国作战。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各国之间日益融为一个整体,将世界称为“地球村”无可厚非。从传统发展情况来看,各国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但是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与产量的增多之间存在滞销等矛盾,每个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滞销滞留等问题,单国作战已经不能适应本国发展需求,当然也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因此,为了使全球商品和生产力更为有效的流转,“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可谓是时势所需,跳出已有的狭隘本国观,树立了全球观,从宏观上把握时代脉搏,构造了适合全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蓝图。“一带一路”倡议的明智之处在于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将各国在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有效整合,取他国之优势,弥补本国之不足,资源共享,有效整合,合作共赢,实现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结合的命运共同体,从而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2 中俄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坚持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使两国合作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中国与俄罗斯自古以来都保持有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两国文化交流密切不仅源于地理位置,属于区域上的邻国,同时,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也有相应的利益诉求,而合作交流则为两国的发展提供了途径和便利。中俄两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学习汉语的人数逐步增多。以“汉语热”为表征的文化交流增多。换而言之,中国文化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交流为中俄两国的发展提供了东风之便,俄罗斯在搭上“一带一路”这班顺风车之后也为本国发展谋取了新机遇,文化交流成为中俄合作的窗口,在此打开窗口的基础上中俄两国根植于更深层次的合作,不仅包括文化领域,也包括国际贸易和政治交流,双方互信互惠,彼此都致力于维护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在能源、军事、农业、科技等领域签署合约,拓宽了两国合作的范围,促使其朝着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方向迈进。

(2)中俄民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多。俄罗斯毫无疑问是一个处处透露着艺术气息的国度。文化的发展需要立足实践的根基并依托民众的智慧从而使其蓬勃发展。文化对于每个国家而言,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难免会遇到瓶颈,需要从其他区域、其他民众、其他文化传统中寻找发展所需的生命精元和血液。现阶段精神文化产品难以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再加之科技的发展,社交软件、娱乐软件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民众之间的交流也打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民众想迈出当前所在领域,想去其他领域涉足。因此,俄罗斯领导审时度势,牢牢地把握住了民众的心理动态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认清本国形势和国际局势,积极地与中国开展合作和交流,于交流中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同协商,勇于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生产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当然,中国民众也是面临相同的境遇,中俄文化在“一带一路”交流中次数增多,中国也在文化交流中汲收了俄罗斯文化中的艺术成分,不断丰富中国文化内涵,从而使其更具生命力。中俄文化的合作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迎合了民众口味,中国文化在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碰撞中更具魅力,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源源不断地提供软实力和内驱力。

3 中俄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表现

(1)孔子学院的建设。中俄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交流现象增多,孔子学院建设的现象尤为明显。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对语言文化交流提出更高的层次和要求。因而,搭建合理的语言交流平台显得尤为必要。孔子学院的兴起恰好满足了中俄发展的需求,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国家的不同城市相继建立。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开设17家孔子学院,并开设了5所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开课在中俄两国之间架起了友好的文化交流之桥,着力促进文化互通,增加对彼此文化、政治、经济、民俗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需要作为贸易往来、政治合作的基础,在中俄两国关系构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学院的建设为两国文化交流合作开辟了快速通道。

(2)人文艺术活动交流增多。中俄两国政府致力于构建友好的合作关系,中俄双方政府和民间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艺术活动。举办相应的电影展览活动、举办与两国相关的艺术节,并邀请俄罗斯友人参观中国革命教育场所,与此同时,也召开相应的圆桌会议,从而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流思潮。中俄两国的友谊在电影院影片的思维碰撞中,在艺术节的视觉盛宴中,在圆桌会议的协商探讨中进一步升温。人文艺术活动传承中俄两国友谊,在友城之间、专业协会之间丰富了中俄两国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友人面孔进入中国春晚等节目,中国以大国的形象表现了对俄罗斯友人的友好。中俄间日益活跃的文化交流为中俄两国合作往来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根基。俄罗斯的文化精髓和内涵深入中国民众心间,中国文化也渐入俄罗斯民众视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中俄交换生增多。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国家在对人才培养方面不能仅仅将其局限于国内,需要采取一切措施拓宽青少年的视野,唯有纵观世界山河,方可拥有指点江山之能。仅仅将青少年局限于一方领域的培养,往往显得过于狭隘。“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意味着青少年需要具备更高的科学素养,具有过硬的综合技能和素质。因而,中俄两国开设了互换生、留学生等政策,历时已久,人数日渐增多。中俄实行互换生、交流生等政策,不仅有利于增进两国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有利于为两国友好关系的构建埋下根基,当然,更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

4 中俄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汉语教师师资队伍薄弱。中俄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并不意味着其在发展过程中一帆风顺,一片坦途,恰恰相反,中国文化在交流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表现为汉语教师师资队伍薄弱。近年来,孔子学院在俄罗斯的数量逐渐增多,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汉语教师投入到这一领域中来。虽然我国也派遣了部分教师前往罗斯授课,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或水土不服等因素在教授一段时间后选择回国,进而需要重新派遣教师前往俄罗斯,增加了师资队伍的适应期限,为孔子学院汉语课程系统性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2)中俄两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依然存有交流不平衡的状态。中俄两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仍然存有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俄罗斯文化产品基本上输出为主,需要引入的相对较少。中俄两国在文化交流中存在一定的收支差距。再加之,中国文化在俄罗斯民间市场上的份额占比相对较少,在俄罗斯演出中国需要投入过多的时间、人力、财力,加剧了中国演出的成本。因此,中俄两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

(3)官方主导。中俄两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依然以官方合作交流的形式为主,官方交流虽然为中俄两国文化、经济贸易提供了便利,并取得一定的业绩,但是由于官方到民间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从而使得其在交流中出现信息传输不及时、信息闭塞甚至信息传输错误等问题。民间交流次数相对有限,民间市场的活力没有被充分激发和挖掘出来,仍然处于萌芽状态。由于民间市场没有被搞活,中俄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实的根基和土壤。俄罗斯民间市场缺乏活力,当然,也意味着中俄文化交流缺乏相应的民众基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延缓其发展进程。

5 中俄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策略

(1)汉语教师需转变思想观念。针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人才流失等现象,院办负责人要予以高度重视。对教师选择回国的原因询问清楚,并为教师做相应的思想指导工作,确保教师可以在俄罗斯安心工作。可以通过丰厚的薪金、优良的待遇让汉语教师安其居乐其业。除此之外,汉语教师也要转变思想观念,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再将个人成长和发展局限于国内,而是甘于在世界的每一处角落开花结果。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坚守职业道德,秉持职业操守,明晰自身肩上所负的重任和使命,敢于打破传统思想观念,勇于创新,为孔子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协调双方文化交流收支状态。为使中俄文化交流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得以有效扭转,中俄两国领导人要采取一切措施予以解决,可在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适合中俄两国民众接受的文化产品。不可单方面的硬输,而是要进行融会贯通,多角度、多方式的去思考俄罗斯民众所需,从而使俄罗斯文化产品输出较多,中国文化产品输入较少的不平衡局面得以有效缓解。除此之外,中国要树立文化自信,结合俄罗斯国情,为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挖掘合适的土壤。

(3)充分发掘民间市场的潜力。中俄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深化发展,需要俄罗斯民众为其交流提供肥沃的土壤,把俄罗斯的市场搞活,释放俄罗斯民间市场的活力是中俄文化交流的当务之急。因此,中国要派遣专家前往俄罗斯民间驻扎调研,对民众生活习惯、民风习俗、价值取向、思想动态、心路历程等进行全方位考查,并总结出普适性规律特征。组织文学艺术家生产适合俄罗斯民众的文化产品,从而于影视、音乐、戏剧、艺术品、诗歌中加深对中国的印象和了解。当然,中国政府也要积极与俄罗斯政府进行交流协商,为两国发展颁布合适的政策法规,充分激发民间市场的活力,释放其应有的生命力,促使两国经济深化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进。

6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0月3日在印尼发表讲话时提出的政治性发展策略,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愿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将继续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与周边沿线国家的友好合作,进行多边合作,形成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发展目标,从而共筑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进一步加深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其合作交流内容不仅涉及经济贸易领域,同时也包括文化领域,文化合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多,为两国文化的持续性发展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使其具有了强劲的生命力。当然,中俄两国为使现有的合作友好关系更为巩固,双方在协商交流中表达了共同的诉求,对未来的展望寄希望于“一带一路”发展的文化交流之中。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中俄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国际挑战需中美两国积极合作解决
中美两国发展水平与潜力比较研究
穿越新丝路——渝新欧暨中俄两河流域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