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

2020-01-10 04:49戴文杰
课外语文 2020年2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度文本

戴文杰

(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福建 南安 362331)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既要突出学生语文基础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三观的培养。新教育环境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持续深入,突出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对语文阅读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多种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以此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语文深度阅读内涵及现状概述

深度阅读指的是古今中外名著分为不同的专题,从中筛选出经典片段后,重点进行研读,以期通过不同专题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深度阅读相比浅阅读而言,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同时,便于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高。而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如下一系列问题:如深度阅读方法指导不足、学生思维无法深度发展等。长期如此,高中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将会浅层化,无法形成个性化阅读感受,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同时,部分语文教师片面认为阅读教学过程中,只需要补充一些阅读知识,拓展学生阅读面就是深度阅读。然而这种深度阅读是语文教师的曲解,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深度阅读是基于学生认知和文本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以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一种有效阅读方式。这种语文深度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思维的碰撞,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二、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学生深度认知语文知识

语文深度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超越文本的基础上,深层次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可以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能力,从而不断丰富个人语文知识。如:语文诗歌和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而深度阅读之后,学生即可通过文章背景,明确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主题思想。同时,学生通过深度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和文言文知识点。另外,学生在深度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且可以结合现实案例思考自己的人生,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有助于语文教育价值的实现

语文深度阅读为阅读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可能性,意味着学生在语文深度阅读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文本中的现实案例,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这对学生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时,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并重新认识自我,且可以让学生受到人生的启迪,促使学生逐渐变成一个有思想的人,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语文深度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深度阅读理念的全过程渗透,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深度阅读的益处,以此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兴趣。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具体教学案例,围绕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提出个人几点拙见,供相关教育人士借鉴。

三、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紧扣文章细节,感悟作者情感

深度阅读要求学生深入揣摩文章细节,感受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文章内涵等。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细节进行深度思考,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能够以文章细节切入,更好地感悟作者创作意图和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深度理解文章提供保障。例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在学生深度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文章中的细节,如分析作者将点缀于荷叶之间的白花比喻为“刚出浴的美人”。然而在作者所处时代,女同志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露出肚脐都会受到社会的批判,“出浴”更是不可能的。通过这种分析,即可让学生联系文章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作者描述的“刚出浴的美人”,便于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被现实击败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这种深度阅读之后,学生可以从作者的情感中受到启迪,促使学生在未来人生艰苦旅程中可以奋勇前进。

(二)加强互动,深度对话

阅读过程是作者、读者、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读者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不断以个人独特的见解赋予文本新的内容和新的阅读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予以有效手段加强互动,让学生在多元互动阅读中,在教师的辅导下对阅读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处理,使得学生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内容。例如:人教版高中《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时,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体会林黛玉进贾府的场景,而不是强制性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分析,尝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并在学生互动中不断思维碰撞,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学生在初读文本时,语文教师让学生谈谈个人感受,部分学生会通过贾母相见场面的“迎”“搂”“哭”三个不同寻常的连续性动作,了解到贾母对林黛玉的感情。针对学生表达的这种见解,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与文本展开更加深层次的互动,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本中复杂的情感。如引导学生紧扣“迎”“搂”“哭”三个连续性动作展开深度分析,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情感模式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以此让学生了解贾母悲中有喜、且悲且喜、大喜大悲的复杂情感。

(三)适当引导,拓展阅读深度

深度阅读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等,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才能保证深度阅读效果。同时,不同的文本深度阅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文本、学生认知能力等,提供适当的引导,以此有效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对于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的一些文本,语文教师可以采取批注阅读法和对比阅读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首先,批注式阅读。语文深度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熟练地运用批注式阅读法,可以快速掌握文章关键点,并产生合理的见解。如《方山子传》教学时,学生阅读“俯而不答、仰而笑”时,部分学生在此批注“笑”的原因,产生了多种见解,如“嘲笑”“苦笑”“狂笑”等。针对学生不同的批注,语文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阅读思维方向。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要在汇总学生批注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指导,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其次,对比式阅读。语文深度阅读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统一专题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帮助学生突破思想桎梏,从中挖掘出新的视角,为深度理解文本提供保障。例如:人教版高中《我有一个梦想》教学时,语文教师在讲解演讲稿特点时,可以将此篇演讲稿同《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演讲稿写作手法的不同,并全面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四、结语

综上,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在思想层面意识到深度阅读的重要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立足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现状,予以紧扣文章细节,感悟作者情感、加强互动,深度对话、适当引导,拓展阅读深度等有效策略,促进语文深度阅读高质高效进行,为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深度文本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深度观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