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2020-01-10 09:35罗秀珊
科学咨询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家庭儿童心理

罗秀珊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 广东广州 511400)

问题儿童的后面往往是一个问题家庭。家庭收入低,父母自身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当;家庭亲情淡漠,甚至出现暴力虐待,导致问题儿童的出现。儿童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环境因素的优化与配合,而这其中,家庭环境的情况非常关键。每个人从出生伊始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家庭环境包括家庭软环境和家庭硬环境。家庭软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笼罩着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氛围,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时所形成的一种气氛。家庭硬环境,是指特定的物质条件,它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家庭环境的变化对孩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家庭环境的改变为学生打造有利的成长环境,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文化环境,营造一种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情感氛围,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匪浅[1]。

一、改变心理环境,促进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

家庭心理环境是指家庭的心理氛围。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信任和关心,特别指家长在情感、认知、兴趣、理想、世界观等方面的统一,符合社会对人的要求和行为准则,从而影响并感染家庭的其他成员。所以,家长确立良好的、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更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树立学习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父母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孩子会深受影响。所以,每一对父母要不断克服自身之不足,提升完善自己。父母需要在心理方面不断地提升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让自己能以稳定积极的态度在家庭中出现,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只有家长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榜样,孩子才能学有所依。

(二)给予心理支持

家庭对儿童健康的关爱是最有效的家庭心理支持。健康的关爱是建立在对儿童的尊重、信任、理解、负责基础上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年龄特征与需要的心理支持是不同的。2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满足生理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家长应注意提供满足其生理方面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亲昵、微笑、积极简单的语言交流。2~4岁的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因此家长应为其提供较为宽松、安全的活动场所。4~7岁时期的儿童主要是发展主动性和克服内疚感。家长应鼓赞扬孩子自主参与各种生活活动。7~12岁时期的儿童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家长应与学校配合,指导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活动任务[2]。

(三)架起沟通的桥梁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可以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父母对子女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与孩子平等相处、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才会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如果不信任孩子,或者父母高高在上,孩子就不会闯开心扉与父母沟通。在沟通中,良好的倾听是沟通成功的开始。

孩子好奇心强烈,经常会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令人啼笑皆非。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提问,切忌打断孩子的话语,更加不要贸然简单应付,作出评价。因为这样做很容易顿挫孩子的自尊心,挫伤他们说话的积极性。

父母的倾听是最好的关注。孩子期望父母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当然,倾听不是纵容,不是溺爱孩子,是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打开家长与孩子间通往相互理解的通道,增强孩子对身边世界的信任感,家长紧密联系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孩子就会理解家长,接受父母的建议。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有选择地突出表扬孩子言行中的优点,使孩子愿意积极改变自己的言行。表扬孩子重点要表扬孩子做了什么事情,例如“今天你把家里碗筷洗干净了,妈妈真高兴。”我们反对用打击性的批评,例如“你真笨”,这时建议用善意、尊重对方的语气跟孩子沟通,如“如果你考虑改变一下,会不会更好呢?”

二、改善家庭文化环境,促进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

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不断长大,文化渗透十分重要。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绝大部分在家庭里度过。良好的家庭文化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品质。家庭生活的规律、家居环境、文化氛围看上去微乎其微,实际上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品质。家是孩子一生的起点。无论是贫穷的家庭,还是富裕的家庭,家庭文化环境都非常重要。家庭装修的布置风格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品质。家庭生活中家长经常看书、参加体育活动、养育种花、唱唱歌等,能够培养孩子的生活情趣。反之,如果家长一有空就打麻将,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学会打麻将[3]。

三、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促进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

互相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前提。人光有爱心,没有尊重是行不通的。 因为缺乏尊重的爱心会走向偏颇,损害人际关系,不论在夫妻之间,还是在两代人、三代人之间都是这样。家庭成员可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如一起插花,一起搞卫生,一起庆祝生日,一起拜访访友,一起旅游,参观名胜古迹,一起聊天、召开家庭会议等,在互动中了解、影响、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自然形成。

四、改变社会环境,促进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

当地社会的习惯风气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家庭生活,进而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品质。《孟母三迁》中孟子最终成才就是一个例子。而沿海一些靠土地而获得分红的家庭,因为好多成年人都整天游手好闲,不需要劳动就可以过着奢侈的生活,所以他们的孩子也不认真学习,追求享乐甚至走上吸毒贩毒的道路。所以社会环境制约着家庭环境,影响着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家长要当好孩子的老师,以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通过改变心理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家教环境、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功能将得到较好的发挥,使孩子的行为品质向好的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家庭儿童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