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冷链运输发展对策探讨

2020-01-09 08:54孟达斌张永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冷藏车冷藏冷链

孟达斌,孙 明,张永胜

MENG Dabin1, SUN Ming1, ZHANG Yongsheng2

(1.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调度指挥中心,北京 100844;2.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冷链工作组,北京 100055)

1 铁路冷链运输发展现状

1.1 现状分析

(1)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冷链运输在促消费、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生鲜农产品行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国家政策持续向好[1]。2017 年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要求提升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到2020 年初步形成全程温控、标准规范、运行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2018 年被称为是冷链政策年,国务院以及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等多部委陆续出台政策,从不同层面以最高级别的部署引领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国家进行大气环境治理,严格控制公路货运超载和货车尾气排放,实施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行动,为铁路发展冷链物流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冷链运输市场。目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大幅度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2%,34%,41%,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2017 年,我国冷链物流量达到1.34 亿t,同比增长7%;冷藏车达到13.4 万辆,全年增加1.9 万辆,同比增长16.5% 。2018 年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1.8 亿t,同比增长22%;冷藏车预计达到16.42 万辆,同比增长33%[2]。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我国冷链市场冷链物流总量还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假定以2018 年冷链物流总量1.8 亿t 为基数,20%的年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 年全国冷链物流总量将达2.59 亿t,2025 年、2030 年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将分别达到4.5 亿t、7.8 亿t,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

(3)铁路冷链运输设备。铁路冷链运输具有运能运量大,适合大批量、中长距离、全天候运输的特征,特别是对西南、西北地区公路运输不易到达的偏远地区有优势,同时安全性较高。目前,铁路可用于冷链运输的只有200 组B22型“4+1”机械冷藏车(货物车800 辆,到2022 年陆续报废)、1 199 辆BX1K 型冷藏集装箱专用车、500 只无动力40 ft 冷藏集装箱,以及根据市场情况租用的部分40 ft 冷藏集装箱,还有为BX1K 型冷藏集装箱专用车提供动力的3 只40 ft 发电箱、部分B23型工作车,以及2019 年底上线的300 只隔热箱、2020年初上线的70 辆隔热车。

(4)铁路冷链运量。近些年,铁路冷链运输运量逐步上升,2015—2019 年运量分别为44 万t、51 万t、105 万t、160 万t、207 万t,但从2018 年全国不同运输方式市场占比情况看,公路冷链运输占比为90%,船运冷链运输占比为8%,航空和铁路冷链运输占比均为1%。铁路作为国家骨干运输方式和绿色运输方式,在冷链运输上应充分发挥作用,加强铁路冷链运输组织方法,铁路冷藏运输提升空间巨大。

1.2 存在问题

(1)冷藏车辆装备较为落后。当前铁路冷链车辆数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运量需求,同时现有的铁路冷藏车辆装备落后。一是自重大、载重小,造成运输收入少,路网付费多。二是装备技术较为落后,在自动定位、远程操控、信息交互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因平均油耗大而直接增加了燃油成本,由于车况老化、检修频次高增加了检修费用等固定成本支出,全程派员值乘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等。三是制冷技术有待提升。目前我国冷链运输装备以柴油发电机供电为主,采用氟利昂进行制冷,对能源和大气存在环保性差的问题。四是未广泛使用基于RFID (射频)技术的托盘应用(即在托盘上内置电子标签),未实现托盘电子信息化。

(2)冷藏车辆编组适应性不足。目前铁路冷藏车辆主力车型在运输过程中规定成组组织,要求一次承运货物运量大且门槛高,不利于货源组织,造成空率较大。例如,铁路冷链的B22型是4 辆货车1 组,标记载重184 t;BX1K 是8 辆1 组,标记载重208 ~ 232 t,这样大的一次集中装运货物运量要求一般企业难以达到,目前的冷藏车辆运输编组要求不适应小批量、快速周转的市场需求,影响铁路冷链运输上量。

(3)冷链运输配套设施有待完善。铁路没有建立冷藏物流基地,两端缺乏冷库、配送车辆等物流配套设施。一方面,造成铁路冷藏无法开展“门到门”全程物流,主要依靠货主在露天货场自行装卸车,少部分在地方冷库专用线装车,形成了冷藏“断链”。另一方面,不能发挥铁路冷藏物流基地的集散功能和“蓄水池”作用,无法实现集零为整、规模运输、往返运输和网络化运输。

(4)冷链运输时效性亟需提高。冷链运输的时效性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影响铁路冷链运输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就是运到时限,尤其瓜果蔬菜季节性强,对冷藏运输品质要求高,运输时间越长,运输品质就越难以保证。各大快运企业都在“快”字上下功夫,争分夺秒地压缩运输时间,而铁路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诸多作业。此外,铁路货物运输还没有完全实施定点定线的组织方式,途中运输过程需要根据线路客货运以及施工等情况,实施货物列车待避运行等组织方式,增加了途中运行停留等待时间,目前的运输组织形式很难适应冷藏运输快速送达的要求。

(5)冷链运输方式单一。当前铁路在冷链运输全过程中仅起到了中间运输商的作用,制约了其服务范围和广度,还没能做到依托铁路冷链运输进一步发展成为冷链物流供应商,甚至是冷链物质的总供应商作用,提供冷链全程运输,以及供应链解决方案、广告、保险、融资等增值业务,进而扩大铁路企业在冷链物流市场份额。同时,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还缺乏一个包括冷链运输从田间地头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连锁商超、生鲜电商、冷链生产、仓储、加工、运输等各方面信息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对冷链物流市场立体化、全方位的智能信息监测,以优化冷链运输设备资源配置,开发差异化服务产品,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

2 铁路冷链运输发展对策

2.1 加快冷藏运输装备现代化

针对当前铁路冷链运输装备的缺点和不足,应在冷链运输装备上应用先进成熟的制造、制冷和温控技术,积极推进装备现代化水平提升。一是积极研发专用和通用冷藏运输装备,采用适应机械化作业技术,以适应市场多样化运输需求和便捷装卸需要。二是积极采用储冷,干冰制冷、液氮制冷、气调等符合国家发展政策要求的多样化先进节能制冷技术,满足不同货物品类和运输距离的运输需求,促进铁路冷藏运输绿色化发展需要。三是构建冷藏装备运输过程工作状态的自我控制和远程监控,即通过自我监测和调控技术应用,实现冷藏装备运输途中工作温度等状态实时自动监测和自动调控;通过北斗定位、物联网、遥测遥感等技术应用,实现冷藏运输装备工作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和遥控。同时,实现冷链运输全过程透明化和可追溯性,从而减轻或取消途中运输人工作业,降低人工成本,提升铁路冷藏运输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广泛推广使用RFID 托盘技术,有利于冷链物质的动态跟踪、流畅的出入库,提高物流效率[3-5]。

2.2 多层次配置铁路冷藏运输装备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根据冷藏运量的不同及控温范围的不同,形成多层次冷藏运输装备,满足不同运量需求,避免单一采用成组大批量冷链运输装备的不足。

(1)根据冷藏运量,研发成组式、单元式及小型集装式冷藏车或冷藏箱。针对港口大批量冷藏运输,成组式冷藏箱可以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倒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保障冷链的完整性;针对拥有铁路专用线及冷库,长期大批量“库倒库”冻肉冷藏运输的大客户,采用成组式冷藏车可以有效发挥铁路冷藏运输的重载优势,如双汇集团;针对速冻食品以及冰淇淋之类的小批量零散冷藏运输,适合单节冷藏车或冷藏箱运输,如郑州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和路雪”牌冰淇淋;针对于小件运输,采用小型集装箱式冷藏车或冷藏箱可编组入客车或高速铁路,满足客户对时效的需求,获得优质优价高额收入,如生鲜快递。

(2)根据冷藏运输温度,研发具有不同功能的铁路冷藏运输装备。对于深冷(-50℃以下)冷藏运输,需要研发特制装备,如LNG 专用运输车组;对于深冷冻物品(如冰淇淋)、冷冻物品(如冻肉)、冷鲜类物品(如排酸肉品)、保鲜类物品(如果蔬),普通冷藏车或冷藏箱具有-30℃ ~ 30℃温控范围即可通用;对于保温类物品(一般对温度要求2℃ ~ 20℃之间),温度要求不高,但需要保持常温、干燥等,如乳制品,矿泉水、啤酒等,采用隔热车或隔热箱,更有运价优势,可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对于未来市场广阔的果蔬运输,在研发的冷藏车或冷藏箱的基础上增加气调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果蔬运输品质。

2.3 完善“门到门”冷链运输配套措施

(1)按照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发展规划,在冷藏货物生产集中、消费集中或大型集散地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基地建立,加快建设铁路专用线和配套装卸能力,构建冷链物流园区,有效整合铁路、公路、港口、航空资源,实现冷链物流链条全程畅通[6-7]。

(2)采取积极的与第三方物流或货主的自主物流合作等方式,借鉴商品汽车全程物流服务模式和经验,借助既有商品汽车配送队伍力量,同时加强与中铁快运及公路运输企业的合作,强化两端配送能力建设,构建铁路冷链接取送达快速服务体系,降低两端配送费用,实现“门到门”冷链运输服务。

(3)实现“门到门”运输的根本途径还是冷藏设备集装箱化,发展冷藏集装箱运输,可以通过公铁、铁水多式联运,特别是发展自带动力,在各种运输方式中不需要倒换装,能全程制冷的冷藏集装箱,可以较好解决铁路“门到门“运输的难题。

2.4 提高冷链运输时效性

(1)加强冷链运输调度组织。冷链车组应尽量挂于五定班列、直达或直通等快速货物列车,无特殊情况不得保留,按照鲜活易腐货物组织办法做到优先审批计划、优先配车、优先编组、优先挂运、优先排空,减少中途解编,缩短在途时间,合理安排运行线,原则上不允许作为保留列车。

(2)加强冷链运输过程盯控。加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调度部门与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将冷链运输既有“站到站”延伸为“门到门”全过程盯控,压缩运到时限。增加预报和预警系统,对到站积压及运行时间超时的情况进行预报和预警。

(3)加强统计分析和各环节的考核。对铁路局集团公司冷链车运输组织不力,影响运到时限的行为进行分析,加强考核,促进铁路局集团公司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切实提高铁路冷链运输的运到时效,提高铁路冷链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2.5 实现冷链运输全产业链覆盖

铁路运输企业不仅应充分发挥铁路在冷链运输中的优势,更可以依托铁路冷链物流园基地或物流园区,拓展铁路企业在冷链运输中的作用,积极拓展成为冷链全程运输方案设计咨询商、全程物流供应商及冷链综合供应商的作用,还可以向其他冷链货主提供融资、保险等增值服务,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在多个环节获取利润。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建立全产业链的信息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依托铁路95306平台,把冷链运输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配送业务、销售业务集合到这个平台上,使之成为冷链商品的定位查询、价格咨询、市场监测、供应链管理及电商交易平台,提高铁路冷链服务质量,降低社会冷链物流成本。

3 结束语

当前铁路冷链运输一方面有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一方面有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必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8]。铁路企业应顺势而为,夯实自身基础,及时更新冷链设备,多层次配备冷链运输设备,完善配套设施,打通“门到门”运输的“最后一公里”障碍,提高铁路冷链运输的时效性,通过“互联网+”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铁路冷链运输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猜你喜欢
冷藏车冷藏冷链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利用光伏发电制冷的冷藏车设计选型
不同处理对冷藏“安哥诺”李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019年我国冷藏车市场回顾及2020年一季度市场分析
欧洲冷藏车主流技术介绍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
再谈冷藏保温车:市场已升温
中冷联:2015年度中国冷链50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