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对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引发的几点思考

2020-01-07 12:51杨小鹤
科学咨询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思政中职

杨小鹤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重庆 400709)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的改革问题,也是我国职业院校对“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这三大基础性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探讨,这为推进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和方向。

一、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思政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存在差异,培训较少

中职学校多强调专业技术和技能的综合培养,学校的领导往往过分重视了专业课而往往忽略了一些公共课。因而出现了对思政相关工作的科研资金投入较少,人员配备随意,还有些学校缺乏对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大部分中职学校从事思政的教师,除了思政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公共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学科的教师。这类思政教师,要么在工作中身兼数职,精力有限,要么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从而不能有效地传递思政知识,直接地影响学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成效。这些都被认为是近年来造成了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教学效率难以取得较大提升的重要原因。

(二)中职学校的思政课程资源不足,教材内容匮乏和滞后

中职学校对思政课程的资源利用和开发不够,部分中职学校思政学科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还比较匮乏和滞后。同时,教材中往往缺乏一些比较现代化和深层次的政治理论知识,面对学生比较关心的国际时政理论热点或新的政治理论问题的提出时,无法及时给予准确的政治理论指导和有效回答,部分属于原则性的政治理论问题被教材解释得模棱两可,这类教材的缺点是针对性不够和具有时效性的政治知识缺失,从而导致中职学生在面对现实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时,很难得到解答。

(三)中职学校思政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育实践缺乏

中职学校的思政实践课教育,在其教学模式建设方面由于受到了传统思政教学理念的严重影响,从而在某程度上导致其教学活动过于传统和多局限于课堂,应用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或滞后,很难充分激发全体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造成整个中职学校思政实践课教学的工作和质量偏低。与此同时,在思政教育实践课的教学方面,部分的中职学校仍然停留在组织学生走访街道社区、参观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这一类的活动上,很难吸引中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二、在“三教改革”任务的指导下中职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新举措

(一)从教师的层面来说,应进一步加强各级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投入的力度

首先,要求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领导和其他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对学校教育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学校要加大对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地壮大中职学校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其次,提升中职学校行政兼课教育者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素养。各级中职行政培训学校教育部门应积极地组织对中职学校行政兼课教育者定期开展专业的培训,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最后,要加强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中职学校应该把他们直接送到知识层次更高的学校和机构中去进行对思政的知识强化和理论学习,还应该更多地让他们直接走入企业当中去,深入感受企业的文化、进行理论实践和工作,为他们更好的把思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落到实处提供良好的平台[1]。

(二)从教材内容来说,建立产学融合模式,共同开发校企思政的教学资源

首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德育课是目前中职学校非常普遍的综合性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只有企业、行业以及职业这三方面与思政教育工作融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整体,才能更好地培养真正体现出学校和企业、行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所以在中职学校的思政的课程资源开发中,建立产学融合模式势在必行[2]。其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思政教育工作有序、科学的开展,完善各级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教材的结构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定期对课程教材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补充和增改。最后,思政教师一定要充分学会关注和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设计和使用教材,删减明显落后于时代要求和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从而有效的解决和弥补了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

(三)从教法上来说,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丰富思政的课堂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部分从事思政的班主任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普遍使用传统教学方式。鉴于此,从事思政的班主任和教师应尽快转变思政传统的理念,充分地学习和研究各种新型的思政的教学模式和方法[3]。例如,在我们学校,就是让教师们充分学习使用泛雅教育平台,应用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获取充足的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电脑和手机网络自主进行预习,课中交流、自主讨论,课后通过学习通手机APP完成作业,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同时还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对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度不断地提升,召开了一系列的有关加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国性工作会议。同时,思政是中职学生健康成长、顺利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思想保证。因此,中职学校只有不断提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及时发现本校思政相关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和策略,促进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思政中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