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歌唱的器官与发声功能

2020-01-05 00:48王纯
人物画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发声器官歌唱

王纯

摘 要:日常呼吸时声带是分开的,而发声时声带则是靠拢的。在歌唱过程中,正是由于声带的拉长、缩短、绷紧及放松等因素,再加之气息、共鸣的协调配合,演唱者才得以发出髙低、长短、强弱等各种不同的声音色彩来。

关键词:歌唱;发声;器官;功能

所谓发声器官,就是发出声音的器官,它由喉头和声带组成。喉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喉器。它位于颈前正中部,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舌骨以及肌肉、韧带、黏膜等组成。其中甲状软骨最大,其前面正中隆起处称为喉结。甲状软骨位于喉头的前面,环状软骨后部高而扁,形成喉头的后壁,由环甲肌将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连接起来。全部这些软骨都是由韧带和肌肉连接着的,同时它们也起到带动喉咙以配合声带调节发声的作用。

一、歌唱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发音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而声带就是歌唱的发音体。它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而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结实。声带的一端连接在披裂软骨上,另一端连接在甲状骨的内壁上。声带的中间叫做声门。它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调节的。吸气时两片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发声时两片声带靠拢闭合发出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松弛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在识的控制下,能够自由地合拢或拉紧。同时,它还可以随着声音的高低变化,改变其长短与薄厚。当发低音时声带拉长、靠拢、但不贴紧,声带较松弛,张力不大,对呼出的气息的挡气作用也不大,有漏气的现象,声带是整个地振动,振幅较大。而随着音高的上升,声带縮短并靠紧,其挡气作用也明显地加大,声带变为部分振动和边缘振动,振幅较小。

二、歌唱的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是扩大与美化声音的器官。它主要由头腔、胸腔、口腔三大共鸣腔体所组成。其中,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腔、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同时,根据各共鸣腔的生理结构的不同特点,又可以把它们分为可调节的共鸣腔与不可调节的共鸣腔。

所谓可调节共鸣腔就是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扩大或缩小共鸣腔体。在这些共鸣腔体中,口腔、咽腔〔分为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在喉的上面是喉咽腔,在口腔后面的是口咽腔,在软腭后面的是鼻咽腔)、喉腔都能借助于肌肉的张缩而改变腔体的形状与大小,它们都属于可变的共鸣腔。比如:口腔的形状可根据演唱的需要扩大或縮小,舌头可以在口腔内自如地活动。咽腔的肌肉可以收缩,也可以放松。喉器能上、能下等等,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而胸腔、鼻腔、头腔则是固定的,是不能随意改变形状的共鸣腔。虽然这几个腔体属于不变的共鸣腔,但其地位与作用则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胸腔在演唱中好比两个大音箱,它起到的是共鸣箱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加强声音的厚度与深度的重要环节。

针对以上各共鸣腔体在歌唱中的具体作用和意义,我们对各共鸣腔体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了解共鸣器官的结构原理并合理地運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必将会使我们的声音得到润色与美化,获得更加丰富的艺术色彩。

三、歌唱的语言器官

歌唱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它与其他乐器不同之处在于人声具有语言发声器官,即咬字、吐字器官。它包括唇、齿、牙、喉、上颚(软腭和硬腭)、下颚、鼻腔、口腔、咽腔等。由于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着力点部位的不同,从而形成了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元音和辅音。当进行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的各部分机能状态比我们平时的说话要显得更为灵敏而夸张。因而,要想获得良好的声音状态,就要了解相关的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与作用以及对上述各器官的全面认识,这必将对我们今后的声乐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指导性的意义。

四、歌唱的感觉器官

培养良好的辨别声音特性的感觉对歌唱者来讲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它关系到正确的声音概念的建立以及对音准、音色、声音质量鉴别的正确与否。人的听觉系统由末梢部(外耳、中耳、内耳)、传导部、中枢部组成。在日常的听觉活动中,声波从外耳传入,振动耳鼓膜,再传至中耳听小骨并引起耳蜗内感觉细胞的兴奋,经神经系统传至大脑皮层听觉区产生听觉,再由大脑听觉中枢神经系统识别、分析、处理,把机体的生理听觉刺激转换为心理思维信息,最终形成听觉生理、心理的感受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初次听到自己讲话或歌唱的录音时,会很诧异地问:这是我的声音吗?这表明处于客观的角度去评价自己的声音时与竹管听觉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对声乐的初学者来讲,主观感受与客观听觉效果上的差异是困扰他们走出声乐迷宫的主要障碍之一。

比如,歌唱者本人感到自己的声音音量很大,但实际效果却传送不远;本人认为自己的声音非常饱满、圆润洪亮有穿透力,而别人听起来却是干涅、单薄的。或者在老师的指引下,自己认为声音的质量不高,缺少声音色彩,而老师却认为音色很好,具有一定的音色艺术效果等等。这是因为当我们聆听他人歌唱时,声音的信息完全来自于外耳,而感受自己声音的途径却不然。从发声和听觉器官的生理机构和演唱经验来观察,人类自身对声音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有咽鼓管组成的内听觉、外听觉和振动感。这三方面构成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演唱者本人对发声的感受就是通过以上三种机能的共同作用而得出的综合印象。在这种主观感受与客观听觉效果评价发生差别时,问题往往是来自我们的主观方面。

因此,在歌唱艺术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应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主观与客观的差别这一问题,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我们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并通过有效的机制,建立起对自己嗓音的正确监控机制,切实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听觉能力与演唱的实际水平。

猜你喜欢
发声器官歌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器官捐献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巴格达迪“发声”破重伤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