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期刊的管理求精模式研究

2020-01-05 05:38李浩
音乐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乐府作曲稿件

李浩

高校期刊《乐府新声》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观点新颖、内容详实、学术性强、信息量大,被公认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期刊之一。沈阳音乐学院《乐府新声》期刊的出版编校工作在主编的带领下,建立了网络工作管理机制,随时沟通汇报期刊的工作进程及相关编校工作,直至每一期《乐府新声》的顺利出版。

《乐府新声》也在不断地创新求质,在栏目管理上进行了创新改革,更加完善了栏目分类,在稿件的选择上要求更高,力争全国“求精、求新、求质”的核心期刊。特色栏目的创新管理,对《乐府新声》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特色栏目的创新管理

《乐府新声》在创新管理栏目期间,本着对栏目求新、求精、求质的精品打造原则,从名称上的不断摸索前行,到求新宗旨的始终如一,再到对稿件的求精品质,使得《乐府新声》刊物成为国内高校音乐类期刊中的佼佼者。创新,是《乐府新声》的办刊、办栏宗旨,只有创新管理刊物才能有生命力,栏目才能丰富多彩,读者群才能越来越大,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寻求发展。

《乐府新声》中“作家作品”也是特色栏目之一,自1983年创刊以来,这个栏目先后经历了“音乐理论”“音乐创作研究”“音乐理论研究”“技术理论”“作品评析”“作曲技术理论”“作曲理论”“作家作品”。纵观该栏目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对音乐作品的技术理论——创作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其栏目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栏目发展进行横向比对又可以发现,从最早的每篇稿件1000-2000字,到现如今的每篇稿件5000-10000字,这不仅是数量上的提升,更体现了期刊整体水平和该栏目质的创新飞跃。

由于作曲技术在20世纪前半叶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以及20世纪后半叶和进入21世纪以后,作曲家们对于作曲技术的“回流意识”又尤为突出,这就需要理论家们及时对20世纪的作品及技术手段进行理论总结和分类研究。其中,盲目、跟风式的研究是目前作曲技术理论领域研究的主要弊病。所以,求新要以新观点、新技术、新思维以及新的研究角度为基本立足点。

自2006年开始,《乐府新声》特聘请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吉提教授为特约副主编,并于2006年特约李吉提教授的系列文章《音乐分析趣谈系列》(2006年第3期至2009年第4期连载)。该系列文章以生动的笔触、贴近现实的学术研究心态将音乐分析中所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以“趣谈”的杂文形式逐一进行解读与分析。原本以为深奥的音乐分析学只能十分刻板,在索然无味的乐谱面前生硬地对技术理论以谱例、图表等形式加以研究,可是看完李吉提先生的连载文章,使我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原来音乐分析在多个视角下的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的交织下会呈现出如此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面貌。正是李吉提连载文章的“新思维、新的研究角度”,打破了以往“音乐分析”学科的呆滞面孔,也正是因为《乐府新声》“作家作品”栏目的求新宗旨,才使许多读者看到如此精彩的文章和栏目。这是一个质的飞越,让我们更能集思广益地去开拓更广阔的栏目空间。

二、版面改革,影响深远

由于作曲技术理论的稿件需要大量的文字论证、谱例展示和表格说明,所以每篇稿件都在8000—10000字,需要大量版面。从2007年开始,《乐府新声》逐年增加版面,从最开始的112页增至240页,为所有栏目的稿件质量提升开辟了空间。有了足够的版面,论文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从以下几方面也可以看出《乐府新声》在国内国际的影响逐渐提升,意义十分深远。

1.大量的稿件来源涵盖了国际著名作曲家新近作品的分析与研究;国内著名作曲家新近作品的技术理论分析与推广。其中许多论文被译成日语、韩语、英语、德语转载至国外音乐类核心期刊。

2.该期刊有固定的作者群支持,许多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是带着省级科研课题和国家级科研课题成果进入该期刊的,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本刊的含金量,使期刊的整体品质大幅提高。

3.由于该期刊质量的不断提升,带动了期刊发行率大幅度增加,尤其是2008年,台湾华艺(CEPS)根据“论文期刊被索引率”和“作曲理论”栏目的“经典论文评审结果”,决定收录《乐府新声》为中国大陆唯一指定音乐类期刊。这为期刊的后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应当说,创新管理求质后的《乐府新声》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艺术传播和艺术研究的重要阵地,是艺术科研与教学成果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是展示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窗口,是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媒介,对传递艺术研究信息、进行文化储存和文化积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乐府新声》的求精模式

求精模式,是打造《乐府新声》精品期刊的质量保证。随着该期刊在国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本刊主编和编辑也采取以下方式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任何困难也没有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

1.约请全国作曲技术理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的稿件。如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康华教授的《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姚恒璐教授的《音乐的形式美与艺术符号价值》;沈阳音乐学院王进教授的《论高音组织核心的控制与离散——徐占海歌剧创作中的音高组织观念及表现形态研究系列》等等。

2.严把论文质量关,杜绝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从2007年开始,《乐府新声》编辑部对所有约稿和投稿一视同仁,采取多层把关制度。首先,运用CNKI社科期刊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投稿文章进行第一层审查,筛查论文抄袭现象;其次,栏目进行“人力排查”,即对剩余稿件分栏目分编辑逐一落实到人头,对栏目文章的题目、论点、论据、论证进行进一步筛查,对重复研究、论点与他人雷同、论据论证不充分的论文一律进行淘汰。最后,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抽签派发到评审委员会委员处进行论文学术含量及意见评定,凡是审稿不合格的论文一律不予发表。近些年经过这种排查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坚持,《乐府新声》的整体质量与办刊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在主编的带领下建立网络办公管理机制,加入工作群。有问题随时在工作群中汇报总结相关编校问题,积极联系全国相关的投稿作者,发现并解决稿件中的一系列问题,并积极和美编、印刷厂沟通相关事宜。每一位责任编辑都能认真积极地配合主编的工作,责任心强,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虽然是在网络上办公,但是大家能本着仔细认真、积极进取的原则,将每一期的论文进行5次以上的编校工作,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正是因为大家一起努力,才使得《乐府新声》期刊的出版顺利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期刊《乐府新声》的管理求精之路,离不开一直支持该刊的作者群们;离不开所有栏目编辑们的努力工作;更离不开主编对于《乐府新声》期刊的精品定位与执着追求。《乐府新声》栏目定位准确,能充分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能紧密结合音乐发展的形势,有创新、有特色,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栏目要不断进行创新管理,编辑必须不断进行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期刊的责任编辑,在编校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精炼文章的语言,在文字、段落格式、排版、谱例展示、图表说明等内容上发现并解决所有出现的问题,为读者们推出更多精彩的优质文章。

争做全国的核心期刊需要坚持走一段路,“创新求质,任重道远”,希望高校期刊《乐府新声》能够越办越好,历久弥香,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鲜、更加精彩的文章,为打造精品期刊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黄颖仪:《浅谈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构建》,《音乐探索》2009年第4期。

[2]姜生有、钟国翔:《论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培养》,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3期。

[3]李振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程与走向》,《石油教育》2007年第1期。

[4]王静:《回归本应——新时代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再定位的必要性》,《编辑学报》2019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乐府作曲稿件
我的问题③
Task 1
AI作曲的诺亚方舟将去往何处?
乐府—清平调之二
伍光辉作曲三首
我的梦
汉武帝立乐府之辨
论吴国伦的乐府诗创作
陈道明越俎代庖
汉代乐府咏史诗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