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

2020-01-04 07:06楼佐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合作学习高中物理

楼佐宇

摘要:本文以合作学习、思维导图和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部分高一学生为对象进行教学实践,并且构建了在高中物理合作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最后以复习课《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讲述在合作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2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中要求“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同时还指出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物理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因此,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育方式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认知手段,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系统意识,它的可视化和发散性有利于构建讨论协商的学习氛围,在协作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反思和合作学习[1]。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思维导图初次接触,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熟悉的知识,在授课时先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启蒙,再有意识适时使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使用思维导图的情境。

学生经过启蒙以后,教师应该进行指导,可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通过练习绘制以下三种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进行培养训练。

填空型思维导图:首先给出思维导图框架和关键词,学生在框架中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关键词。以摩擦力为例。

选择型思维导图:在一个阶段知識学完之后教师给出思维导图框架和关键词。关键词数比填空数多,学生选择适当的关键词填入框架中适当位置。

创造型思维导图:教师给出一个主题概念,要求学生围绕这一概念联想有关的知识、概念、命题及其关系,创造性地独立制作思维导图,按照以下步骤分步绘制思维导图。

第一步,个人预习,独立构图。每个学生找出该主题的关键词和相关知识点,根据自己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绘制出有关该主题的思维导图。第二步,个人复习,首次修正构图。通过课堂学习,改进完善教学前个人的首次构图。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记下自己制作过程的问题或疑惑,以及自己的创新之处,以便在后面的小组交流中讨论。第三步,课上小组协作构图。在小组合作构造思维导图时可以帮助小组成员理清知识脉络,理解和表征问题,寻找解答办法,最后提出解决方案。第四步,课后个人再次完善构图。教师引导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论,根据评论结果,小组成员再各自进行修改完善个人的思维导图。

那么,思维导图如何运用于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中呢?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班级座位为主要基础,根据本校班级座位编排6人一组。在绘制个人思维导图时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没有地位差异,大家处于平等地位,在组内交流时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交流。在重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知识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但是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结果却又是独立中带有互赖的,也就是说手段和目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合作。一般可以经过以下几个过程:第一步,物理合作学习任务的提出。运用思维导图提取头脑中的相关知识,表征学习任务。第二步,小组成员各自的头脑风暴。组员多层次多角度绘制个人思维导图。第三步,小组讨论交流。根据思维导图,提取有用信息,绘制第一幅多重思维导图。第四步,重构思维导图。根据交流信息,重构思维导图。第五步,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或者问题解决图示,完成学习任务。

下面,笔者将以合作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案例——以复习课《万有引力与航天》为例讲讲如何进行实施。

复习是在新课讲授结束后,为消化、巩固知识点,归纳、总结教学内容或矫正学习中的偏差等采取的教学手段,复习是温故知新的过程。复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复习课课堂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一章中,笔者把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合作学习中,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了一次特别的交流和讨论,使他们更全面完整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其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课前回忆、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回忆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提出问题:万有引力这一单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哪些?有哪些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这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先做部分提示,引导学生归纳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知识点。第二步,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第三步,提取信息、拼接构图。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万有引力定律一章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学生先花5分钟时间简单绘制个人思维导图。合作总结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知识点并交流,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小组讨论得到第一幅多重思维导图。通过小组交流来完善自己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第四步,交流信息、沉思重构。小组成员沉思,小组再讨论重要的解题思路、规律和一般方法并总结交流后,小组绘制第二幅多重思维导图。第五步:展示成果、完成任务。教师展示绘制较好的思维导图,并结合思维导图进行补充总结归纳。

将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运用到物理合作教学中,学生的物理成绩明显提高,学生的合作态度、意愿和技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创建思维导图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头脑风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在探讨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知识网络得到了巩固和延伸。这种平等、宽松的学习气氛为高效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学生之间团结互助,使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合作进取精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伟红.新课程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3月. P25-30.

[2]居津.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研究.苏州大学,2013年10月.P58.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湄池中学311814)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合作学习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