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校合作,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

2020-01-04 07:06林泳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生

林泳新

摘要:班主任是为班集体组织专门的德育过程而设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生;心理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26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教育事业的变革和新课改的全面落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仅仅只是依靠学校教育无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家校合作受到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家校合作意指通过家庭和学校两者的合作配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家校合作是以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双向活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家校合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生的过程中,家校两者是相互依存,两者需要通力合作,促进学校教育的完整性。笔者认为加强家校合作,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不仅要联络指导家长,也要教育家长,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一、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校合作的首要工作

一个好的教育观念可以带来亿万财富,但亿万财富却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观念是成功人生的总开关。生活中很多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源于观念的落后。家长头脑中陈腐的观念与现代教育和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而学生则是落后教育理念的受害者。班主任要懂得加强家校合作,利用每一次的家长会或家访活动,向家长强调他们对子女教育的特殊作用,帮助每一位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强调在子女成长过程中“陪伴”的重要性。小学生非常需要家庭的个别教育。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易转移,情绪不稳定,意志较薄弱。他们离不开父母的体肤接触、情感交流,他们在语言模仿、动作发展、性格塑造等方面都离不开父母个别教育。“陪伴”让子女真切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之爱可以依赖,减少子女在学习、生活中的焦虑,提升子女的安全感。其次,强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其收益是任何其他事业、生意与之同日而语的。“陪伴”是对子女最好的投资。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校合作的首要工作,家长教育观念改变了,学生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调整家长的教育心态,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

现在的家长普遍存在听之任之、别人代教、怕教育这三种不良心态,因此,调整、转化家长的教育心态,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只有调整、改变了家长的教育心态,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心理感受。其一,很多家长觉得,对孩子的管教会令他们疏远自己,就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甚至是以尽量满足孩子的索求来“怀柔”,希望他们更亲近自己。与家庭中其他成年人有矛盾或者是夫妻离异的家长,常常有这种心态。孩子们会发现自己在长辈中的地位和份量,会发现“有机可乘”,甚至让家庭完全调过来:不是家长要求子女,而是子女要求、命令家长。最终家长会发现,自己已经满足不了子女的要求或者子女的情况已经恶劣到不可收拾,到时就悔之晚矣。其实,家长对待子女应该爱之有度,亲而不昵。随着子女的日渐长大,应渐渐与之定立规矩,并声明奖惩制度。合理、平行、简明、有度的规定,可以建立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威信,当子女能遵守规定时,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更可以融洽彼此。其二,请“别人代教”是很多家长的想法。社会上各式周末补习班、短期训练班、冬令营、夏令营等的涌现,既是迎合了时下不少家长让子女多学点知识的心态,更是迎合家长希望有人看管孩子的心态。金钱不是万能的,用金钱代替教育更是万万不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都要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所以,笔者会具体要求父母花时间在子女教育方面。其三,很多家长怕教育子女,主要是怕花时间、怕自己水平不足。其实,家庭教育重在家长子女关系的融洽,重在良好习惯的养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而知识的积累则在其次。

三、改进家长的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心理感受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情况来看,诸多家长往往会忽略家庭教育,一方面由于受生活压力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家长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中,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另一方面虽然有些家长注重家庭教育,但缺乏教育方法和技巧,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现状,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的通力合作,充分意识到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学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达到双赢的目的。

1.要求家长宽严有度教育孩子。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看管得严就是尽责,其实只是一种错觉。小许的父亲自诩家教甚严。在家长会上对着笔者和其他家长大谈自己的儿子被他关得如何贴服。他给儿子定下诸多“不准”和“一定要”。令在场的家长佩服不已。但笔者后来发现,小许每周总有两三天上课打瞌睡,而且是早读开始就无精打采,似是通宵未眠。照理,按他父亲定下的“晚上十点半一定要关灯睡觉”的规矩,他没有理由睡眠不足。经过多方面的了解,原来小许抓住父亲每星期上两三天夜班的规律,假装按时上床睡觉后,静待父亲出门,他也悄悄地溜出去打游戏机,直至第二天家人醒来之前才回家。类似的事不少:一个叫姗姗的女生,竟常趁家人晚上在客厅打麻将之机,从六楼窗口爬下,出外玩通宵而家人懵然不知。有鉴于此,筆者要求家长用“放风筝”的原理来管束孩子。既要有一定的空间让他们飞翔,又要有一条线执着,让子女留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2.让家长掌握“事大化小”的艺术。小罗,因为自己喜欢的女孩常常与叫小林的男生说话,就把小林约到球场一角,把小林打倒在地,再一脚踏在小林的头上,小林后脑猛撞到水泥地面,马上休克。林父赶到学校,不由分说,揪住小罗就打,幸好被教师及时制止。不久,罗父来校,也是挥拳就打自己的孩子,还说要送儿子坐牢。小罗已知道后果严重,吓得脸色苍白,被打了也没有反应。笔者上前把罗父拉开到一边,劝解他:“这样的事情,孩子怎会不知道自己错了呢?再责罚只能加重他的心理负担,这对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是没有益处的。我觉得你应该带着他去医院探望小林,并且宽慰他,让他觉得父亲是爱自己的,是能够依赖的,这样,或许更有教育效果。”果然,后来小罗这个被父亲形容为不怕打,不怕骂,“皮都打韧了”的顽劣孩子,学会了接受父母的教育,开始听得进教师、家长的教导了。

四、加强家校合作,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促使学生获得信息渠道的增多,为学生学习带来更多便利,但同时也出现许多不良信息,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辨别信息的能力,这就会影响小学生的价值观,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如果想要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家校联系,共同配合。如在5月10日,笔者与学生刘胜军交流中发现,胜军父亲在胜军没有出生之前就离他而去,母亲改嫁,只好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家庭情况,从前语文、数学成绩不佳,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和教育,成绩有所上升,并且还成为学习委员。因此,应多关爱学生,详细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外,教师应与家长定期沟通,详细了解小学生在家的表现,家长也要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促使小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同时,应要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种类,两者之间不能够相互替代,两者自身各有优势与局限性,只是凭借一种教育力量,会阻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增长,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会逐渐下降,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会大大缩减。但家校合作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合作方法,保障家校合作的稳定性。

五、加强家校合作的措施

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学校和家庭步调保持一致,共同合作,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家校合作还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从而使学校管理水平提升,优化教育部门的自我管理内容,促使教育社会化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家校合作话题热度的不断上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也在开展“家校合作”,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空有口号。如果只有家庭教育亦或者学校教育单一的存在,不能够促使小学生更好地完成细致化发展的重任。因此,无论是学校亦或者是家庭应要充分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1.推动亲职教育发展

“亲职教育”就是帮助父母积累经验,使得父母做好准备,能够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在这个社会上,小学生一生会遇到诸多教师,教会小学生不同的知识、技巧等,从而成为不同的角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有些家长自身的教育素质不高,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育理念偏执、落后亦或者教育太过于急功求利,使得家长并未成为合格的父母,并未教育好子女。这就需要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小学生开展亲子教育大会亦或者子女教育影片等方式,促进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同时,家长需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使得教师可以详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家长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质,使得小学健康快乐成长。

2.强化家长责任,促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判事物的能力。一方面,在生理上的发展,促使小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信任;另一方面,认知能力、心理等发展的不健全,导致对一些事物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深度思考,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家长是小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一份特殊力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家长富有丰富的社会和职业经验,能够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作为学校教育之外的导师,应要根据自身和职业经验,为孩子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情况发展的教育计划,可以组织小学生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例如,走进养老院,了解环卫工人的日常等,这些都是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方式,使得小学生在公益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发展。

3.“亲子教育”替代“家庭教育”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并未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并未形成一套科学的标准,存在一些家长将教育建立在个人意愿和价值标准上,从而导致小学生并未能够清楚定位自身,同时也使小学生逐渐丧失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理想,引发小学生与父母站在对立局面情况的发生。因此,家长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会站在平等的角度上,看待小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会沟通技巧和正确的教育观念。

总而言之,加强家校合作,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和家庭两者之间应要加强沟通和交流,促进学校增加教育活动和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教育意识,从而促使家校合作关系的稳定性,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兴义市向阳路小学郭庆书.家校合作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黔西南日报,2019-12-24(7).

[2]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教师孙建兴.教育惩戒需要家校通力合作[N].無锡日报,2019-12-09(2).

[3]吴晗清,赵芳祺,程竺君.家校共育现状及可能的改变:来自家长的声音[J/OL].当代教育论坛:1-7[2019-12-25].https://doi. org/10.13694/j.cnki.ddjylt.20191204.005.

[4]李根.家校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与价值探索——以“魅力爸妈进校园”活动为例[J].辽宁教育,2019(24):70-73.

[5]曹俊红.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9(12):160-161.

[6]周蓉.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1):30-3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谢家庄小学510540)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