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的含挥发性成分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探究*

2020-01-10 21:17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000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挥发性疫病中医药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000)

新冠肺炎概说

1.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病学观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染源。流行病学专家已经确定了该病毒存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的特性。并且提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从确诊病例发病人群分析,本次疫情存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临床特征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或低氧血症、凝血功能障碍”[1]。

3.新型冠状病毒特点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属于有包膜的亲脂类病毒,是容易杀灭的微生物,批准上市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物理消毒方法都能够有效杀灭冠状病毒[2]。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椭圆形或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nm~140nm。其基因序列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r-CoV)有明显区别。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虽然疫情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寻找并研究出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物仍然迫在眉睫[3- 5]。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理论探究

1.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

基于病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温病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当代大多将病毒性疾病归类于中医“温病”的范畴。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本次新冠肺炎从病因上来讲,属于感受天地间的杂气——疫疠之邪的温疫,当属于“湿毒疫”范畴。其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6]。

仝小林院士阐述此次疫情应与瘟疫、湿瘟相区别,应属“寒湿(瘟)疫”的范畴,属阴病,结局是伤阳,以伤阳为主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认为本次肺炎属于“瘟毒上受”,基本病机演变是“湿困表里,肺胃同病,如遇素体肺有伏热者,则易邪毒内陷,变生厥脱”,主张应以表里双解、汗和清下四法联用为主。

2.中医药在防治急性传染病中的作用

千百年来,中医药在与“疫病”(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医药在抗击SARS、H1N1、H7N9、MERS、EBOV 等病毒引起的疾病过程中优势明显,作出了重要贡献[7]。2003年的SARS疫情,全球累计SARS病例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8]。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大陆地区的死亡率是最低的,中国大陆地区当时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现阶段的实践证明,在本次治疗新冠肺炎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故此,从中医药宝库中发掘防治新冠肺炎的药物具有可行性。此次疫情也再次证明中医药在降低新冠肺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减少副作用和提高治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经典名方治疗新冠肺炎分析

在我国几千年疫病中医药治疗的历史长河中,临床用药及组方众多,总体采用汗、和、清、温、补治法[9]。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在冬春季节,作为疫疠之气夹杂寒湿致病,当以疫病立法[10]。《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分为4种中医证型辨证论治:寒湿郁肺型,治法采用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推荐处方为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邪热壅肺型,治法采用清热解毒、宣肺透邪,推荐处方为麻杏石甘汤、银翘散。邪毒闭肺型,治法采用宣肺解毒、通腑泄热,推荐处方为宣白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解毒活血汤。内闭外脱型,治法采用开闭固脱、解毒救逆,推荐处方为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11]。

含挥发性成分中药对疫病治疗的理论探讨

1.含挥发性成分中药对疫病的古今应用

历代中医药著作中有针对疫情的大量治法和药物记载。通过分析这些中药组方可以发现,其中以含挥发性成分中药为主的组方较多,对疫病的预防、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预防疫病最基本的原则是避其毒气、提高自身免疫力,可谓之内外兼修。清代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中载有的适合驱除瘟疫的“辟瘟囊方”:“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各一钱,共研细末,绛囊盛之,佩于胸前。”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较广泛地使用了该类中药,包括荆芥穗、藿香、郁金、鱼腥草、金银花、桑叶、菊花、香豆豉、淡豆豉、荷叶、石菖蒲、麝香、冰片、雄黄、木香、青木香、公丁香、母丁香、薄荷、乳香、没药、香薷、白蔻仁、紫苏叶、白芷、桂枝、小茴香、降香、沉香、安息香、艾叶、川椒、草果、吴茱萸、青蒿、香附、大茴香、肉桂、高良姜、砂仁、香粳米等40余味,组成了80余首用于温疫治疗的处方。

2.含挥发性成分中药对疫病治疗的作用机理

具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多为解表、清热解毒、化湿、温里、理气、活血化瘀药,其性辛散上浮,多归肺经,具有发散风寒、清热解毒、芳香辟秽和活血化瘀的作用[12- 14]。传统药材中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数量与种类很多,古代医家因其芳香之性,常常称其为“芳草”或“香木”,大多具备辛散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芳香类药物中多含有挥发油,具有辛凉走窜、善调气机、能散表邪的特点,散发到空气中可起到杀菌、抗病毒作用[15],且对多种呼吸道致病菌及病毒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16]。何婷等[17]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荆芥中的挥发油成分能有效降低病毒感染实验中小鼠肺组织滴度,提高感染小鼠干扰素(IFN-α,IFN-β)、IL- 2水平,抑制IL- 6、TNF-α分泌,显示出显著的体内抗病毒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中对新冠肺炎治疗观察期,伴有乏力及肠胃不适的病患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水、丸、口服液)。藿香正气方以二陈汤为基础,加以疏散风寒及调整胃肠的芳香性挥发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对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胃肠道不适有缓解作用[18]。

展 望

传统观点认为中药挥发性成分相对分子质量小,受遗传、气候环境影响大,具擅变性,同时挥发性成分归肺经,长期临床研究证明其具有治疗疫病的作用,加之冠状病毒不耐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媒,因此,挖掘含挥发性成分中药的潜在价值,开发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新冠肺炎中医药居家预防推荐方案除中药对症治疗外,还推荐中药香包、清凉油、风油精、鼻烟壶等疗法。中药香包常用具有芳香开窍作用的中草药,如苍术、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吴茱萸、冰片、丁香等,其多含较强的挥发性成分,可避秽化浊,清新空气。此外,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还可广泛用于新冠肺炎的科学预防工作中。如苍术中的挥发性成分苍术挥发油可以用在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和各隔离点的病房、走廊过道等处进行空气消毒。有研究认为苍术挥发油有显著的灭菌效果,功效同福尔马林相当,优于紫外线消毒[17]。

当前,含挥发性成分中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挥发性成分中药治疗机制及应用方法的研究仍相对滞后,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希望本文能为今后含挥发性成分中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挥发性疫病中医药
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