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画与没骨画

2020-01-07 09:23游慧芳
人物画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笔画技法审美

摘 要:中国画历史悠久,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其中工笔画中又分出了没骨画。工笔画注重画面的工整与严谨,更多的关注写实与细节。而没骨画更加注重的是画面的意境表达,更加追求墨与色、色与色、水与色之间的撞击,更加富有灵气。中国绘画分为没骨画和工笔画。

关键词:工笔画;没骨画;发展;技法;审美

一、工笔画与没骨画的发展历程

工笔画发展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逐渐发展起来,走向成熟。工笔画又细分为工笔人物画,工笔山水画和工笔花鸟画,其中工笔人物画发展最早。在以前的壁画、帛画上随处可见工笔人物线描的身影。顾恺之创立的“高古游丝描”,行笔粗细均匀,圆润有力,以及逐渐发展而来的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竹叶描、柳叶描等等,都是工笔画以后常用的勾线方法。唐代阎立本擅长描绘历代帝王肖像,绢本设色,通过描绘帝王面部表情的深刻刻画,来表达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此时的绘画色彩是平整而均匀,十分严谨,后面随着佛像和佛教的传入,以张僧繇为代表的凹凸画法逐渐发展,开始逐渐接受西方绘画中画面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讲求明暗和烘托,他曾描绘的“一乘寺”常常被称为“凹凸寺”。以至于后人称他们三位为“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其肉”。唐代吴道子在绘画上不落俗套、大胆创新,他的线条被称为“莼菜条”,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每一根线条都具有生命力,具有节奏的韵律感,同时绘画作品也被称为“吴家样”,与北齐的画家曹仲达一起被称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关于没骨画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中国的古代绘画中早就有了这种画法,比如说远古时期的彩陶,陶器上描绘的植物都是采用的没骨画法,另一种说法是南北朝时期张僧繇在一乘寺画凹凸花,其中他在《观碑图》中全部用色彩画成,所以说他是没骨画的开创者,关于这些还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这些说法一直都存在争议。没骨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将墨、色、水融为一体,在纸上巧妙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效果。没骨画最根本的特点是“直以彩色图之”,就是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色彩之间的碰撞、晕染去塑造画面形象,简单明了,绘画速度也比工笔画较快。其中明代对于没骨画的影响极为重要,代表画家有徐渭、董其昌等,随后没骨画有了新的发展,接近双钩填彩的没骨画法发展为放笔点染的画法,讲究用色的干湿浓淡,水色交融,形象真实生动,是没骨画趋于成熟的标志。

二、工笔画与没骨画技法与色彩

工笔画先用线条来勾勒描绘事物的形体,然后附以色彩,层层渲染,直到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工笔画染法有很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是用一种颜色局部或者背景全部平涂颜色,不要留下笔痕;分染是用颜色分染出物体画面的体积感,一支笔蘸水,另一只笔蘸色,先用色笔在最深根部开始染,然后用清水笔逐渐向外晕开,颜色越来越淡,不留痕迹,渐渐分染出效果;罩染是在分染过的基础上,统一上色,要薄薄的上色,防止底色翻起来,让画面更加整体和谐。由于工笔讲究色彩的透气性,所以染色不能一蹴而就,得层层渲染,因此也就有了工笔画需要“三矾九染”的特质。

没骨画不需要墨线勾勒,直接用色彩来画出对象体积结构,所以画的时候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留白特别重要,防止色与色互串。常用的没骨画技法有接染法、撞水撞色法、点染法、折色法等,接染法就是先画一种颜色,在这个颜色未干的时候,在它的后面接上另一种颜色,中间过渡要自然不要留下笔痕;撞水撞色法就是色与色、水与色互相冲撞而成的染色方法,可形成一种独特的斑纹肌理,丰富画面。折色法就是用毛笔一次一次的染色而成,比较像工笔,把底稿放在纸的下面,直接用颜色进行渲染,一遍一遍直到得到想要的效果。没骨画也可以在最后上完色用墨线勾勒出物体的结构转折,让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三、工笔画与没骨画给人的审美感受

工笔画与没骨画给人的感受本质上是一样的,注重意境,创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自我的情感、感悟与体验。意境与境界由此而生,工笔与没骨毫不例外。

工笔画讲究以线造型,用线条来描绘物体的质感,线条的粗细曲折,给人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在构图上,追求整体的气韵贯通,画面饱满,给人直接的审美感受。通过画家自己的主观意向来处理画面,表达出画家的心境,具有装饰性的特点。工笔画强烈的色彩倾向与对比,以及画面造型的准确,给人留下深刻的映像,人们通过画面去走进画家的内心感受,用心去体会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可以是幸福的、凄凉的、开心的。从和画家情感的碰撞之后对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独特的见解。

没骨画是一种当代人喜闻乐见的绘画方式,直接用色彩去塑造画面形象,以其操作方式多样新颖,视觉冲击效果强烈,打破了传统的工笔绘画方式,介于写意与工笔之间。没骨画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绘画方式,还因为它是画家对于情感的寄托。可以把自己当时的心境马上通过画笔记录下来,虽然不像写意那么快,但在工笔画领域是一种相对来说快的画法。经常描绘人们熟悉的题材,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没骨画的色彩注重对画面的体验和感受,色彩对比强烈给人的视觉和内心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利用水和颜料、颜料与颜料之間的冲撞形成独特艺术效果,对于碰撞之后形成的一种不可预知的偶然性,总是可以带来一种无限的期待与惊喜。

无论是工笔、没骨还是写意都属于中国传统绘画,在内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只是它们的绘画方法各具特色,不同的绘画方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它们是中国传统绘画系统中不同的分支,拥有共同的主干,尽管有许多的不同,但在本体上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注重意境,所以工笔画和没骨画在审美趣味上是相互交融和共通的。

参考文献:

[1]白双霞. 《浅谈工笔画与没骨画在技法与审美方面的异同》[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07)

[2]崔晓琛.《工笔画与没骨画的异同》[J]. 美术教育研究,2012(23)

[3]邓军.《论中国画色彩传统的演化历程》[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

[4]贾宝锋.《关于没骨画的几点心得》[J]. 国画家,2016(01)

作者简介:

游慧芳(1997.10—),女,汉族,籍贯:山西太原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国画,研究方向:工笔。

猜你喜欢
工笔画技法审美
手绘技法表现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作品一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秀秀台
吴绪经工笔画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