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牛养殖成本分析及建议

2020-01-10 00:17张文鑫晏利琼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17期
关键词:肉牛牛肉杂交

张文鑫,晏利琼,张 磊

(开封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0)

民以食为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伴随着农耕文明的进步徐徐展开,在被西方列强敲开国门以前,我国大部分人民的餐桌还是以五谷和青菜为主。改革开放后,人民的餐桌饮食结构才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肉食在餐桌上的比例逐渐提高,而这其中牛肉的地位也是日渐提高,有数据显示,我国牛肉的产量逐年提高,从2015年的616万t增长到2019年的667万t,虽说是每年都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远跟不上国内的消费量,而且我国的牛肉产量和人均消费量也远低于世界均值。

我国畜牧养殖业起步比较晚,从最早的“杀猪过年”式的小农经济发展到现在的以小规模散养户为主的养殖模式,近几年部分养殖企业也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1 我国肉牛养殖现状

1.1 品种

目前,我国肉牛品种主要有以下几个: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三元杂交牛、鲁西黄牛,这几个种类是目前我国长势最快的肉牛品种。随着我国肉牛品种的引进和改良,每头牛胴体平均重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已达170~180 kg,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牛胴体重量。

1.2 分布

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肉牛养殖开始在中部平原和南方山区兴起。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本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南、西北四大肉牛产业区,这其中又以黄河、淮海平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原肉牛产量最高,其次是东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分省区来看,河南和四川两省的肉牛年出栏量在800 万~1 000 万头之间,内蒙古、云南和西藏年肉牛出栏量在600 万~700 万头之间,黑龙江、河北、山东、甘肃、青海和贵州年肉牛出栏量目前也达到300 万~400万头水平。河南肉牛产量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区存栏量也是居前不下,后劲很猛。

1.3 结构

近几年,由于受到国外低价进口牛肉的冲击,国内的肉牛养殖结构正逐年优化,大型规模化养殖数量场正逐渐增多,但由于养殖行业的高投入、高风险性,导致1 000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场数量有限。

2 国外肉牛养殖现状

发达国家肉牛养殖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品种优良

国外育种起步较早,育种经验丰富,在良种培育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肉牛产值较高、养殖规模较大的几个品种均是从国外引进,比如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及皮埃蒙特牛等,也有我国引进后进行杂交的品种,比如三元杂交牛,三元杂交分为西门塔尔牛杂交、夏洛莱杂交、荷斯坦杂交、利木赞杂交,三元杂交的好处是将3 个品种牛的优点通过遗传基因而综合。三元杂交牛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出肉率高等优点。

2.2 养殖规模化程度高

英国肉牛养殖过程中,生产机械化程度和集约化程度均较高,一个存栏上百头的肉牛场往往仅需几个人就可以对牛场进行管理,肉牛的饲喂、挤奶、屠宰等全部实行机械化。较高程度的机械化使得英国畜牧养殖实现了集约化,而较高的集约化水平又推进了英国养殖的规模化。

2.3 科学化管理

英国的肉牛养殖专业化特征明显,农场主会根据不同类型的牛使用专门的饲养模式,例如:奶牛有专门的农场和设备,淘汰后的奶牛作为肉牛会被送到屠宰场;肉牛根据生长期的不同,会被分别放在不同的农场养殖,具体分为繁殖类农场、饲养类农场、育肥类农场、销售类农场等。繁殖和饲养多利用粗放牧场与部分永久性草地,育肥则多利用优质永久性草地和谷物集中产区进行管理。

2.4 政府重视

英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畜牧业的推动,优良品种的保存和繁育主要由个体农场主和科研所共同进行,这些农场和机构得到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优良的肉牛品种不断提高英国的牛肉口碑,许多国家因此也逐渐引进英国的肉牛品种。

3 肉牛养殖过程中的痛点

3.1 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肉牛养殖的饲料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占总支出的九成以上。近年来,人工成本和环境成本不断攀升,使得原本就微利的肉牛养殖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3.2 养殖环境恶劣不堪

由于国内的养殖业起步较晚,大部分养殖场还没有实现完全机械化,仅肉牛养殖舍粪便清理一项就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所以有的养殖场为了省人工费而没有及时清理粪便,这也是导致肉牛经常生病的一个原因。

3.3 繁殖技术有差距

由于良种种牛花费较高,所以国外养殖场大部分都是购买良种牛精子进行人工授精,或者进行良种牛杂交,但是这两种方式在国内的养殖场很难实现,因为绝大多数养殖户都没有这两方面的知识,畜牧产业技术人员服务也不是很到位,所以在良种牛选择方面依然处于劣势。

3.4 政策扶持不到位

由于养殖行业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这就更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养殖户一定的支持,比如建立良种牛养殖场或者繁育场的所需资金可以无息贷款、购买大型机械政府有补贴、政府牵头促成养殖合作社、牛肉出台保护价等,尽可能地降低养殖风险。

4 如何才能节省养殖成本

4.1 饲料是“大头”

养牛最大的开支是饲料。首先抓好饲料生产,特别是青粗饲料尽量实现自给自足,有条件的可以自行种植紫花苜蓿、墨西哥玉米草、杂交狼尾草、皇竹草等牧草,平原地区也可以多储备青贮玉米,尽量不用或少用商品饲料。只有青粗饲料全年均衡供应有保证,肉牛的稳产、高产和正常繁殖才能顺利进行。

4.2 坚持自繁自养

坚持自我学习,多借鉴成功的大型养殖场的经验,多学习育种技术,争取将种牛成本降到最低。自繁自养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在提高繁殖率的基础上坚持自家培育成牛,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把控牛的健康情况,防止买牛时把疫情带进来,而且自繁自养的牛犊还不需要适应环境的时间,对牛的生长也是十分有利的,况且培育1 头育成牛不足千元,外购1 头育成牛就得3 000 元左右,可谓一举多得。

4.3 科学利用物资

科学合理的使用和保管物资,不仅能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而且降低了维修成本和人工成本;利用牛粪来生产沼气,沼气发电以供日需,也可以降低成本;此外搞好防疫灭病、保证全活全壮都能降低养牛成本。

总体看,我国肉牛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从牧区到农区再到南方山地,养殖行业逐渐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了不同的模式。牧区草原环境压力大,很大区域已经不再适合大规模放养;农区粮食和秸秆资源丰富,品种改良基础好,养殖技术普及程度高,发展规模养殖潜力很大,但养殖用地和资金制约比较大;南方山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搞大型养殖场不太容易,但南方气候湿润,牧草生长茂盛,能提供低价的饲料,也是养殖的一个优点。后期,我们要以中原牛肉带地区为依托,南方山区分散式养殖为发展重点,结合各科学院所的良种牛繁育,全力打造出中国的肉牛市场,将中国人吃的食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猜你喜欢
肉牛牛肉杂交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肉牛口炎咋防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酸汤牛肉里的爱
寻味牛肉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