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中学生耐久跑能力的策略

2020-01-04 07:06王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中学生

王伟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中学生耐久跑教学现状,根据我国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分析了关于如何提高中学生耐久跑能力的若干策略,谨供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参考使用。

关键词:中学生;耐久跑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61

一、增加课时,保证练习时间

中学体育教学中耐久跑体育项目的开展意在强化中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而要想真正提高中学生的耐久跑能力,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增加耐久跑授课时数做起。广大中学体育教师要在不偏离大纲规定的基本教材内容的前提之下,进一步提高耐久跑的日常教学比重,尽可能地多为学生提供耐久跑的练习机会。例如,学校早操环节中的跑操活动就是提高学生耐久跑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可适当延长跑操的时间或距离,以此来达到锻炼学生心肺功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强化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自觉意识

中学生耐久跑能力的提高还可以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耐久跑的主观意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做起[1]。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环节,向学生讲解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并从生理学的角度让学生意识到在13~17岁这一关键阶段开展耐力跑锻炼,有助于自身各项身体机能以及综合素质的稳定提升。从而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耐久跑锻炼的重要性,并产生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进而更加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耐久跑的锻炼当中。

三、采用多重教法,纠正错误动作,培养正确技术

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当尽量减少学生的不必要“做功”,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技术潜能,让学生掌握更加合理、正确的耐久跑技术。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外八字脚”、呼吸节奏和摆臂姿势不协调、颈肩等部位过度紧张以及起跑姿势不准确等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以下策略予以优化。

1.直观法

直观法运用需建立在教师充分向学生讲解了正确的耐久跑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在运用直观法进行耐久跑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亲身示范、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及规范动作图解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看到正确的技术表象,并运用相应的问题创设,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2.提示法

在耐久跑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易出错的技术动作,教师应仔细分析错误的产生特点,并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以及时予以学生信号刺激的方式,提醒学生即将发生或已发生的错误动作。例如,教师可站立在跑道一旁观看学生的耐久跑练习,根据学生不同的错误动作,及时发出类似“某某注意放松肩部”“某某注意摆臂幅度”“某某注意呼吸节奏”的指令,以此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动作,并快速更正。

3.限制法

学生跑的过程中动作上出现的错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一习惯性的动作错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纠正,因此教师可采取错误动作限制法,同时配合反复强化训练的正确动作定型方式,逐渐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例如,针对部分中学生“八字脚”的错误动作,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以跑道线为基准,双脚踩线练习正确跑步动作。

4.条件作业法

条件作业法也是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错误动作布置相应条件的课堂作业。例如,针对有“坐跑”毛病的学生,教师可以在開展匀速跑的过程中,分别在直道和弯道当中设置相应的条件作业,直道中可组织学生在进行后蹬跑和行进间高抬腿跑练习,以强化学生的正确跑姿,弯道中可组织学生着重练习摆臂动作,感受身体的内倾幅度,以锻炼学生正确的摆臂姿势。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实现多种错误动作的纠正和改善。

四、变换跑的形式,提高练习兴趣

中学耐久跑教学相对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而言课时较多,且该项目形式单一,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2]。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合理变换练习环境和跑的方式,注重学生练习兴趣的激发和提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有氧代谢的能力的锻炼时,可利用图形跑、越野跑、自然地形跑等练习形式代替传统的匀速跑和定时跑练习。再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速度和耐力的训练时,可采用具有一定竞争趣味的追人变速跑或等距离接力跑等练习形式,代替传统的变速跑、重复跑的练习形式。

五、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中学体育教学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当代中学生由于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再加上家长的疼爱,肥胖、体弱等情况屡见不鲜,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耐久跑能力,单纯依靠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显然是不行的,还要采取“开小灶”的特殊方法对其进行着重训练。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中学体育教师要向他们着重讲解练习方法和基础动作,在课余时间里,教师还要布置作业的形式,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为其定制不同的“运动处方”。同时,教师还要认真检查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并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分析,通过调查总结出“运动处方”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利用这种方式,将课内外时间有机结合在一起,让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耐久跑练习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从而促进中学生耐久跑能力的整体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耐久跑能力的提升必须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着手,广大中学体育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中考、高中会考中体育测试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相关教学要求,采取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真正发挥出耐久跑这一体育项目的积极作用,促进广大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晴.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耐久跑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4):58+60.

[2]于为国.浅析提高城镇初中生耐久跑能力策略[J].山西农经,2017(8):92.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516100)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