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族药用植物传统利用情况的调查及发展对策

2020-01-07 19:46杨根林胡佳莫高云冷应天谭凤琼关云琳
关键词:纳西族药用植物丽江

杨根林,胡佳莫,高云,冷应天,谭凤琼,关云琳

(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丽江 674100)

纳西族聚居的区域为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老君山、住古雪山及金沙江流域,处于我国乃至亚洲大陆植物种类最丰富、最集中的横断山区[1]. 该区域是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布区域,同时也是联系滇西北地区与滇中地区植被分布的重要过渡地区之一[2,3]. 丽江植物总数在7000种左右,仅玉龙雪山地区有2815种的种子植物,分属于149科781属[4,5]. 玉龙雪山周边世居民族有纳西、彝、傈僳、苗、藏、普米、汉等,各民族不仅文化及习俗相互交融,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等方面既有共性也各有不同特点. 纳西族在利用传统药用动、植物方面形成了兼容汉及其他周边少数民族、又有自己独特性的纳西民族医药[6-8].纳西族药用植物代表专著《玉龙本草》记录了328种药用植物[9].“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对丽江市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过调查[10],但未进一步开展民族药用植物的使用方法及功效的探讨. 杨根林[11]等在研究玉龙雪山经济植物资源中涉及到药用植物,但未做系统描述. 本文通过对纳西族药用植物的调查及使用方法、功效的探讨,为研究纳西族和周边民族传统药用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当地传统药用植物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调查方法

1.1 文献查阅方法

查阅文献,特别是丽江资源植物方面及纳西族传统医药方面的研究及论述.

1.2 民间走访

走访玉龙雪山周边白沙、鸣音、龙蟠、大具、大东等乡镇的民间传承人,了解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用植物. 随机走访玉龙雪山及金沙江周边群众家里,了解普通群众对植物的利用情况,包括野菜、治病、药膳等以及治疗家畜疾病等情况.

1.3 调查传统集市

丽江传统集市中,草药较多的时候是农历正月十五的“棒棒会”及端午节集市.在丽江传统集市及农贸市场调查草药销售情况.

1.4 整理分析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查阅中国植物志电子版、CFH自然标本馆、PPBC等植物网站,对常用药用植物进行考证,核对确切种.

2 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利用药用植物情况

2.1 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利用药用植物种类

通过调查,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的常用植物类药材304种,经考证隶属于112科256属383种植物,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科14属15种,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12种.

丽江纳西族常用的药用植物种类较多,但每一科的植物种类数量却并不多,一科一属一种的有68个,占总科数的60.71%;有2个种的科有7个,占总科数的6.25%;种类最多的为菊科30属51种,占总种数的13.32%. 丽江地区纳西族常用传统药用植物涉及的科属较广,几乎涵盖了丽江地区分布植物的所有科属,与丽江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一致,说明丽江地区纳西族在认识、利用药用植物方面有一定的系统性、全面性.

2.2 纳西族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来源类型特点

大部分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是野生的,一部分是人工栽培的传统药材,少部分来源于路旁、沟旁、渠旁和宅旁等四旁种植的果树及其他植物. 值得一提的是,四旁种植药材取材方便,不会破坏野生资源,同时具其他经济价值,像石榴(Punicagranatum)、梅(Armeniacamume)等的树皮做药材外,本身还兼具观赏、食用等经济价值. 野生资源已经濒临灭绝的名贵药材,像重楼(Parispolyphylla)、黄精(Polygonatumspp)、白及(Bletillastriata)等已经进行人工栽培,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但大部分纳西族常用药用植物仍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在滇西北旅游市场经常可以见到的,“滋阴壮阳的雪莲花”风毛菊属(SaussureaDC.)植物雪兔子(S.gossypiphora)、粗裂风毛菊(S.grosseserrata)绵头雪兔子(S.laniceps)、羽裂雪兔子(S.leucoma)等,滥采滥挖现象非常严重,野生资源破坏巨大,加之生长在海拔4000 m左右的高山流石滩,一旦大规模破坏长时间内野生资源很难恢复. 但在纳西族传统药用习惯中没有“滋阴壮阳”之说,仅用于治疗眼疾及妇科疾病. 近年来热销的药材像草血竭(Polygonumpaleaceum)、岩陀(Rodgersiasambucifolia)等,野生资源已经逐年减少. 部分纳西族药用植物属于国家保护濒危植物,像西藏杓兰(Cypripediumtibeticum)、盘龙参(Spiranthessinensis)、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金铁锁(Psammosilenetunicoides)、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等,采挖这些药用植物,不仅会对资源造成极大破坏,而且是违法行为.

纳西族传统药材不少在分类学上存在可能包括几种不同植物的现象,这一特点为药物的替代,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带来了便利条件。如鹿蹄草这味药材, 包括鹿蹄草属(Pyrola)的紫背鹿蹄草(P.atropurpurea)、普通鹿蹄草(P.decorata)、大理鹿蹄草(P.forrestiana)、珍珠鹿蹄草(P.sororia)4种植物.此外,很多纳西族传统药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紫葳科(Bignoniaceae)的两头毛(Incarvilleaarguta)、单叶波罗花(I.forrestiiFletcher)、鸡肉参[I.mairei(Levl.)Griersonvar.mairei]、报春花科的灰岩皱叶报春(Primulaforrestii)、毛茛科(Ranunculaceae)的野牡丹(Paeonia.delavayi)、罂粟科(Papaveraceae)的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racemosaMaxim)等.

2.3 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利用药用植物的特点

2.3.1 食用方法多样化

纳西族在使用药用植物时普遍采用与肉类炖煮、蒸,捣碎用温开水冲服,煎服,外敷,搽等方法.

品类繁多的药膳是纳西族用药的一大特点.纳西族非常注重日常调理,喜欢用药膳的形式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如在炖“火腿”及腊肉时会加车前草(Plantagoasiatica)用于预防“上火”;而在炖排骨、鸡时加当归(Angelicasinensis)、天麻(Gastrodiaelata)等;在食用牛、羊肉等腥味较重的肉类时,适当加川芎(Ligusticumsinense)、蕨叶藁本(L.pteridophyllum)、山草果(Aristolochiadelavayi)等,去腥同时具有活血祛风之功效. 药膳不仅应用在日常预防疾病上,在治疗部分疾病时纳西族也会采用与鸡、新鲜猪肉同炖的方式进行服用,此时肉为“药引子”. 如妇女小腹疼痛、痛经时习惯用青羊参(CynanchumotophyllumSchneid.)炖鸡或者炖猪肉用以治疗;珠子参(PanaxjaponicusSeem)炖鸡或者猪肉用来治疗“腰扭伤”(即腰部肌肉拉伤);合欢花(Albiziajulibrissin)和鸡蛋蒸熟后先用蒸汽熏眼睛然后食用来治疗眼疾.

其他大部分情况下纳西族用药为用水煎服;部分采用打碎后用温水浸泡服用,像小儿惊风习惯用小果荨麻(Urticaatrichocaulis)或者积雪草(Centellaasiatica)捣碎温水浸泡之后服用,此外还有众多用于跌打扭伤、祛风除湿的外用药.

2.3.2 药用植物用途多样化

在使用药用植物方面,有着一种多用途的特点. 如合欢皮与其他植物配伍用作安神之效,而合欢花则治疗眼疾;瓜子金(Polygala.japonica)、丽江远志(P.lijiangensis)、西伯利亚远志(P.sibirica)等远志属药材(Polygala)的根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茎叶则主要治疗感冒咳嗽;华山松的松花粉用于治疗咳嗽及小孩生疮,其松脂治疗伤口愈合;剧毒的乌头属(Aconitum)植物短柄乌头(A.brachypodum)、短距乌头(A.brevicalcaratum)和丽江乌头(A.forrestii)等泡酒后外用用于治疗血瘀、风湿,而经过炮制后炖肉食用则治疗胃寒(炮制及炖煮方法很重要,否则会中毒). 有些则单独使用,如赤胫散(Polygonumruncinatum)、隔山消(Geraniumdelavayi)单独用于治疗痢疾拉肚,马蹄香(Valerianajatamansi)单味用于治疗偏头痛;有些药材则配伍使用,如隔山消、金荞麦配伍使用用于治疗胃痛.

2.3.3 疾病治疗方案多样化

在疾病治疗方面,涵盖的疾病范围很广. 同时,大都一种疾病有多种治疗方案,像普通感冒就用单味牛至(Origanumvulgare)或者用远志属的瓜子金、丽江远志、西伯利亚远志等全株用水煎服即可治愈;痢疾则用单味的滇北球花报春(Primuladenticulatasubsp.Sinodenticulata)或者用隔山消、金荞麦、石榴皮、乌梅、花椒皮(Zanthoxylumbungeanum)等配伍治疗.

3 纳西族传统利用药用植物现状及发展对策

纳西族医药具有使用药用植物种类多、治疗方法及食用方法多样化、疾病治疗面广等特点. 纳西医药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有较高的挖掘整理及科研价值,但纳西族医药在药用植物利用上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挖掘整理工作需要加强

纳西族传统医学一部分有相关文献可循,但大多是以口传的形式散落于民间. 而且按照传统习俗,纳西族这类方子“传男不传女”,更不会轻易传给其他外人,对整理挖掘纳西族传统医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笔者祖先就有一祖传的“伤寒肋痛”药,由常见的13种药用植物配伍而成,主治对象经考证应该是现代医学里的重症肺炎,患者症状为浑身无力、严重咳嗽、吐血,肋骨处疼痛据. 据说在没有抗生素年代,救过很多人的生命.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类凭着口传遗留下来的药方逐渐遗失. 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的普及,年轻人进城务工,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传统利用药用植物的文化消失进程加速. 所以开展系统的整理、挖掘纳西族传统医药文化的工作刻不容缓.

3.2 用药安全问题

纳西族在使用药用植物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很多经验值得考证、挖掘后用于临床,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毒药用植物像乌头属植物、山慈菇(IphigeniaindicaKunth)、狭叶藜芦(Veratrumstenophyllum)、八角枫(Alangiumchinense)等经常使用,但同时食用草乌炖鸡、饮乌头酒而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 个别民间庸医在给病人治病时存在“道听途说”或者极度不负责任地拿患者“试药”. 纳西族民间有能够治疗痛风、大面积烧伤、肾结石及及能够用“尿诊”诊断的民间高手;但也存在通过查看医书或者道听途说后,将药粉冠以“化石”、“痛风”、“开胃”等名字,通过微商进行销售,这类药一部分可能来自部分草医的祖传秘方,但无处方、无临床及毒理实验而进行销售的药品,无论是否有疗效,其潜在的毒副作用却不容忽视. 虽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但这种非法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

3.3 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纳西族祖先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认为人与自然是兄弟,传统的采药人非常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般采大不采小,而且大部分在种子成熟时采集,并把种子撒在周边,以期能够自然更新,永续利用. 但随着传统名贵药材收购价逐年升高,采药人不再遵循传统,参与采集药材的群众越来越多,像名贵药材重楼、白及、贝母,只要被发现,均会被采集,这种涸泽而渔式的采集;再加上外来流动挖药人的增多,使得传统药材资源量迅速减少,很多名贵药材的野生资源几近枯竭,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4 药用植物生境遭到的破坏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如过度放牧、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及农业生产等活动对药用植物的生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前几年丽江大力发展玛卡(LepidiummeyeniiWalp.)产业,众多高山草甸被开垦成山地,而高山草甸也是丽江药用植物的重要生存坏境之一. 外来入侵植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aSpreng.)、肿柄菊(Tithoniadiversifolia)的蔓延影响了部分药用植物的生存坏境,目前,通过相关部门的努力,毁林开荒现象已经得到遏制,但药用植物的生境仍面临逐年缩小的局面.

4 发展建议

4.1 进一步加强整理传承传统文化

保护好现存的纳西族利用传统药用植物文化,并鼓励以家庭、师徒形式继续传承,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收集、考证并进行系统整理;呼吁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研究,对确实有价值的药用传统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及毒理方面的实验,为充实完善我国中医药事业及开发新药提供参考[12].丽江已成立“丽江市民族医药协会”,组织开展药材、诊疗经验交流,鼓励会员参加“确有专长”考试等工作,以协会会员为依托的“丽江民族医药技术传承中医门诊部”开始对外接诊,纳西族传统的医药将为患者服务,这将对丽江纳西族传统的医药传承、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协会下一步还将建立完整的“纳西医药”体系及医院.

4.2 对纳西族传统医药进行系统研究

纳西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疾病抗争,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部分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如历史上丽江府“寿元堂”的自制虎潜丸、健脑参茸丸、坤顺养心丸、滋阴明目丸、雪水紫金锭及“长春堂”的自制大五香丸、小五香丸、巴豆丸、炼制三仙丹等,是中医药与丽江纳西传统医药融合的结晶. 目前这些优秀资源都尚未得到整理开发利用. 苗、藏、蒙、傣等民族医药在开发利用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云南白药”也是在彝药“百宝丹”基础上开发成功的.可见,在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云南,纳西族传统医药开发具有很大潜力,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对纳西族传统医药进行系统挖掘整理.

4.3 加强对药用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管理

通过加强法制管理,打击违法破坏林地、高山草甸、湿地等行为,使得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得以保护;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肿柄菊等大规模蔓延的地区,通过实施人为干预,防止外来植物的进一步蔓延,并逐步减少入侵植物的影响,为药用植物的生境恢复创造条件.

4.4 开展相关药用植物的科普宣传

对于像雪兔子、绿绒蒿、西藏杓兰等虽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但总体药用价值不高、而又资源稀少、植物生长环境恶劣、难于自然更新的珍稀濒危植物,加强科普宣传,降低游人等的购买需求. 通过炒作而导致价格高昂的雪兔子等高山流石滩植物盗采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在于相关科普宣传不够. 雪兔子经研究证明,几乎无任何药用价值. 对于濒危植物直接采取禁售措施并处以罚款等惩罚措施. 对采药人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劝导,禁止采集濒危保护植物;适时开展人工繁殖研究并保护药用植物幼小苗木,培育禾苗进行回归种子等措施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料.

4.5 对需求量大的药材开展人工驯化栽培

像云南独蒜兰、滇重楼、珠子参等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的药用植物,已经通过开展人工驯化栽培的研究,繁育良种苗木,并建立了试验示范点,是驯化野生名贵药材的典范,其他野生名贵药材可效仿成功经验.通过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技术推广,让广大群众参与栽培药用植物,实现挖药人到种药人的转变,在实现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实现山区群众的致富之路.

猜你喜欢
纳西族药用植物丽江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丽江三朵节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丽江的荒
纳西族打跳在健身运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①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云南·丽江
谁说丽江是艳遇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