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程中的大数据应用构想思考

2020-01-06 20:58连晶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21期
关键词:信息量数据库土地

连晶

我国的土地面积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可以用幅员辽阔来形容,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多,土地的利用率却并不高,这就造成了如今土地匮乏的现状。土地工程主要包括土地的管理及土地的利用两大类,针对我国的土地现状,专业的技术研究人员的研究课题主要从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向着手。要想对于土地进行研究,我们首先就要收集土地的基本分布、分类等数据,这将是一个特别繁杂的工作内容。当代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交融汇合,引发的数据迅猛增长,使得数据成为了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随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大数据技术的高度重视,提出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因此,引入大数据的应用技术,是土地工程未来发展中势在必行的趋势。

1 简单的阐述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1.1 大数据的概念

所谓的大数据,就是大量的、类别极其复杂的数据集合,其规模大到人类无法想象的程度,这种数据集合不能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存储、管理和处理,需要一个崭新的处理模式才能使它具有更为强大的洞察力、发现力、决策力的海量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是将所有获取来的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分析计算的一项工具。其信息量庞大到无法进行预估,真正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将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而是可以将整合来的数据进行一定方式的专业化处理,最终形成各行各业的产业信息链,进而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满足于用户在一定程度上的数据需要。其与云计算完美的组合在一起,利用一定的技术及工具,形成的数据库运用于各种产业的发展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大数据更好的被人们所熟知,并被广泛的采用,由于其方便、快捷、高效等特点,对于企业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大数据的推动下,一些深层次的应用也被设计出来,可以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更好的帮助。

1.2 大数据的主要特点分析

传统的数据库数据信息量很有限,已不足以满足当前人们的信息量需要,而大数据信息库的信息储备量远远的超出传统数据库的信息量。除此之外,在数据的分析计算能力上,大数据的效率也远远的高于传统数据库。就目前大数据发展的状态来说,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包含几个方面,比如数据信息量超出人类的认知,数据的传送速度惊人、数据的类型具有多元化以及数据的价值密度比较低。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具体的体现:

第一,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储备量非常巨大。在数据的采集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质的不同、传感器的不同都可以实施采集工作。无论处在何地,数据的获取方式都可以借助于传感器上传,省略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及局限性,而且自动可以进行数据的完善工作。

第二,大数据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数据的存在类型也进行着改变,不仅仅是局限在某一项指标上,而是可以由此获取周围环境的多项指标,同时给人一定的数据参考及其他的影响指标。

第三,大数据的分析及计算的速度稳步提升。大数据与云计算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应运而生的一系列实用的软件,使数据无论是传输过程的速度,还是在存储端的计算速度都大大提高。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将会稳定的提升,从而被应用在各个行业上。另外,价值高密度低也是其一项重要的特点,大数据的种类繁多,信息量惊人,却没有占据太多的储存空间,可以自动压缩一些视频及数据段,包含大量信息的同时,占用极小的数据空间。

2 大数据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大数据是实施国家土地管理乃至自然资源管理大数据战略的重要内容,大数据应用是新时期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管理的迫切需要。自然资源部成立之前,原有的土地管理范围单指土地方面的单一数据,其他山、水、林、田、湖、草等多个行业部门的数据相互独立,流动少、阻碍多、缺少共享。国家为了积极发展大数据战略,多次发文强调推进各部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并围绕国家有关大数据的顶层设计,从管理应用到行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具体行动。自然资源部成立后,长期以来制约各个自然资源专题数据在部门间流动和共享的体制障碍被打破,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的大量土地数据得以和其他矿产、海洋、森林、草原等数据进行整合。大数据的优势在于能够显著提升土地管理部门、行业企业与社会公众数据资源相互间的开放、关联和共享程度。通过整合多源、海量的土地数据及其相互关联的数据,推动土地管理乃至自然资源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从权力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从公共事务服务向公共数据服务转变。

现就大数据在土地管理开发中的应用作以阐述。

2.1 大数据在土地开发中的应用

所谓土地开发,就是将没有被开发利用的土地利用起来,从而使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将我国土地利用率低下的现象进行改善。在整个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地质环境、气候温度以及处在什么样的地形地貌,从而规避因这些问题的影响而阻碍土地开发工作的进程。要想充分的去了解这些因素,仅仅依靠于传统的数据库信息很难完成,得到的信息也不够充分。因此,大数据的引进和应用是发展的必须途径。应用大数据进行探测,我们可以对于所要开发区域的土地进行深入研究,得到更可靠的数据以供参考。使用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对当地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实时监测酸碱度、含水量等数值。记录下来的结果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传递给控制中心,中心的技术研究人员就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而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做一个数据的分析及判断,以得出此区域内的土地是否适合开发,是否满足国家的有关要求,是否在开发后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进行土壤研究的过程中,大数据还可以就土壤的属性分析出土壤改良的优化方案及所适用的肥料选择。综合以上的各种数据,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土地的开发工作,使土地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并综合各种条件的考量,进行最优的选择,降低土地开发所带来的风险,减少失误。

2.2 大数据在土地改良中的应用

为了改变土地中的不良状态,提高土地的生产力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被称为土地的改良,也是土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农田水利工程、修筑梯田以及植树造林等。当大数据有关的技术应用到土地改良中可以根据对土地实行全方位的监控,然后通过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获取,存储到大数据的云空间中,并且自动对其分析,一旦发生改变,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对土地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判断,保证土地的应用价值。

2.3 大数据在土地保护中的应用

对于土地保护来说,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对土壤污染等方面进行实时的监测。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土地建立不同的数据库,从而根据数据的变化对后续工作进行判断,保证水土之间的平衡。

3 结论

综合上文所阐述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大数据因为其巨大的信息储备量,高效的数据计算和传输以及多种多样信息类型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产业中,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积极的影响。因此,利用大数据进行土地开发、土地改良以及土地保护,将会促进土地工程的整体发展,从而改变我国土地利用率低发展现状。

猜你喜欢
信息量数据库土地
重磅!广东省发文,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加大住房供应……信息量巨大!
我爱这土地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数据库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飞扬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