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艾灸治疗突发性耳聋40例

2020-01-10 13:29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少阳经针感耳部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11

突发性耳聋具有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愈后不良等特点,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降至最低点,同时可伴有耳鸣及眩晕,以单耳发病较多见[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笔者采用电针结合艾灸治疗突发性耳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病人。全部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2]。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6岁;病程短者1周,长者1月,均为单耳。本观察所选突聋患者,均为在医院经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甚至高压氧舱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请求针灸科会诊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外关、足临泣;头皮针:晕听区。

2.2 操作方法:相应腧穴常规消毒后,选用华佗牌0.30mm×25.00mm、0.30mm×50.00mm针灸针,耳门、听宫、听会采用直刺5~10mm左右,听会穴可深刺,翳风直刺10~15mm左右,施平补平泻手法,使针感向耳内放射;头皮针穴位均从起点进针,针柄与皮肤呈30°角,向后进针30mm,快速捻转1分钟,使患者有沉紧感。双侧晕听区穴、耳部周围腧穴接通G6805型电针仪,采用10Hz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舒适耐受为度;外关、足临泣,常规垂直进针20~25mm,施予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取针。以艾条在耳周部施温和灸10分钟,以潮红为度。以上疗法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应用电测听仪进行纯音测听,并记录其听力曲线治疗前后的变化。

3.2 疗效标准[2]:痊愈:0.25~4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或达到此次患病前的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分贝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分贝;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分贝。

3.3 治疗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40例患者痊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其中疗程最短者10d治愈。

4 体会

突发性耳聋属中医学中“暴聋”范畴,常因风热上犯、暴怒惊恐、肝胆火盛、痰热郁结清窍,导致少阳经气闭阻,耳窍气血不畅。根据“暴聋属实,渐聋属虚”的辨证要点,该病多为实证,针刺以泻法为主;经络辨证属肝、胆、三焦经病证。治疗取穴采用远近结合的原则,以耳区局部和手、足少阳经腧穴为主。耳区局部四穴中,耳门、翳风为手少阳经穴,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听会为足少阳胆经穴,其经脉循行均直接入于耳中,依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用此四穴治疗耳部疾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属局部或经验取穴,可疏通耳部瘀滞之经气。循经远取手足少阳经腧穴外关、足临泣,二穴属同名经穴,一上一下,共解少阳郁热。如此,则通上导下,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系。使用电针可以给腧穴以持续刺激,加强腧穴的作用而达治疗目的。一方面通过电刺激腧穴可加强针感,促进病变经络气血运行,达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作用。同时,针刺手法也是取效的关键,保持较强的得气感和刺激量,才能取得最佳疗效。要求每个穴位的针感都酸、胀、麻,能向深部及远端放射,大多数患者经针刺1~3次即可迅速减轻患者耳部胀闷感,10~15次即明显减轻临床症状,与艾灸结合更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突发性耳聋治疗越早预后越好,但对于发病时间较久、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用本方法治疗,亦仍有提高或恢复听力的可能。

猜你喜欢
少阳经针感耳部
针感量表的研究现状及新量表的设计思路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少阳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耳部用药安全须知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少阳经辨治探讨
视觉针感量表在脑卒中手痉挛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灵龟八法结合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浅析痛针感的作用
耳部放血疗法治疗风热血热证风瘙痒的疗效观察
一种阳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