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创作谈

2020-01-04 07:17王林柏
少年文艺(1953)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比格科幻童话

王林柏

《糖·果·盒》写了三四天,改了三个多月。過程有点痛苦,前后十几稿。最后结果?不满意!

其实,这故事的种子早存在心底,最初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电视节目,一个七八岁的“小大人”说着与自己年龄完全不相符的话,像个机器人。我感觉有些悲哀,突然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人没有童年,他会怎样?我又问自己第二个问题,假如整个人类都没有童年,人类又会怎样?于是,我尝试做了一个思想实验:在一个与地球类似的星球,人口数目少很多,他们在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决定用孩子的童真、好奇和想象力去换取知识……

我思考了一年多的时间,却迟迟不敢动笔,总感觉想法不成熟——显然这是重度拖延症患者的最佳借口。直到2019年10月,要参加《少年文艺》改稿会,没有余粮过节的我,只好把稿子赶了出来。

蓝钥匙和吴越看完初稿,对我说:“看开头以为是童话,看中间发现是现实,看到结尾才知道原来是科幻。”

没错,这是一个有点拧巴的故事。我在创作初,甚至故意想在语言上呈现一种不和谐感。余果和婆婆讲的童话故事,我想模仿舒比格的语言;现实部分,我想用讽刺的口气;科幻部分,我想用冰冷、没有感情、像学术论文一样的文字……

针对童话部分,我翻阅舒比格、罗大里的书找语感;针对现实部分,我查询教育学著作和新闻;关于科幻部分,我浏览了七八本关于大脑构造的书籍构建逻辑链条。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长了仨脑袋,闹哄哄,乱成了一锅粥。

咬着后槽牙,总算写了出来,和心中想画的老虎比了比,好像一条狗哎。

顶着一脑袋粥,牵着这条“狗”,改稿会上遛了遛。

谢倩霓,吴佳欣,朱桥,秦萤亮……改稿会上很多老师、朋友提了意见,每位老师说得都那么有道理,我一一记下。

开始修改,加速转动脑子!那一锅粥成功进化成了一锅浆子,更迷糊了。

写作是孤独的,无论别人给的建议多么准确、有价值,最后还得自己咀嚼,自己消化。

于是,我把所有的意见都记在脑子里,字体标红、加粗。然后,把之前的故事打碎、重建;再打碎、再重建……有段时间,我有些丧气,简直想放弃算了,编辑却一再鼓励我。

那就继续试试吧。谁还不是个傲娇、不服输的人呢?

最后,拧眉瞪眼,改了出来,投了出去。

请一位老师看,她的意见是:我只想好好读一个故事。

我知道,自己过于关注故事表达的形式,有些用力过猛,着迹了。

不过,回头想想,旋又释然,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有些高度可能是当前无法触摸的。头脑中的乐观小人儿拍着我的肩膀说:“咱来日方长。”

我突然想到,文学创作也像一盒口味各异的糖果呢,你永远猜不出下一块是什么味道。但不管是苦巧克力、甜奶糖,还是酸梅糖,可以让自己细细回味的,就是好糖。

记得漫画《灌篮高手》中有一集,面对劲敌——翔阳高中的花形和永野,樱木花道在他们头顶暴扣,篮球入网。结果却被判进攻犯规,樱木又一次黯然离场。事后,樱木对好友水户洋平说:“我感觉自己好像进步了。”

我感觉自己好像进步了。

尽管可能只是一点点。

猜你喜欢
比格科幻童话
Burst Your Bubble
幸 福
《土生子》中比格的希望与恐惧解读
未来科幻城
无奈的比格老师
饼干的秘密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