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关注与适应学困生

2020-01-04 07:06彭振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困生

彭振华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教育部门为践行素质教育的国策,便要求各级学校制定出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战略,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为高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教师设计出的教学计划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分层教学的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均能从中获利,其中也包含学困生。所谓初中学困生,就是指自身的学习能力差,对所学课程知识难以消化、理解的学生,而初中数学是一门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此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学困生极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丧失对数学的兴趣。基于此,本文就分析出了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并以此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保证学困生能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学困生;差生转化;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60

一、造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初中学生之所以被称作学困生,是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而影响学习的因素又分为多个方面。1.数学这门学科难度系数较大,学困生极易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支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学生没有了兴趣的依托,就会削弱学生的意志力。2.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之时,会将知识点笼统的灌输给学生,并未将数学知识点分层次的教授给学生,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引起数学知识断链,学生所学的知识上下承接困难。3.由于教师的失职,事先并未对学生的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并未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知识分层地教授给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处于这种教学形式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最终学生则发展成后进生,也就是所谓的学困生。4.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过于急于求成,一心想要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而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若是过于揠苗助长,则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5.教师将教学的全部重心均转移到了与优异生的交流上,从而忽略了对学困生的指导关怀,这种行为会使学困生感到尊严受到了严重侮辱,从而对教师产生排斥心理,学生会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之下,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6.学生之间是存在智力差异的,一些初中学生的反应能力、敏锐度、记忆力差,其思维逻辑也较为混乱,这也是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7.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这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比较吃力,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其错题也不能及时地总结出来。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对策措施

1.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初中学生思想还较为单纯,问题考虑的也不够全面,其又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因此,教师的一些错误的教学行为极易造成他们的反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对自身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不端正之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是否存在不公平对待学困生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师存在这种行为应该及时改正,以免使得师生关系恶化。教师应该对学困生實行爱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放下戒备,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2.恢复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以克服数学课上的畏难情绪

初中的学困生一般对数学学习缺乏严重的自信心,也正是由于自信心的缺乏,就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教师交流。而教师应该对学生予以心理支持,不要对学困生过分苛责,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最大能力给予学生鼓励与帮助,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为学生制定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案,以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使其不畏惧数学这门学科,可以毫无顾虑地学习数学知识。

3.加强直观性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4.关注学困生的“闪光点”,以培养其创造力

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略有不同之处,学困生有较为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敏感的小情绪,制定专门的鼓励手段,及时地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困生更好地学习,正是由于学困生面临着严重的学习难题,因此拉低了整体的课堂教学水平。而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严重缺乏;教师忽视学生的发展状况,从而制定不合时宜的教学战略;包括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等,这些均是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针对于此,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以克服数学的畏难心理。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加强直观性教学,并经过细致观察,探究出学生的“闪光点”,制定多种方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保证学困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丽霞.高效课堂中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途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26+135.

[2]王旺军.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21):64.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封川中学526500)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学困生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协调各种关系学习先进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
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