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探究

2020-01-04 07:06张雯雯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诗歌教学意象

张雯雯

摘要: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现代诗歌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浙江省新教材中的一首诗歌《镜中》为例,对中职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进行探究,重点从意象、文本、问题三方面进行阐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推进现代诗歌有效教学。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诗歌教学;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54

现代诗歌因其语言的多义性、跳跃性,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一种相较简单的思考方式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更能参与课堂,同时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开展。基于发散性思维品读诗歌,学生从中学会多角度分析诗歌,获得自己的观点,从而深入理解文本。《镜中》是中国先锋诗人张枣的早年成名作,这样的经典作品足以搬上课堂,让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理解诗歌内涵,获得更充分的审美体验。

一、以意象为生发点,多角度理解

意象是一首诗的重要元素,也承载着诗歌的整体风格。可以说,意象是意和象的浪漫邂逅,是诗人某种独特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特点的遇合。《镜中》是一首意象诗,其中“梅花”“镜子”“南山”等来自古典诗歌的意象,带有传统的内涵。这些古典意象可以成为一个中心,学生以此为中心,通过联系旧知进行思维的发散。

梅花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具有悠久的传统,必然唤起读者的一种情绪。王维在《杂诗三首·其二》中,以寒梅寄托故乡情,发出“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询问,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花写失意,同样夹杂着几分遗憾之情。在《雨巷》中,丁香这一意象同样传承古典内涵,丁香在暮春时节开放,与诗人的忧愁遇合,而梅花在严寒中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高洁坚毅的品格为美丽增添了几分魅力,本诗的诗人选用梅花而不是其他花,正是他的惋惜、遗憾与之遇合。“悔”与“梅”字形相似,诗人将一生中后悔的事和梅花的飘落联系起来。镜子在大多數古诗词中与女子相伴而生,女子在镜子前梳妆为悦己者容,若悦己者在远方,女子便成了思妇。联系《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张若虚想象月下的思妇、游子相望相思,镜中月引发思妇思念之愁,不难联想到镜子在某种程度上与时间联通,思妇在镜前很难不追忆,而追忆则引发遗憾之情。南山这一意象可以联想到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作为自然的象征,是心灵的一种归属。梅花落满了南山,诗人的心上落满了飘零的梅花,落满了遗憾。

二、以文本为依据,多方位想象

诗歌语言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因此,诗歌文本中存在空白,需要读者借助想象去填充。以《镜中》为例,针对诗歌中的留白,可在课前阶段设置预习作业。在初读诗歌之后,为本诗画一幅插画。中职学生在这一单元已经学习过柳永的《雨霖铃》,借助想象进行绘画,再现词中的景物。《镜中》开头的追忆行为引出的回忆富有画面感,同样适合想象、配图。从课堂实践来看,大多数学生通过绘制插图,往往会加大对诗歌语言的关注。譬如“一株松木梯子”,他们会关注到量词用法。“株”明显对应着有生命力的“松木”,是画出“松木”恰当还是画出“梯子”恰当?不言而喻,诗人既然用了“株”,侧重点自然在于松木,那么“危险”也是顺理成章的。在学生的作业中,这一句诗行不乏生动有趣的演绎。再如“比如看她游到河的另一岸”,有部分学生关注到“另一岸”,而不是“对岸”,对叙述主体的位置进行了猜想。“我”不在“此岸”,也不在“对岸”,但在追忆中,“她”远离“我”而去。为忠实于原文,但碍于理解,学生对诗歌进行替换字眼,对诗歌语言有了新的理解。本诗中“镜中”,而不是“镜前”,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镜中的事物是虚无的,“她”回到镜中,“她”作为肉体的实在性和作为追忆对象的实在性都消失了。不难发现,这些诗行是由追忆引发的而且是语言的虚构行为。坐在镜中与坐在镜前相比,更能回应诗歌的本质。从梅花落了下来到梅花落满南山,追忆行为通过语言虚构创造出了一个诗意的空间。

“面颊温暖/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两句诗行同样留下空白,需要读者想象。依据诗歌文本,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位少女,她低头羞惭的模样,让人联想到徐志摩诗句中日本女郎的娇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皇帝的形象并无描述。但依据文本,从“永远等候”“让”“常坐”等词中看出,后悔的情绪逐渐加强,隐藏着来自“皇帝”的约束。“望着窗外”一句,抒情主体并不明确,不妨让学生想象,围绕“谁望着窗外”进行书写。是“她”、皇帝还是追忆的“我”?他对什么感到后悔呢?学生多方位想象,发散思维,能得出多样的理解。

三、以问题为主导,多层次阐释

在课堂教学中,欲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必须精心设置问题。以问题为教学环节的主导,循序渐进地提出有层次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前,教师需要有所铺垫,这往往要求教师对课堂前面的内容进行回顾,使学生有所启发。

在初步感知诗歌后,学生发散思维,联想与本诗意象相关的诗词,对意象的传统内涵溯源。这些诗歌文本之间形成了互文性,但仅凭“溯源”并不能深刻理解主题以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诗人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等资料可以为我们“知人”“论世”提供依据,提供更多角度的理解。在《雨巷》的学习中,学生对“姑娘”意象提出“爱情说”“理想说”必须基于对诗人戴望舒的恋爱经历与时代背景的了解。

张枣诗歌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蕴含着古典汉诗传统,从最早的诗作《镜中》《何人斯》开始,形成了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独特风格。以生命体验来理解本诗的主题并不无道理。从诗歌文本出发,不难体验到诗歌哀伤而不失明媚、轻盈的气氛。

总之,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练习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并且从课前预习阶段延续到课后作业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求同、寻异,拓宽思路,学会分析与总结,为阅读文学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325500)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诗歌教学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