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20-01-08 21:25明建强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电气机制故障

明建强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131)

1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要求

1.1 可靠性要求

电力系统属于一个综合型技术体系,其是维系地区内各类产业运行的基础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力系统也正逐渐向智能方向转变,通过电力信息技术的支持,可有效提高主系统对各类故障信息的响应效率,进而对各个电力设备进行精准化操控。从电力系统的需求角度来看,要想高效率地实现数据信息整合功能,系统处理机制必须在保证同步处理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各个组件之间的协调控制,以此来提高系统自身的应用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融合过程中,为实现质量化运行,电力系统本身必须遵循可靠性的特点,保证电力网络运行中出现故障问题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及时对故障本身进行物理控制,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1.2 信息化要求

从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来讲,整个电力系统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建设的,其通过资源的合理调配来保证各类能源消耗可与收益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样通过经济效益的支持,才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在行业领域中实现持续性运作,以满足社会行业对电力的使用需求。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此类数据信息的传送机制在整个系统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以及逻辑性,为保证整个系统在数据信息采集与分析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规律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信息网络体系基础之上,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保证各类数据在模块中的传送具备针对性的特点,以此来实现智能电网的转型。

2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 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实现运行是以发电厂为能源驱动,通过能源的直接性供给,来保证电力系统在区域内可对用户实行资源分配,保证整个电力网络的安全运行。从发电厂设备角度来看,整个系统呈现出设备多、操作工艺复杂的现象,且整个设备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设备较为分散,将导致整个管理工作无法有序性开展。与此同时,发电厂内用电系统呈现出内部机制与内部机制混合并联的形式,整个系统结构具有复杂性特点。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可为整个系统提供相应的基本参数,然后依据参数来建立合理、有序的设备操作工艺,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提高其可靠性与稳定性。从电厂内自动化系统的总成来看,主要可以分为3个模块。第一,远程监测模块。其是通过数据信息的有效支持来将电厂内各类设备进行有效管理,通过有线线路与无线信息传输模式,对电力设备进行功能化保护,以此来正确实现电力设备在检测过程中可正确满足基准参数的运行,进而在相关参数的运行范畴下使整个电力系统呈现出规范化运行的模式,以此来进行远程监测。第二,数据传输网络模块。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以信息化体系来对内部数据进行传输的,然后通过网络架构内信息节点与设备节点的对接形式进行指令下达,以满足各类操控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则可将设备与网络节点之间提供一个对接平台,其可有效对设备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依据平台反馈到主系统中,进而保证主系统可有效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全局化分析与测定,这样一来,便可以有效保证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造成数据传输紊乱的现象。第三,监控模块。电厂在运行过程中,数据信息呈现出多结构化特点,这对于整个数据系统而言,通讯形式将存在一定的冗余性问题,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则可为整个系统来建立全过程的信息监管机制,依托于交互平台的建设,将此类监管信息及时反馈到交互界面中,令工作人员了解到当前电厂内各类组件的运行状态,进而制定相关策略来保证整个系统的合理化运行。

2.2 变电站方面的应用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枢纽,其起到电压调节的作用,以保证高电压向低电压在转换过程中可尽量避免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可以为电力系统在区域内的运行机制提供一定的安全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系统中的实现,可以有效建立一个多维度的信息保障机制,通过对变电站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信息同步反馈到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信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异常行为进行分析,此类监管过程可有效对信息故障环节进行隔离,依据数据传输机制或者是专家系统自动地下达指令,以保证故障问题可及时得到解决。通过此类机制的建设,可最大限度地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不会出现断续工作情况。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与发展来看,整个技术体系正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从传统的电磁式防护装置到现在的数字化防护装置可以看出,变电站本身由传统机械式的防护机制逐渐转变为智能化防护机制,其代表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逐渐与变电站系统的运行实现深度融合,其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提供基础类信息。

2.3 电网调度方面的应用

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针对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来将电力资源与用户形成精准对接,保证地区内各项电力用户可满足正常的运营需求。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实现,主要是以信息化技术来对系统的数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整个电力设备在负荷状态下的运转模式进行信息采集,然后依据数据信息的测定,分析出在下一阶段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参数异常行为,然后将此类信息同步反馈到系统中。主系统则依据当前信息采集模块所存在的电力调度行为,与系统内其它分部电力配件所产生的信息行为进行关联,正确界定出各类信息方案在建立系统运行中实现的可行性,以此来实现自动化调配。

从电网调度本职工作来看,其自动化实现的作用主要分为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化监督,保证电力系统内每一项电力的输送精准落实到用户手中,以此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其次,在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期的前提下,应当将经济效益作为整个线路运行的基础,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经济效益的耦合影响而产生实际运行与预期运行不符合的现象,以此来规避相关风险问题。最后,依托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可有效对故障问题进行优化处理,当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时,可及时将故障问题发生点进行孤立,防止故障机制产生蔓延现象,以此来提高电力企业运行过程的效益性。

2.4 供配电系统方面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实现,主要是通过一体化监管体系的建设来对电力系统的配电形式进行分析,其自动化技术功能可有效将传统人工操作转变为智能化操作,进而降低因人工操作而带来的误差现象。同时依托与数据基准参数的核定,可有效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实现对某一类信息机制进行同步反馈处理,这样便可最大限度地将故障问题与设备所存在的故障现象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数据信息的采集,可有效保证电力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的远程计量,然后依托于电力网络在某一个系统实现过程中将电力网络存在的电压、电流以及系统频率问题进行自动化监管,同时可依据基准参数分析出各类数据信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耦合问题,一旦超出系统的基准承受范围时,则对整个系统进行报警,工作人员则可依据信号的呈现形式来制定出解决策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作为民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电力系统也将呈现出智能化运作的模式,可有效保证电力企业的运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应从多个角度分析出技术融合的可行性,然后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保证技术的应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电气机制故障
八方电气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故障一点通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皮革机制
故障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