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实践与路径分析

2020-01-03 06:23胡京京
人物画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摘 要:随着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地位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理应在社会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使社会工作更好地介入脱贫攻坚,国家扶贫办、民政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A大学作为安徽省内首批参与“社会工作教育對口扶贫计划”的五所高校之一,赴Y县开展服务。一方面,服务成效深入人心,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形象;另一方面,无论是整个项目设计与运行,还是服务团队水平与能力,都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本文梳理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基于对A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的反思,认为A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教学体系,将“批判精神”纳入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中,并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考核,注重“贫困与反贫困”知识方面的培养,为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培养高度匹配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扶贫;人才培养

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背景

(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反贫困步伐加快,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关键时期,农村反贫困工作更是艰巨。2017年,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7]119号)中提出了“实施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其目的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脱贫攻坚任务贯彻到底。[1]为给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消除贫困提供行动指南,2017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共同制定了《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实施细则方案》。[2]为鼓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走出课堂,走近贫困,利用专业知识参与社会扶贫任务,同年12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百校对口扶贫计划”正式启动。由此,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如何为反贫困工作增添一份力量。

本文参考A大学项目执行团队开展“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实际情况,旨在探讨当前国情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有关反贫困及其相关知识之不足,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结合计划执行情况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的专业优势

早在2006年,政府部门就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8年,国家开始组织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考试,截至2017年底,通过考试获得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证书的人数已达32.7万余人。

首先,社会工作基于专业价值理念指导。在贫困地区,贫困者家庭条件简陋、居住环境差、贫困者本身存有自卑心理等现象实属常见,而社会工作者能最大限度的接纳贫困者,照顾其感受,尊重其想法,帮助其走出困境,迈入新生活。

其次,社会工作者能充分运用其特有方法及其具体技巧,针对不同贫困地区、不同贫困者状况,使精准扶贫更好落地与实施。

最后,当前我国反贫困实践中存在大量“返贫”现象。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过程中,帮助贫困者完成从“他助”到“自助”的转变。

(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的现实意义

一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能发挥其知识优势,对贫困地区干部进行知识输出,为扶贫组织及其人员增能。

二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有利于完善社会政策,推动解决社会问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可以积极研究贫困政策,进行政策倡导。

三是反贫困工作介入能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进步。相关院校可以此为契机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实务教学,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替下助其成才。

四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走进贫困地区利于缩小社会工作教育区域差距。

二、A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实践

(一)A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计划”项目介绍

2017年,“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正式启动。[3]作为安徽省首批项目执行院校,A大学在安徽省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下于Y县开展了项目计划。其中,A大学项目执行团队共计19人,含督导教师4人及项目志愿者15人。项目服务为期两个月,项目期间执行小组开展了8次个案服务,平均每人提供9次服务;2次团体活动,平均每个小组8次;3次社区活动,服务人数超过200人;3次基层反贫困人员培训。最终,项目任务超额完成,服务人数及人次均超过实施方案要求,且服务成效深入人心,当然,无论是项目整体设计与运行,还是服务团队水平与能力都存在诸多问题。如项目时长不足致使社会工作专业特长未充分发挥、服务方案设计未完全考虑农村居民特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及对贫困与反贫困的认识有待提升。

(二)A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反思

1、缺乏批判精神培养

何谓批判精神?吴朝辉[4]指出不能将批判简单归结为唱反调、不赞成,而应看到其审视、反思、超越及创新等内在意义。从扶贫项目过程来看,项目执行团队成员批判精神并未充分展现。究其原因,A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少有或未有提及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

2、缺乏实务操作能力培养

在实地参与过程中,团队成员在挖掘案主,确认服务对象需求,与案主沟通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专业知识运用不到位,出现“学未所用”的情况。一方面,团队成员专业知识有待提升,另一方面,A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缺乏实习资源、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3、缺乏“贫困与反贫困”相关课程设置

当前反贫困工作已成为国家工作焦点,为配合国家发展,反贫困会一直持续下去。这从A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可见,其缺乏“贫困与反贫困”相关课程设置。

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教育扶贫路径分析

(一)注重批判,全面构建特色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学体系

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学体系,将“批判精神”纳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中。

(二)优化教学,深入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扶贫实践

教学应侧重于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充分给予学生走出教室、自主实践的机会。A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可将“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长久落实在当地,这样亦可为学生多提供一份走出课堂、亲身实践的机会。

(三)开设课程,精准把握“贫困与反贫困”动向

“贫困”概念本身就具有动态性,如在每隔十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世界银行都会对“贫困”一词做出相对权威的解释。从《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5]、《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6]与《2018年世界发展报告》[7]的对比中,可以清楚看到贫困内涵从物质资源匮乏逐渐过渡到发展能力缺失。因此,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的职业,对贫困的动态认知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改及时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图片新闻[J].中国社会工作,2018(22):2.

[2]陈晓东,侯勇.社会工作教育介入本土扶贫实践与反思——以S高校为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5] [5]版),2019,15(04):462-467+479.

[3]资讯[J].中国社会工作,2017(34):4-5.

[4]吴朝辉.批判精神与质疑精神及其培养方式举隅[J].化学教学,2018(07):32-35+39.

[5]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

[6]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7]刘骥.如何应对全球学习危机?——世界银行《2018世界发展报告》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06):3-14.

作者简介:

胡京京,女,安徽马鞍山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