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20-01-10 04:49
课外语文 2020年27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辩论写作水平

罗 芬

(浙江省宁波市荣安实验中学,浙江 宁波 315000)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作文概念,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通过审题抓住题目的中心主旨,之后进行拟题;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统一自己的文笔与思想,紧扣题目思想进行创作。因此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时候,要根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写作技巧,通过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引导自主探究,加强思辨能力

学生的写作过程主要是通过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落实到纸上,这个过程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了解学生的特长与缺点,通过引导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最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高自己思辨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辩论主题组织学生辩论,辩论比赛可以加强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还可以提升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比如教师以“机遇是否是成功的关键”为辩论的主题引导学生辩论。正方的观点当然是“机遇是成功的关键”,反方的观点则是“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教师临时给学生拿出辩论主题,然后让学生自主分为正方与反方,然后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要求学生开始辩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考验了学生的应急能力,另一方面考验了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教师观察学生辩论的过程,主要是观察学生发表的观点是否始终紧扣主题,另外学生的语言是否流畅。在学生辩论完之后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论,分别指出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使学生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当然除了辩论以外,教师在学生学习文章内容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时候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运用语言技巧提高写作质量,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加强阅读练习,加强主旨认知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要发挥阅读的作用。任务驱动型写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审题,提取作文的主题,这需要学生加强对文字的理解。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会通过解读文章中的字词句子,感知文章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练习,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最终保证学生写作方向的正确性。

以《发现》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要通过诗歌中的文字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时候,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感受文章的情感。比如文章的题目是发现,那么作者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通篇阅读发现这是作者与“你”的对话,最后作者发现“你”在作者的心里,而这个“你”指的就是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噩梦”一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的背景明白“噩梦”指的是中国在当时饱受侵略者的欺凌。但是文章通篇没有正面描写中国当时的黑暗,而是通过一些字眼来表达中国当时的境况,进而表达作者的激愤、痛心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在逐字逐句地解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理解的情感进行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取文章的主题,以炼字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审题和解读能力,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抓住题目的方向;同时学生还积累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或者优美的句子,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习技巧

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然后分析教材文章中应用的写作技巧,然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给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汲取这些优秀的写作技巧用于自己的写作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适合自己的写作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六国论》为例。《六国论》是议论文,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弊在赂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先引导学生自己翻译文章的意思,然后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本课的脉络。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叙述了“赂秦”的缺点,还通过举韩、赵、魏三国祖先将自己的领土割让给秦国但最后依然不得善终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另外文章还利用对比的手法,对比燕赵两国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将文章所运用的手法一一点明,并且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明确清晰地了解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寻找一篇类似的文章引导学生自主解析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加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提炼能力。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作,巩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加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运用,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灵活地运用写作技巧提升自己文章的质量,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四、小组合作互助,加强平时练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写作之前先进行讨论,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思想,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使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充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另外小组合作的形式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督促,进而加强学生的练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2017年全国卷中的“我看高考”的作文题目。教师在引导学生以这个题目为中心创作的时候,每个小组的每个学生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学生选择抒情格式,有的学生选择议论格式,有的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高考,有的学生站在国家的角度看待高考。学生在选择合适的角度之后开始创作。在创作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就其他作文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作者则可以根据其他学生的建议适当修改自己的作文。在最后定型之后,教师可以做统一的批改,使学生对三次作文进行对比,进而促进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练习写作,会使学生在交流中拓展思路,积累素材;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夯实自己的基础,加强对写作技巧的运用,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打破守旧模式,点燃创新火花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开展何种内容的学习,最终都要能够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体现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效率,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进行语文作文的创造活动也是如此,作文应该是学生们表达自己内在想法、进行情感抒发的一个窗口,其中应该包含着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每一篇文章变得鲜活、灵动,且充满个性色彩。点燃创新火花的作文,一方面可以促使阅读者获得新思路、新角度,产生焕然一新的感受,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动力,使学生感受到作文活动是新鲜有趣的。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创新,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对于作文题目的创新。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就如,教材中《拿来主义》《真的猛士》《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题目,都会让人产生阅读兴趣。其次,是观点和材料选择上的创新。学生们在进行写作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固定思维,写到母亲时,会习惯引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到成功与失败时,会习惯引用“失败是成功之母”等名言,这种司空见惯的内容很容易使读者感到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变换角度、引入新的内容和材料,来进行创新写作。

总之,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几个基本规律,比如有自己的想法,能够抓住题干。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辩论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