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探索

2020-01-06 03:08
科学咨询 2020年52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家长

崔 璐

(天津市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 天津 300050)

学校应注重劳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以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己任。

一、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如今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作风。如今,学生缺乏劳动锻炼,不具备应有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不强,呈现畸形发展的情况。在五育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开展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养成的关键时期,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勤劳的优良品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对家长、他人的依靠,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提升。

二、信息化背景下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搜集相关图片视频,为劳动教育提供素材

为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校应开设专业的劳动课程,在劳动课上借助多媒体交互设备为学生播放各种劳动的图片、视频,有效地为劳动课堂提供教育素材,增强劳动教育的趣味性。在传统学校教学中,教师很少开展劳动教育,即使有也是以口头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1]。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各行各业的人劳动的景象,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真实的感受,通过观看别人劳动的图片、视频,能让学生感受到别人劳动的成果,一同分享劳动获得的喜悦。

(二)营造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劳动观

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整合校本资源,善于运用这些资源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对小学生的熏陶作用。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正是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内的劳动教育资源,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将劳动教育于无形之中渗透到平日的教学中,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核心素养[2]。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硬件设施等,都是很好的可利用资源。教师可以借助校园电台等播放各地优秀的劳动道德模范人物或事件,通过与劳动相关的新闻、音频等,提倡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的校歌、校训、校标、校风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精神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校本资源,可以在学校良好地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养成正面积极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借助社交平台,家校合作有效沟通

要想有效开展劳动教育,仅靠学校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应该互相配合,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机会,使其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3]。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建立家长群,在家长群中向学生家长普及一些劳动观念,布置适合学生年龄的劳动任务,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学生在进行劳动时,家长应该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向教师进行反馈,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外时间的劳动情况,有效贯彻落实劳动教育。

例如,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周末在家帮助家长做三件家务,教师可以将劳动任务发布到家长群,要求家长将孩子做家务的照片拍下来传至家长群,便于教师落实情况。借助家长群的反馈,教师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对热爱劳动、帮助家长分担家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懒散、不热爱劳动的学生则开展耐心的教育,和家长一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直到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愿意自己动手开展劳动。

三、结束语

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恰当合理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进行劳动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有意识地渗透劳动教育,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责任感,独立性强,在劳动活动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家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心中的好家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