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园林的实施发展途径

2020-01-07 10:59杨俊峰
花卉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现代化规划

杨俊峰

(河北瑞祥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北邯郸 056003)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进步与发展,促进如今城市化建设水平提高,但是人们的生活与经济生产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此,需要建设生态园林对城市现代化建设所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生态园林通过根据现代化城市的环境修复的需要,建设多层次、多种类的绿化植物,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稳定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城市居住的舒适程度。生态园林的建设能够促使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城市现代化发展能够稳定建设。

1 生态园林景观的概念

传统的生态园林观念的建设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要求,传统生态园林建设的理念主要是选择生命力顽强、单一的绿色植物进行绿色种植,主要选择成活率较高的植物进行生态园林建设,但是单一的绿色植物建设在春季极易受到害虫的侵扰,从而导致绿色植物大面积死亡。在如今的城市绿化建设中,如果发生大面积绿色植物因害虫侵扰而死亡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大面积种植单一的绿色植物种类。从静态事物方面来看,其植物种植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与方法,但是从动态事物方面来说,其植物群体是与大自然共同生长的一种方式,还会随着时间、空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通过专业的种植技术人员长时间对植物种类的研究,可以依照其植物种类生长的方式将其种植到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提高城市建设的绿化水平。生态园林建设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土质特点、空气质量、地区气候等等建设适合种植的绿色植被,以多元化的生态园林理念进行种植,从而提高生态园林对城市绿化的水平,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绿化建设与空气质量的要求。

2 生态园林设计的功能

2.1 生态园林能够调节城市小气候

生态园林建设中,需要种植大量的绿色植被,绿色植被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水蒸发的现象,对于城市中空气粉尘污染也能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还能对沙尘暴、大风等恶劣环境进行阻隔。生态园林建设所选择的绿色植物种类需要根据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城市人口、城市面积、地理气候等等因素进行选择,能够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调节城市小气候。

2.2 生态园林能够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园林建设中,可以选择适合城市气候种植的绿色植物,可以多元化种植,其能够充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对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等杂质起到良好的阻隔作用,能够降低城市出现感染疾病的概率,还能降低噪音对城市居民的影响,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3 生态园林能够美化景观

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让区域建筑群体轮廓线变得更为丰富,同时可以让城市市容得以美化,无论是生态园林中丰富的植物种类,还是园林中别样的造景,都可以让城市区域建筑艺术效果得以彰显。如果生态园林建设具有城市特色,且质量较为优质,还可能成为一张城市名片,以带动城市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2.4 生态园林建设能够提供休憩场所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增加,工作压力可能会让城市居民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生态园林建设可以为附近居民提供良好休憩场所,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人们的压力可以得到有效释放,避免人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3 现代化生态园林的生态规划方法

3.1 进行现代化生态园林建设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

现代化生态园林的生态规划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每一个绿色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在建设中,建设技术人员应该对大自然植物的生存规律进行观察,进行现代化生态园林建设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生硬地将绿色植物种植到生态园林中,其生硬的种植方式会造成大面积植物死亡,还会浪费土地建设资源,也达不到生态园林建设净化空气的目的。生态园林建设时应该注重植物与现代化城市共存生长的原则,从而起到净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3.2 进行现代化生态园林建设的时候要动态观点

进行现代化生态园林建设的时候,建设设计人员要具有动态建设的观点,其思维一定要足够的灵活、多变,才能综合考虑生态园林建设。各种植被都有其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环境与生长周期,只有对各种植被进行仔细了解,合理将各种植被进行搭配,才能提高生态园林建设的美观度,更能达到净化城市空气、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目的。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可以增加植物的种类与群落,选择适合城市土壤与环境生长的植被,让植被能够更加稳定地生长,提高植被的存活率。

3.3 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配置

生态园林建设时,建设人员应该对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解,生态习性指的是植物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种类、生长过程的多样性等等。城市环境气候与植被生长环境气候不能完全地一致,但是在对生态园林建设选择植物类型时,要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与其生长环境更为接近的城市气候环境,使植物在生长中能够自己形成群落生长。植物种植研究人员应该对植物的种类、种群分布、结构等内容进行探究,一方面能够提高其生存概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生态园林构建的成功率,推动我国生态园林的建设与进步。

3.4 在规划中完善生态园林构成要素

在生态园林规划中,相关单位应保证生态园林构成要素完善性,并对多种要素之间的联系予以密切关注。现阶段,生态园林构成要素主要为:①土壤。土壤结构具有复杂性,在具体规划中,需要对土壤提供肥力情况、贮藏水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土壤特性选择植物;②水体。规划单位应处理好生态园林、水资源的关系,保证水资源运用合理性,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将水体、绿地进行有效结合,可以让地带植物保护得以增强,并避免水土流失问题;③景观小品。规划单位应保证生态园林景观小品和周边环境具有协调性,对座椅摆设、亭台水榭设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利用景观表现园林细节美;④植物。规划单位应合理选择乡土植物,并做好植物搭配工作,保证植物生态效益。

3.5 建立长远目标,实行长期规划

现代化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与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生态园林进行建设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进行了解,根据其内容预测未来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的需要与方向,并根据如今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制定长远的生态园林建设目标,实行长期建设规划,根据建设规划内容有效地落实生态园林建设的内容,促使生态园林建设更加系统化、整体化、建立长远目标,实行长期规划中包含绿色植物种类的选择与规划、城市绿色植物覆盖的面积百分比、绿色植物种植的空间布局、绿色建筑资金来源、相关建设质量要求等等内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建设内容,需要对其建设有系统、长期的规划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与实施,才能完成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很多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城市园林建设,并对其建设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虽然我国近几年城市园林建设的质量与规模都在逐渐提升,但是其建设的长远目标与长期规划并不完善,只有将目标与规划融入到生态园林建设中,才能确保我国生态园林的长久稳定发展。对此,建立长远目标、实行长期规划是我国生态园林建设中尤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3.6 实行整体控制下的景观规划

生态园林建设的长期规划一般用于其建设的大方向与大目标,推动生态园林建设的长久发展,实际建设中,还应该根据其建设规划实行整体控制下的景观规划,才能保证在实际建设中的生态园林更加完整、功能更加齐全。实行整体控制下的景观规划中,主要是对城市局部地区绿化建设的整体综合规划。例如如今生态园林的建设中,要求城市绿色环境与乡镇绿色环境实施同步建设,从整体景观上对园林建设进行控制与规划。在景观规划中,实现城市与乡镇空间上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整体,推动我国城市与乡镇绿色生态园林建设共同进步与发展,缩小城市建设与乡镇建设的差异性。生态园林建设整体控制下的景观规划,能够将各个地区的景观通过点、线、面、建设的方式形成一个网络式建设方案,真正实现生态园林建设的一体化建设体系。

4 结语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生态园林建设长久发展的重要性,传统的生态园林建设理念已经跟不上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步,要想提高其长久发展的稳定性就需要转变现代化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理念。生态园林建设中,要对其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解,并完善其种植的方案,将符合自然规律生长的绿色植物移植种植到生态园林中,利用动态观察的方式提高生态园林建设的效果,提高植物的群落生长面积与生长能力,为城市生态环境净化提供高效的保障,提高人们城市生活的质量。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现代化规划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解析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探讨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