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到数据资产:政务信息电子化变革之路

2020-01-10 22:20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政务信息电子化政务

政务数据资产已经在城市发展规划与辅助决策、城市运行监控与应急指挥、城市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城市政务办公与政府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数治”社会的核心内容,参与到城市治理方方面面。

欧美政务信息电子化现状

政务信息电子化在欧美已有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93年,美国时任副总统戈尔向国会提出并通过了国家资讯规划。该规划提出十年内,政府机构消除市场化办公的工作,推行相关工作的在线交易。在行业应用方面,美国选择建立国际性贸易资料系统和政府部门的电子邮件系统实现对贸易数据资产的全面把控和对政务办公数据的有效流转,从而实现政府对于社会、企业和公众的信息服务。

欧盟与美国不同,旗下包括了15个成员国,属于区域内多国间的政务信息电子化。欧盟各成员国在2000年之前,实现了包括12项面向个人和8项面向企业的总计20项政务服务电子化应用,实现了在统一标准下的政务跨国界服务体系的构建。

由此可见,欧美的政务信息电子化进程均采用先试点建设再全面推广的原则,选择一些特色领域先行先试,而后逐渐将一种或几种成功模式向其他行业横向推广,最终实现政务信息的全面电子化和政务数据资产的构建。

我国政务信息电子化发展历程

中国政务信息化从传统的纸质信息到现在的大数据信息走过了27年的时间。这27年,不仅是中国信息技术大发展的阶段,更是完成政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期。

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始着手建设中国信息系统。1999年初步建立部委级别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在单一领域内的信息传递。2002年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开始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设计工作和2006年出台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则是将政务信息化从简单传递工作向政务办公和服务领域的一次跨越。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和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则正式将政务信息与大数据联系在一起,开始运用在政府治理层面。

从万物诞生开始,信息就伴随存在,而对于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和使用也是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一种体现。对于信息进行电子化是近三十年信息化转型的重要体现,更是一次以技术革命作为依托,推动各级政府从“人治”向“数治”理念性变革的重要体现。

2019年启动的互联网+监管平台是围绕政务大数据构建起智能化监督管理体系,标志着我国基于政务数据资产从“人治”向“数治”的重大转变。

政务大数据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大数据国家战略逐渐凸显,从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强和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要求,再到2020年提出的“新基建”项目,均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政府治理的主要手段,将政务大数据定义到了国家层面进行发展。

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提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2017年,大数据再次被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时至今日,我国已基本建成国家、省、市三级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共享交换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完成面向政务服务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信用中国平台等一系列跨部门、跨行业的政务数据基础平台和应用服务平台。

政务数据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

伴随雄安集团启动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政务数据资产逐渐成为未来智慧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雄安新区,五十余个政府部门的数据被汇聚到一个平台,通过与空间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数字孪生平台。该平台为城市日常运行监控、城市应急事件联动处理、城市网格化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撑。雄安的每一项城市规划内容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虚拟展现、推演和论证,从而模拟出该规划实施后对雄安新区的影响。规划制定者可以看到方案中的优势和不足,更能让城市管理者判断出规划执行后对于雄安新区的利弊,从而实现精准决策,精准施策。

新冠病毒疫情,更加体现了政务数据资产的重要性。人们日常出行中,都会用到健康码,而健康码背后是基于对政务数据资产的提取与分析后的结果。具体来说,人们日常的行动轨迹,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手机位置信息。人们乘坐高铁、飞机前往其他省份的交通信息,则是铁路总公司和各家航空公司提供的行程信息。人们自驾通过省界检察站,是公安部门的卡口信息。这些信息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人们十四天内的轨迹信息。再将该信息放到标注了风险等级的地理信息库中进行验证,是否去过外省、是否去过高风险区的情况一目了然。而这些则成为判断健康码颜色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本身就是政务数据资产的一部分。

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每一天城市都会产生大量的电子化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一系列的采集、融合、交换的过程,一方面反补到各政府部门支撑其各项业务的开展和各专项应用的运行;另一方面则为政务服务、城市大脑、城市监管等综合业务提供支撑。这个过程也是各级政府进行数字化治理的标志。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治理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原动力,为实现政府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政务信息电子化政务
天津高速公路通行费电子化票据上线运行
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开放的挑战与思考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
推进外汇窗口服务电子化
河南省人社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座谈暨培训会在信阳举办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汽车电子化,没有假设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连续3年获国土资源部省级测评前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