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分析

2020-01-04 07:06王月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模式问题

王月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各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带来更多活力。问题教学属于新型教学方式的一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充分整理好思路,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更高,也能更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问题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意义,然后探究了其具体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16

物理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物理学科知识点相对较为复杂,且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阔。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难度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和抗拒心理,影响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问题导学法,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探究物理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质量。

一、基于问题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意义

在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很多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引入问题教学之后,能够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升[1]。同时,引入问题教学后,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刻,综合素质也能随之提升。此外,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引入问题教学后,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更多,也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二、基于问题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1.科学设计问题,在课堂导入中设疑

在任何学科中,课堂导入都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开始。因此,基于问题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设计相关问题,然后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疑问,通过疑问来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2]。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设疑过程中,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做好课前备课,有效地设计课堂导入问题,在设计课堂导入问题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思维来创设问题,保证创设的问题能够很好地符合学生需求,保证课堂导入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电磁感应”相关章节教学中,当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可以产生磁场,教师需要让学生探究磁场是否会产生电流,也就是电流产生磁场的延伸。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电磁感应的视频,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证实了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那么,磁场周围能不能产生电流呢?”通过问题的形式,能够将学生的好奇心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效率和积极性也会更高,更有利于后续的学习。

2.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除了课堂导入之外,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更好地探究和学习[3]。与其他学科不同,物理很多知识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有代入感,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更高。此外,在生活化问题情境中,学生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摩擦力”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玻璃瓶,先用手握住玻璃瓶,让学生来画受力图,分析玻璃瓶的受力情况。然后在玻璃瓶上涂上润滑剂,再次用相同的力握住玻璃瓶,这时候,学生会发现玻璃瓶从教师手中滑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提问:“为什么相同的力玻璃瓶会滑落?难道玻璃瓶上的受力消失了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会产生思考,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玻璃瓶的受力情况,从而引出摩擦力,学生的接受度也会更高。

3.引入小组合作,深化学生知识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所以,基于问题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能够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取长补短,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深化,有利于物理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相关實验,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速度的相关问题,学生学习效率就会更高。再比如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由落体运动,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来让学生开展“自由落体”实验,学生在分工合作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实验操作过程中也需要相互配合,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将会更加深入,学习效率更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问题情境创设,通过问题引导,给学生做好课堂导入与教学,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淑满.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8,12(81):80-80.

[2]徐小林.高中物理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J].文理导航(中旬),2018,34(5):42,52.

[3]林自仕.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考,2018(15):93-93.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湄池中学311814)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