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国学经典积累的有效策略

2020-01-10 09:35王晶晶
科学咨询 2020年25期
关键词:国学古诗内涵

文王晶晶

一、国学经典的认知

什么是国学经典呢?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所谓国学经典,是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国学经典通常具有博大、精深、高雅的文化特征与审美内涵,使人阅读时能够得到心灵的洗礼,洗练灵魂,升华人格,促进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1]。

对小学生而言,主要以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老子》《孟子》等国学经典为主,这些国学经典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学生能够在诵读过程中过得情感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既能感知到国学经典的魅力,同时,浅显易懂的道理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二、小学生积累国学经典的有效策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国学经典阅读过程中,只有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地发挥出主体作用,围绕国学经典开展思考和探究,进而获得丰富的国学经典积累。

(一)借助诵读指导,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是国学经典的重要学习手段,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有声阅读使学生将教学内容从文字语言转向有声语言,增强国学经典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国学经典与现代文学相比,不论从字词的措辞还是语法的构成、语言的形式结构上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差异,对于初级学习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理解困难。老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断句指导,指导学生从断句指导中掌握主语、谓语的关系。诵读中常常需要做到五停顿,即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中心词和宾语之间停顿,关联词语后停顿,单音节词语之间停顿,发语词后停顿。在老师的断句指导中,学生从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感知到优美的韵律,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在诵读中读出押韵节奏,拼出情志内涵,使国学经典书香可闻,学生沉醉其中,将国学经典流入内心。比如,学习《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深刻感知中国古诗词的韵律感,在诵读中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起学生对朗朗上口古诗的诵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在诵读中理解并完成国学经典的积累。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阅读体验

在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传统单一陈旧的教学方式,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增强小学生的国学经典阅读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展国学经典阅读,为学生积累国学经典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设计,用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比如,小学生普遍对故事抱有浓厚的兴趣,老师可以在开展国学经典教学时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以《塞下曲》这首古诗为例,老师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想象诗歌的意境,并揣摩诗中的词句,从“月黑”“雁飞高”感知到诗中营造的紧张气氛,深刻理解诗歌中的诗情诗意,准确把握诗中的“战士”形象[2]。

(三)立足语文教材,挖掘深刻内涵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接触国学经典,学习国学经典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掌握诵读技巧和积累方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生国学经典积累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优势,立足语文教材,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借助科学的指导方法为学生积累国学经典的诵读经验,深入挖掘国学经典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欣赏水平,促进小学生国学经典的学习和积累。以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为例,老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三个步骤来诵读和理解古诗,学生在诵读前首先知晓这是一篇描写乡村田园春光的古诗,然后在诵读中感知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勾画出的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乡村乐春图,进而体会到诗人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充分发挥想象,并尝试自己用语言表述出诗中描写的景象,进而使学生在领会诗句内容的同时感悟到这首古诗丰富的内涵,得到美的熏陶。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高效完成对国学经典——唐诗的学习,获得知识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三、结束语

国学经典是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进行语言积累的重要渠道,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优良品格,使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国学古诗内涵
“垂”改成“掉”,好不好?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拟古诗”之我见
挖掘习题的内涵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