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思路与方法探析

2020-01-10 11:55吴家满卓缘圆叶杨阳黄小乐杨卓欣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任督通督循行

吴家满 卓缘圆 叶杨阳 黄小乐 杨卓欣 宁 艳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广东深圳 518028;2.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深圳 518033;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于1935 年由Stein 和Leventhal 首次对其进行报道[1],是影响育龄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常见疾患。我国患病率在6%~15%,有时甚至高达20%[2],是以高雄激素血症(HA)和胰岛素抵抗(IR)以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HI)为特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综合征。PCOS 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伴有持续性排卵障碍以及卵巢多卵泡改变,其所导致的不孕问题在无排卵性不孕中的占比为75%[3],已然成为世界生殖医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针刺治疗PCOS 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即通过调控激素水平、改善机体代谢、增加排卵率等途径来实现[4]。本文将探讨以调任通督法为理论指导、针灸为手段,治疗PCOS 的临证思维,兹探析如下:

1 中医学对PCOS 的认识

PCOS 属西医病名,中医古籍文献尚未发现相应病名。基于其主要临床表现,可以隶属于“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范畴。《黄帝内经》首见闭经描述,称其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素问·上古天真论》言“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此为妇人受孕之机制,不孕最早记载亦见于《内经》。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提出“月水不利无子”“月水不通无子”“结积无子”等病因病机。根据古今文献挖掘,PCOS 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调、情志失畅等诸多病源所致[5]。PCOS 先天不足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肾虚,主要致病因素为痰湿,痰湿影响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乃PCOS 发病的首因。临证上主要是通过肾气不足及痰湿来论治。痰湿闭阻胞宫,导致经行不畅。《竹林女科证治》中指出“形肥饮食过多,而过期经行者,此湿痰壅滞,躯脂逼迫也”和“形肥经少,此痰凝经隧也”。《名室秘录》提到:“痰气盛者,必肥妇也……难以受精。”《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不孕之故伤任冲,痰饮脂膜病子宫。”都提出痰湿闭阻胞宫,导致不能摄精成孕。罗颂平[6]认为肾精不足,元阴亏虚,可使冲任失养,无以下注胞宫,引起月经后期、闭经等,阴损及阳同样可影响整个机体代谢能力,导致排卵障碍。《傅青主女科·调经》中认为“经水出诸肾”。明确肾阴为月经的重要物质基础。《医学正传》提出“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水既乏,经血日益干涸”。如果肾水不足,冲任脉失于濡养,可致月经后期或闭经。《校注妇人良方》云:“有肾虚精弱,不能融育成胎者。”提出肾虚精弱可致不孕。

由此可见,中医学认为,脾胃受损,聚湿生痰,痰湿下注胞宫又或先天禀赋异常,癸水不足,天癸乏源,以及肾虚精亏、冲任不足是PCOS 的根本所在,督任冲三脉元气损耗,督阳不振,任不通冲不盛导致PCOS基本病机。

2 任督二脉损伤病致PCOS

李中梓《医宗必读》中提出“先天之本在肾”,强调:肾藏精生髓,上通于脑,下泌天癸,冲任之本,系胞之处,月经之本,主生长发育,主生殖,为水火之脏,是为生命之源,先天之本。《难经二十难》中指出,督、任、冲三脉同源,皆源于“胞中”先天精气。“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上关元,至咽喉,别络唇口”[7],统司男女“天癸”,主宰人体阴阳之气化,任脉脉气耗损,致女子“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而“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脑”[8],因此可见任督二脉是一个联系人体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桥梁。任、督二脉为肾所司,均起于胞中;任脉行于身前,为诸阴经之海,阴津精血皆灌注于任脉,而上通于脑;督脉行于身后,为诸阳经之会,主气亦主阳,循脊髓入脑。《素问骨空论》中提出,任、督二脉同生殖、发育的关系紧密,《奇经八脉考》“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9];文中提到的“胞中”位于人体少腹部内,其位置大约于两肾之下到少腹横骨中央,乃男女藏精气之所,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生殖系统及其内分泌腺;王冰有云“胞中者,谓男女丹田之通称也,在女子为女子胞,在男子即精宫”[10];冲、任、督在妇女生理、病理上相配相资,构成中医妇科理论的核心部分[11]。冲、任、督、带对女子月经、生殖、泌乳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现代医学认为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12]。有学者提出经络中枢理论,认为人体任脉系统是由内胚叶的肠管系组成,督脉系统是由神经系统及皮肤的外胚叶组成。丘脑下部-脑下垂体系统支配的自主神经系统乃人体五脏六腑之所属,认为是任、督二脉的上极,亦属于经络中枢系统范畴[13]。当任、督二脉失常可引起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气机逆乱,痰瘀内生,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失常,是PCOS 发病主要原因[14],同时任、督二脉与PCOS 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后形神俱病。因此,任督二脉的生理功能与PCOS 病因病机有着密切的关联。

3 调任通督针法选穴与任督二脉循行的联系

中医学认为,先天肾虚精亏、后天饮食失制、冲任不足等都是PCOS 的致病因素。PCOS 的病变部位虽与五脏有关,但主要在肾、脾、肝三脏,更重要的体现在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上。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可见任、督脉二脉的循行路径和肝、脾(胃)、肾三脏密切相关[15]。任脉的循行分布,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7]任脉络脉的记载,则见于《灵枢经脉》中:“任脉之别,名曰尾裁,下鸿尾,散于腹。”在任脉循行线路上,和六条阴经均有直接或者间接的交会,足三阴经循行是从足走腹胸,其在关元穴、中极穴同任脉交会,手、足三阴经于胸腹部和任脉关联,奇经八脉之冲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并通过会阴、阴交交会,阴跷脉交贯冲脉,阴维脉于天突、廉泉与任脉交接,因此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的循行分布,提示督脉的循行连系于脑、肾等脏器。《难经·二十八难》原文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素问·骨空论》篇中记载:“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目此,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蓋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8]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与督脉交接于大椎,带脉出于督脉,阳维脉交接于督脉之风府穴、哑门穴,因此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乃和脑关系最为紧密的经脉。任脉统司全身阴精,督脉统司全身阳气,任督二脉总司诸阴诸阳,两脉交会共司周身阴阳,通调全身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

任、督二脉循行路线直接或间接与PCOS 的病位(肾、脾、肝)关联。由此可见,调任通督针法对于PCOS的治疗是从任、督二脉入手。选穴多选取任、督脉及肝脾肾三条阴经经脉上的穴位,取任脉的关元、中极,肝、脾、肾三经交会穴之三阴交穴,取督脉的中脘、关元、中极,此外还有经外奇穴卵巢、子宫穴以调补胞宫。这样配穴可达到治肝肾、调冲任的目的,维系机体阴阳平衡,调节月经的正常来潮[16]。

4 调任通督针法治疗PCOS

现代医学中PCOS 作为单独的疾病,现代研究证实,PCOS 的发病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失衡关系密切,PCOS 导致内分泌紊乱,雄激素升高,优势卵泡发育抑制等[17]。根据PCOS 的中医病因病机,我们认为治疗原则应重在调理阴阳平衡以调经。通过气血调理,阴阳平衡,冲任疏通,促使异常的月经恢复正常[18]。任督二脉所出同源,肾之所主,统司周身经脉,任主胞胎,督主统阳,“调任通督法”通过任督二脉主生殖及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关系[19],依据任督二脉调和阴阳的功能及任督二脉循行和主治,前后配穴,阴中引阳,阳中引阴,调理阴阳,循环往复,维系阴阳相对平衡[20]。“调任通督针法”治疗PCOS,选穴含任脉的关元、气海、中脘、中极穴同督脉之命门穴[21]。关元位于脐下肾间动气之处,气血化生之源,乃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及生命活动原动力[22]。《针灸大成》记载:“关元主月经不通,绝嗣不生。”关元乃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小肠募穴,主藏魂魄,此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该穴能调理足三阴经以及冲任脉,同时主血主胞之疾[23];气海穴,为人体元气之海,定位于任脉之上,关元之旁,与关元穴合用固肾益气。《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之功。中极穴乃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调理任脉以及足三阴之经气,治绝嗣不生[24]。《针灸资生经》云:“中极治妇人断绪,失精绝子。”中极为肾肝脾、任脉之会,膀胱之募,主阴血,与关元同为“妇人断绪最要穴”[19]。中脘穴乃胃之募穴、腑之会,具有疏通中焦气机、补中益气、疏理中气功效,针对痰湿内生所导致之不孕症、闭经等疾患,针刺中脘穴具有健脾化痰、化瘀除湿的功效[25]。命门为督脉穴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类经图翼》云:“一云平脐、用线牵而取之……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绝子。”调任通督针法通过任督二脉穴位通调任督二脉,化生、调节、补益、传输脏腑的气血津液,以充养肾精,疏经通络,达到理气和中、祛痰除湿、平衡气血阴阳的功效,最终改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26]。同时中脘、关元、中极均为募穴,滑寿注《难经》记载:“募,犹募结之募,言经气之集于此也。”中脘穴位于中焦,为三焦之枢纽,通畅三焦气机,具调理中焦脾胃之功;小肠募穴关元、膀胱募穴中极,两穴位均位于下焦,元气所聚之处,具有调理下焦气机、培肾固本之效[27]。上述募穴不单调整三焦脏腑气机升降,亦可治疗脏腑病症,诸穴合用改善PCOS 的症状。临床对照试验证实,通过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的肾阳虚型的PCOS 不孕患者治疗后月经周期较前缩短,子宫内膜最大厚度、双向基础体温、排卵、妊娠例数增加[28]。采用调任通督法选穴及通过穴位埋线操作,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LH/FSH、睾酮(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治疗组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宫颈黏液性状上优于对照组[29]。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结合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结果显示其排卵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性质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0]。通过“调任通督针刺法”可使患者A 型子宫内膜所占比例均增高,血清LH 水平均较前下降,排卵率增高[31]。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针灸治疗PCOS 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方面具有改善作用,但在排卵障碍及妊娠率低等方面能存在许多的不足。临床上虽通过调任通督法治疗PCOS 已取得疗效,证实了任督脉的生理功能、循行、主治等均与PCOS 有着密切的联系[32],但以任、督二脉上选穴为主治疗PCOS 标准方案仍较少[33],临床数据需进一步完善;且基础研究中关于任脉以及督脉治疗PCOS 的机制研究尚未阐述明确;以上都是今后需要强化的部分。先前临床试验验证调任通督法论治PCOS 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制,进一步探索针灸治疗PCOS 的选穴规律或临床经验总结,丰富针灸治疗的研究内涵,为PCOS 的临床论治提供另一条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任督通督循行
解题训练:打开数学学习的“任督”脉象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带脉循行浅议❋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张世卿运用益气通督法治疗小儿腹泻验案1则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浅述任督冲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
汽车共享,打通云南旅游“任督二脉”
打通高校与中小学体育的“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