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2020-01-10 04:49李天秀
课外语文 2020年27期
关键词:朱自清文体散文

李天秀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英文学校,广东 佛山 528000)

前言

当代语文教育,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带有着明显的程式化倾向,很多时候,学生学习课文、阅读文章,是为了完成最终的考试题目,但是缺少了对文本本身的探究。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中较为常见的文体,也是考试的重点阅读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在提及散文时,第一反应仍然停留于“形散而神不散”的粗浅认识中,对于散文的特色、文本的内核等理解缺失。本文以文本、读者、作者、环境等文本阅读四要素为核心,对初中语文散文阅读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一、初中语文散文中存在的文体分析

(一)散文文体价值缺失

在当前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散文价值缺失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样的:教师在教学组织中,为了应试而减少了对散文文本本身的关注,久而久之,学生仿佛缺乏了对散文文本的阅读与认知能力。当前在校园中,若是随机提问学生散文文本的特点,很多学生能够第一时间说出“形散而神不散”,但若是继续追问“喜欢的散文作家(或散文)及其风格特征”时,学生就很难说出有实质性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能已经教了学生如何去分析一篇文章,却没有讲清楚如何去阅读散文。散文作为独特问题的问题价值,表现在人物形象、行文结构、语言风格等多种角度,需要深入地品读分析,这也才是与文本交流的道理。作为一种文体,散文分类繁多,如小品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不拘一格,个性张扬,文体意识缺失的情况下,可能会培养出合适的应试人才,却难以真正指导学生去体验语文知识。

(二)主观情感替代作者情感

所谓主观情感替代作者情感,是指在阅读一些散文内容时,教师更擅长带动学生的情绪,抓住人类情感共鸣的方面,借题发挥,却忽视了作者本人的情感。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品读是不到位的,也就导致了“误解”。这样的误解,在很多教师的角度,基于考试需要等,是无伤大雅的,但是久而久之,却影响着学生的理解及与文本的深刻对话。散文,通常能够直抒胸臆地去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阅读散文不似阅读小说,是与作者的直接交流。胡适《我的母亲》是真情实感的融入,除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爱,也有作者矛盾的内心——但是作者的内心,痛苦与挣扎,是我们很难感悟到的。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出学生的主观情感感受,还会加以情境创设,如《苏州园林》的学习中,会直接播放一些园林景色的幻灯片(《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不是散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使学生在阅读之前已经有了基础的情感构建,然而这样的情感构建,是以主观代替客观的,是学生的情感,而非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应试化

教学内容应试化,是当前各种文体教学,乃至各个学科教学都普遍面临的问题。初中阶段,尽管考试还不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但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语文学科的考试已经成为隐形的“指挥棒”,尤其是散文这种在试卷中占比较高的元素。在遇到一篇散文时,教师会简单地将其拆分为主体思想、叙述故事、人物情感等,较为模式、套路的内容。尽管这样的分析,能够快速将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教给学生,但这并非是阅读应当达到的目标。在组织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这些,也许能在最终考试时快速把握住重点分析的方向,但是却无形中忽视了对文体的品读,对散文韵味的探寻等,久而久之是一种缺失。

二、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

(一)尊重文本特征

尊重散文的文本特征,从散文本身着手,注重引导发现散文作为独特文体的艺术价值。但阅读课文,不是为了学习材料,而是为了认清学习对象——比如散文。外在言说对象的思想与精神,只有立足文本的品读才能对散文有深刻的感知。文本是阅读的基础,散文细化分来,有很多亚分类,可谓不拘一格,个性张扬。在组织阅读散文时,首先要了解阅读散文的行文结构,从中形成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对于文本做出探索,应当是立足文本本身的,如行文所用的字词、语言基调、叙事风格等,抛开对作者背景、时代环境等的影响,对文本的第一印象。如老舍散文中渗透出的浓厚的老北京风味儿,朱自清散文中自带的晴朗真实的气息……这些都能从文本中读出、找出、体味出,也应当成为阅读中关注的重点。除此之外,在组织教学中,尊重文本特征,才能从纷繁众多的散文中找出不同特色,进入到文章本身的品读中。尊重文本特征,是基于散文文本所给予的进行讲解,而非基于教师擅长的,如语言赏析、民俗文化等,这些都只能算作补充,在阅读教学中仅仅可以占据小部分环节,多数还需要从学散文本身的语言、人物、风格等着手。

(二)把握作者的特色

不同的读者,在进行文本阅读时都会有一定的阅读期待,正如同很多人看一篇文章时,就猜测最终的走向应当如何等,有些作品顺利地按照读者期待走向,有些作品则有了不同的走向,也有了不同的韵味。前文已经提及,很多读者在读散文时,实际上是带入了读者主观情感的。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对人类共有情感的大体把握是不会有错的。正如同一些文章中母子明明是有隔阂,隔阂到要上法庭、打群架的阶段,却又在最后保留一丝清明与不舍……这是亲情。但是很多时候,读者因为所处年代、所处境界及社会认知等,是与作者有偏差的,读者对作者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所误解。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中学课文中一篇经典的散文,文中有一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很多人将其概括为“描写父爱的散文”,从文章整体内容走向上,能够感受到“我”与父亲的爱,就像《济南的冬天》第一段内容作者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并且表现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这里要求学生对于一些散文式的语句进行反思和感受,才能体会出语句的主旨和含义。

在《背影》中有这样一句“我赶紧擦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既然作者写了父爱,为何又不想让父亲看到呢?这样的问题,在今日的读者品读之下,可能会更多地理解为“含蓄的爱”“爱在心里口难开”,但实际上,这样的解读并不一定是朱自清的本意。通过读朱自清的诸多散文,无论是写景的还是叙事的,都有一个明显的特色——真实,无论语言描写多么华丽细腻,但是所表达的情感都透露出“真”。这样一位注重真实感受、有真性情的作者,又如何会如此含蓄呢?实际上,朱自清的父亲,是一位老派的先生,即使在窘迫的时代,也要追求排场等,朱自清与父亲之间是有矛盾的。如果不点破这一层情况,很多读者对朱自清的情感表达就产生了误解。在阅读文章时,读者试图与作者达成共情,但是决不能用主观情感、现实价值去衡量约束作者的情感。

(三)及时的背景琢磨

在散文阅读中,应当适当做出背景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正如前文提及的,对于朱自清的《背影》,如果没有恰当的背景补充,很多人并不理解其背后的实际情况。再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从这样深刻的句子中,有没有体会到鲁迅弃医从文的心境呢?很多时候,阅读文本所能展现出来的,仅仅是一方面,但是想要有更深刻的认知、更完整的解读,还需要一定的理解。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说一篇散文,能够感染到读者,来源于人类情感的共鸣,我们能从中提炼出大体的情感,却难以感受到更为细腻的情绪波动。而且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当代很多人的生活,已经与过去不同,微信便捷的时代,谁会深刻感受到等一封薄纸的心情呢?在组织教学中,即为学生进行时代背景的补充,使学生理解到,在什么样的背景环境下,作者写出了这样的文字,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抒发了特定的情感。

三、结语

文本、作者、读者、环境,构成了文学四要素,在初中散文学习中,也应当尊重散文的文体特征,展开教学工作,不仅仅盯着学生的考试结果,而是真正从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交流角度,去引导学生体味散文魅力。

猜你喜欢
朱自清文体散文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