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校一村庄

2020-01-07 00:46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麻风麻风病村长

农加贵是落松地小学的唯一一名老师。坐落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大山深处的落松地村,曾经是人们避而远之的“麻风村”,农加贵一师一校坚守了34年,将110名学生送出了大山。

“我一生中最难忘的那顿晚餐”

“碗筷都是新买的,吃吧。”满满一桌饭菜散发着香味,尤其那碗刚上桌的腊肉,热气腾腾,油光透亮,香味逼人。对于1992年尚属很困难的云南省广南县农村,这是招待贵客的标准。

村长的面容很和蔼,他手上拿着筷子,笑眯眯地看着客人,但就是不动,他要等客人先动筷,客人动过的菜碟,村长一家就不会再动了。尽管细腻如此,但农加贵心里还是忐忑极了,他不敢动筷,低着脑袋一个劲儿地喝酒。

“我尽量不吃菜,尽量喝酒,因为之前医生告诉我,酒精可以消毒,可以防麻风病。”时隔近30年后,农加贵说起1992年夏天这顿晚餐依旧记忆犹新。

其实,这顿晚餐他无法拒绝。就在这天下午,他从广南县城第五中学招生办抄回来了落松地小学全部10个学生“小升初”的考试成绩,那年参加考试的学生,最高的206分,最低的135分,10个孩子全部超过115分的录取线而升入初中。这是他的第一批学生毕业,而且100%考上了中学。村长高兴得近乎发狂,这是他们村打1957年建立以来,到1992年整整35年,第一次有学校,第一次有孩子读书毕业并且取得好成绩。

“说不害怕是假话,”回忆当初在村长家吃饭,他说,“我是真害怕,又不敢说出来。”

“不敢吃菜,几乎是空腹喝酒,我喝醉了,是学生把我背回了驻地。”

能否留下吃饭,对于这个以麻风病在方圆百里出名的村庄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留下,说明尊重并信任他们。

“农民给我的补助钱币,

放在瓦罐里蒸煮过才给我”

1986年,读高二的农加贵,因为家贫辍学在家。前途一筹莫展之际,叔叔农春盛带来了“好消息”——有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然而,高兴了没两分钟,农加贵又陷入了愁绪,甚至还平添了一丝恐惧,因为提供岗位的地方,是“那边那个村”。“那边那个村”,是附近村民对于“麻风村”的别称,在“谈麻色变”的年代,那里无疑是一片禁区。农加贵成了“那边那个村”建村近30年来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第一个愿意进村常驻的“外人”。

9月1日开学,第一批学生来了12人,大的有12岁,小的有五六岁。学生家长中不少人有麻风病,加上感染这种病的潜伏期长达3至5年,所以,农加贵也不知道结局会怎样,稀里糊涂地就当上老师了。

第一次上课前,农加贵还是按照“医生”所教授的“秘方”,用酒精擦手,给自己壮胆。孩子们来了,随着叽叽喳喳的说笑声和脚步声越来越近,农加贵的心跳在加速。他担心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他们会不会流脓流血、瞎眼、嘴歪、断肢、跪着走路来学校?”不一会儿,孩子们进来了,农加贵一看,完全正常,没有那些恐怖的情况。“他们看上去和外面的孩子一样健康正常,很可爱,我的恐惧心理在逐渐打消。”

一开始,农加贵只有19元民办教师补贴,村民自发从政府给的补助中集资35元作为给农老师的额外补助。1989年以后,政府给农加贵的教师补贴增加到了每月45元,但村民的集资依旧继续。一直给到1998年8月,农加贵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为止。“农民给我的补助钱币,纱布包着放在瓦罐里蒸煮消过毒才给我,这35元钱零碎得很,面值有元、有角,甚至有分。”

“我非常感动,暗下决心,教出他们的孩子,送出麻风村。”第二年,农加贵主动提出不要再蒸了。

此外,村里还划了半亩稻田种植水稻、1.5亩山地种植玉米来给农加贵喂养鸡鸭改善生活,村民们自发帮助他栽种、收割。

“只要他们还需要我,

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1992年5月,也就是因為孩子那年要报考中学,填表涉及“家庭住址”一栏。“总不能填写‘麻风村吧?”农加贵找村长商量,得给这个名气很大,却没有一个“学名”的山村起个名字。“我们村上面有块地种花生,我们把花生叫‘落松,干脆就叫‘落松地吧!”村长同意了。

让农加贵最难过的是,每学期期末考试,按照规定各学校的老师都要交叉批阅学生的试卷,但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到“麻风村”小学来监考。他只能从其他学校要一份试卷,抄在黑板上,再让学生抄下来做。但是每次考试下来学生都很争气,成绩也很优秀。

1999年,政府把农加贵调到其他学校,下着雨,十多个孩子无论怎么劝都不听,一直把他送到那个学校才回去。“我感到背后有一批特殊的孩子在等着我,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不久,农加贵又回去了。

落松地村30多年来所有识字的孩子都是他的学生,农加贵把大半辈子的青春奉献给了落松地村,也换得了大山的希望。30多年来,他一个人教了小学的所有科目,甚至是专业性较强的音乐、美术、体育。他会什么就教什么,即使不会的,他也总想方设法寻找各种资源,比如拷贝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让他们学着唱,还会带着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新的数字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出现,他也总是积极地学习。“村民们对我这么好,孩子们这么信任我,就让我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一样,只要他们还需要我,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那个地方”,曾经贫困闭塞的落松地村,如今已融入社会,摆脱了贫困。

(综合新华社讯、微信公众号“长安剑”)

猜你喜欢
麻风麻风病村长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日本向麻风病患者道歉
浅谈麻风病
英国红松鼠携带麻风病菌株
原因
丢羊
消除麻风在行动
一叠钞票
不计算比大小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