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方法探究

2020-01-04 07:06谢作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道德与法治小学

谢作柱

摘要:为了帮助小学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提升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经历,适当地在小学课堂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本文主要以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相关知识为文章的切入点,并对如何才能使其课堂变得更加生活化的问题展开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與法治;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21

道德与法治课程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枯燥和乏味,因此在该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元素是提升课堂趣味和质量的主要教学方法。只有充分实现了课堂与生活的相互融合,才能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落实工作,从而为全面建立法治社会打下基础。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是否正确的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直接决定了小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首先,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受到年龄与生活阅历的影响,小学生各方面的防范意识比较薄弱,极其容易受到不良事件的影响,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从而避免他们误入歧途。其次,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从生活化角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且还能从根本上促进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意志与健全的人格[1],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将“如何才能更好的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首要研究课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具体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的基础教育学校依旧还采用传统的语言直授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因此,适度改善和创新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质量最主要、最直接的方法。例如搜狐教育论坛曾发表了一篇文章:一名九岁的小男孩自从转到美国接受教育之后就再也没有用过课本,这让接受过中国教育的母亲大吃一惊。后来,母亲找教师交流自己疑惑,在交谈后才明白原来国外更加注重的是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而不是理论上的教育。几天过后,母亲意外地发现小男孩回家之后竟然主动为自己的作业搜索相关的资料,原来,小男孩的教师让他们从道德的角度书写一篇以“你对你们国家历史的看法”为题的文章。所以,只有给予小学生更多、更自由的思考空间才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意识。

2.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结合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普遍存在玩心重和好奇心重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当尝试将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相互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例如,在开展“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课程时,教师可以直接将假人带进课堂中,在假人的胳膊或腿部位置创造一个微小的创口,并通过特殊手段在创口内部放置血袋,最大限度地还原创口的真实性。然后,教师向小学生抛出如何进行急救的问题[2],并引导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总结应对此次突发事件的方法,之后再组织小学生对假人完成急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进行自救和他救的方法,促使小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加强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3.建立和完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奖罚体系

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来看,竞争可以缩短实现目标的周期,因此,相关的基础教育学校可以尝试建立专业的道德与法治奖罚体系,借此来推进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例,教师可以在开展“你是我的好朋友”活动时,鼓励小学生勇敢地与别人交往,并且定期在班级中公开评选“最佳小伙伴”,表扬那些诚信待人的同学。或者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信箱,引导小学生将自己每天在生活中发现的道德故事写下来,教师每天从中间抽取一份朗读,并且表扬那些观察细致的学生。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

4.丰富小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应当适度简化课程内容,实施多种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小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展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通过多个生活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走进敬老院”“给环卫工人送温暖”等公益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做好事的幸福感,丰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或者教师在开展《春天在哪里》的文章教学时,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找春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邀请同学们模仿鸟儿的叫声、昆虫的形态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其他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为日后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总结

通过上文中的讨论分析与研究,我们对如何使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变得更为生活化的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小学阶段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加深对小学生的了解,适度地在课堂中加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组织小学生参加有益的生活活动,从而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齐喜.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6):193-194.

[2]崔显花.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20):74-75.

[3]赵雪莲.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5):121.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三小学325804)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