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疫情共守健康安全

2020-01-09 00:35沈洪兵季旻珺王建明喻荣彬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肺炎病毒疫情

文/沈洪兵 季旻珺 严 沁 贾 佳 王建明 喻荣彬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全球健康中心

刚刚结束的庚子鼠年春节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这个对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传统佳节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拦了人们团圆的脚步,一群看不清面孔的“最美逆行者”用汗水和生命守护着人民的健康。那么,作为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的一员,您一定想知道这场疫情是如何发生的?它的元凶究竟是谁?怎样做好防护工作呢?

这次疫情最早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2019年12月中旬。当时,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随后武汉市开展了持续的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发现病毒性肺炎27例,其中7例病情危重。2020年1月3日,我国向世界卫生组织、周边国家和地区通报了相关疫情信息。1月8日确认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不明原因肺炎暴发的病原。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此次肺炎疫情的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发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分类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由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COVID-19。“CO”代表Corona(冠状),“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疾病发现的年份2019年。

随着疫情的扩散,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出现病例。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此次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中国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这种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从何而来呢?

对最初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许多患者与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有关。随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该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出病毒。根据溯源调查和检测结果、发病情况以及对新型病毒的认知,目前认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源于野生动物,但具体物种还未确定,最新的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动物宿主。

对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高达85%,推测与SARS冠状病毒一样,可能也是来源于自然宿主蝙蝠。但是对病原体的溯源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还没有定论。那么这种陌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什么?它和SARS病毒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电镜照片显示:在病毒颗粒表面发现许多排列规则的突起,外观看来就像一顶皇冠,这就是称其为冠状病毒的原因。冠状病毒是一类单股正链RNA病毒,分为α、β、γ、δ四个属别,可以感染包括人、鼠、猪、猫、犬、禽类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是已知的第七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

在SARS冠状病毒出现之前,通常认为能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致病性很弱,只会引起一些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并且可以自愈。然而,2003年暴发的SARS疫情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冠状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对未来可能出现新的类SARS病毒产生了担忧。这个担心在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和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都得到了证实。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一般经过1-14天的潜伏期,多为3-7天,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当然,也有一些轻症病例,发热不明显,偶尔干咳或者乏力,临床症状轻微,无明显肺炎表现,极易被忽视。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更是给防控工作带来挑战。

那么从群体角度应该如何控制疫情?个体又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呢?这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典型的传染性疾病,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具有传染性。我们不妨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回答这些问题。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且相互联系才能形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根本措施,也是有效措施。

首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是什么?目前认为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然而,在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一些人没有相关症状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阳性的,他们被称为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一定的病毒传播力,因此要特别引起重视。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施行“大隔离、大消毒”,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和感染者,设立发热门诊和定点收治医院,对患者进行集中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隔离观察措施,呼吁公众取消聚会,尽量减少外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跨地区、跨境传播扩散的风险。

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类似,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像医疗场所等相对封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亦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飞沫一般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在感染者打喷嚏、咳嗽、说话或呼气的时候,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会经口鼻排入环境中。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1米至1.5米左右的范围以内,因此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有被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的风险。大的飞沫会迅速降落到物体表面,如果手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触自己的口鼻和眼部,也有可能造成接触感染。因此,在流行期间,建议外出,尤其是前往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时,一定要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打招呼时避免拥抱、握手等肢体接触,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遮挡口鼻;经常洗手,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只有从这些小事做起,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才能捍卫自己与公众的健康。最新的研究还表明,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其粪便中也可检出病毒,即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进一步提示加强个人卫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由于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个体缺乏特异性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虽然研究者们正加紧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筛选特效药物,但这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目标。公众应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这场挑战。首先,要增强卫生健康意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膳食,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其次,要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在其指导下隔离观察或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此外,正确认识重大疫情发生时出现的各种情绪、生理、思维、行为应激反应,接受可信来源的信息,建立有效的心理防疫。如果出现无法调节的心理创伤,要及时接受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于1月20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奔赴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随着一系列强而有力的防控举措出台,我国多个省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积极应战,联防联控。

世界卫生组织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并派出专家组赴武汉实地考察。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来华调研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谭德塞对中国政府展现出的坚定的政治决心和采取的及时有力的举措表示敬佩,对中国在短时间内甄别出病原体,并及时主动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病毒基因序列表示肯定。谭德塞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

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跨越种属,不分国界。因此控制疫情更加需要国际努力和合作。全人类只有戮力同心、共担责任,才有可能同享健康。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同学们即将返回校园开始新一年的学习之旅,然而此刻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在学生层面:1.返校前有过疫情高发地区(如武汉等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建议居家观察14天期满再返校。2.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返校时,建议同学们全程佩戴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随时保持手部卫生。3.学生返校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每日测量两次体温,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在发生近距离接触环境中,要正确佩戴口罩,尽量缩小活动范围。在学校层面:1.学校要做好学生缺勤、早退、请假记录,设置疫情管理人员及疫情报告系统,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及时识别和发现师生员工中出现的可疑症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工作。2.学校应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教师办公室、卫生间等公共活动区域,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通风,配备必要的洗手液、手消毒剂等卫生用品。3.加强进出校园的人员和车辆管理,在学校门口设置临时观察点,做好进校人员的体温和症状监测工作。4.在学校附近设置医学隔离观察点,单人单间,用于临时安置有发热、咳嗽、流行病学史的可疑人员,注意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具体消毒要求具体参见江苏卫生健康委印发的相关技术指南。

最后,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期待,期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日平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病毒阻击战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只要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切实执行各项联防联控措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猜你喜欢
肺炎病毒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病毒
战疫情
感冒病毒大作战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病毒,快滚开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