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职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浅见
——以《琵琶行》教学为例

2020-01-10 04:49张培培
课外语文 2020年27期
关键词:琵琶行职高琵琶

张培培

(阜阳职业技术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在职高语文课堂上,学生不想听、不想学、说小话、开小差等问题已经屡见不鲜,学生不感兴趣,老师越教越有挫败感,一节课下来成效甚差。究其原因,无外乎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教育方式方法,适应课堂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语文学科而言,重要的是做好书本知识与学生专业发展相适应,做到学语文,促专业,悟人生。

现教授学生是中职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一年中外文学作品选读专题的学习,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文化鉴别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品位。她们将来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幼儿教育,且00后的学生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根据学生学情特点,通过专业技能与文化课教学有机结合,课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自愿组建兴趣小组,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下面笔者以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一文为例,分析总结几点教学心得。

一、强调课前预习

预习关系到职高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语文课程和班级学生情况,做好课前预习指导,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达到初步感知文本文义,有效促进学习动力,使深化后的预习环节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动力。例如在《琵琶行(并序)》教学中,科学设置课前预习作业,教师要围绕课文预习要点,采取可行的手段,朗诵小组、绘画小组、舞蹈小组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合理整合《琵琶行》课文内容,以趣激学,为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做好铺垫。

二、巧妙设计导语

语文的课堂是艺术的殿堂,为了快速吸引学生进入文本,需要设计巧妙的导语。职高的学生性格跳脱、思想活跃,要想让他们在一节课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不容易!因此在职高语文课堂上,要使学生专注到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用心设计导入方法,找到学生的趣味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镜头一

师:嘘,请同学们认真听。(教室外响起音乐)

生:呀,是《朋友》这首歌,真好听,谁在外面啊?师:这首《朋友》让我们倍感亲切,想知道是谁吗?请同学们施展神通,看看能不能把他邀请进来。但是我先约法三章:第一,不能偷看。第二,不能直接打开门。第三,要让对方愉悦的接受你们的邀请。(学生们跃跃欲试)

生:原来是吉他老师,欢迎欢迎。

吉他老师:谢谢同学们,我新编一首歌送给大家,愿意听吗?生:非常乐意。(瞬间点燃气氛,吉他老师演奏《琵琶行》歌曲)

生:是《琵琶行》。

师: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琵琶行》,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送吉他老师,感谢他的精彩演唱。

因此,在教学《琵琶行》时,结合幼师专业特点,先用音乐吸引学生,再让学生结合白居易邀请琵琶女的方式邀请神秘嘉宾,通过吉他老师演绎现在流行的奇然版本的《琵琶行》歌曲,让学生产生兴趣,有了共鸣点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走进《琵琶行》、走近白居易。

三、开展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课堂教学是在课堂上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师生质疑、生生质疑,以“疑”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让“疑”内化成课堂学习的动力。比如在讲授《琵琶行》一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疑问:琵琶女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及是什么造成琵琶女悲惨命运的?为了显示琵琶女的身世,运用了什么手法?为什么白居易泪湿青衫?等等。这些问题,谁来解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小组合作,或者借助多媒体想办法解决,通过学生自身参与和实践,在已有的知识构架上,结合新知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力能力。

镜头二

师:这首诗前面有一段小序,这段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生: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还告诉我们故事梗概。

生:不只这些,还有琵琶女悲凉的身世,还简述了写作的背景和动因。

师:回答得很全面,真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那么,写作的动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概括。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镜头三

师:我把大家的问题收集展示出来,请看大屏幕。主要有这几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造成其悲惨命运的原因,二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三是什么打动了白居易。我们小组可以任意选一个问题谈论,记录好讨论要点,派代表回答。

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想说第一个问题。前几句写她少年的时候,然后还被那个秋娘嫉妒……

师:秋娘是什么人?

生:秋娘是唐代时歌舞伎常用的名字,琵琶女被众多秋娘嫉妒,说明琵琶女非常优秀、非常有才华,就连五陵少年也都是她的爱豆。(众生笑)但是后来她的家庭遭受变故,从军的从军,死的死,而她自己也容颜衰老了。在那个社会,人们看中的容颜,一旦“色衰”,哪怕再有才华,也会“爱弛”。所以,琵琶女才会“梦啼妆泪红阑干”,这个泪充满了伤心和不甘。

师:琵琶女年轻的时候,“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但是现在却“门前冷落鞍马稀”,只能“老大嫁作商人妇”。她高超的技艺随着“色衰”就消失了吗?

生(众):不会,说不定更高超了。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大家只看中容貌,不看重才华。

师:时间是留不住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能留在的是用时间酝酿的珍藏!琵琶女的“珍藏”就是琴艺,可是因为色衰而无人赏识,这是莫大的悲哀,是那个时代对她造成的伤害。

四、丰富教学手段

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饶有趣味,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在教学《阿房宫赋》时,教师可以插入《大宋提刑官》主题曲《满江红》音乐,《琵琶行(并序)》以歌曲《琵琶行》导入,《师说》以微博热搜导入等等。现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教学上时间的隔阂和地域的限制,多方面、多层次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从而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去感知。

五、评价方式多样

线上利用云班课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快速分析出学生的优势及薄弱点,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优势、补足短板。线下评价按照相应的占比采用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

六、做好学生素养发展储备

引导和培养学生注重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本课程以“课前自学——课中知识内化——课后拓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云班课等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上,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融合,以学习目标为主线,将信息技术手段贯穿于教学过程,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学习培养了他们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镜头四

师:老师觉得这样品读经典还不够味,发挥咱们幼师专业的特长,我们不仅唱,还要演一演,课下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学习的剧本知识设计一个剧本。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这一阶段可以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前面咱们已经学过剧本《雷雨》,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将《琵琶行》改编成小剧本。要求:分小组,每组出一个小剧本,由组员共同讨论,分配角色,共同完成。可以进行适当演绎,但不能脱离文本。

第二步:各小组利用课下时间排练剧本。老师进行指导。

第三步:梦回千年,把你心中最想说的话诉诸笔端,体裁不限,可以是现代诗,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心得或感想。拍成视频,上传到云课堂,用来交流、分析。

中职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学生课前通过平台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融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结合学生的专业与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语文课堂成为快乐享受的地方,才是有效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猜你喜欢
琵琶行职高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窈窕淑女琵琶妹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我的“反弹琵琶”
知我者谓我心忧——解读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