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肠镜术前准备方法在小儿消化肠镜检查的前肠道准备

2020-01-10 09:02张丽艳林小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丙组清洁度肠镜

张丽艳 林小辛

常规为口服电解质洗肠液及口服硫酸镁或口服甘露醇等均可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有研究表明控制饮食加+果糖+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ORS)开塞露清洁灌肠清洁效果佳且患儿易接受[1-3]。消化儿科面临着患者群体为小儿,小儿心智尚不成熟,配合度较成年人有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年龄较小小于3岁的幼儿,更是如此,因此选择适合儿童可接受的清洁肠道方式及其必要。本次研究目的就是分析不同肠镜术前准备以及肠道准备的合格率,明确不同肠镜术前准备方法在小儿消化道检查中的应用优势,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及排除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4例消化儿科患儿择期行肠镜检查,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31例。甲组年龄0.3~2.8岁,平均(1.32±0.21)岁,其中男20例,女11例。乙组年龄0.2~2.9岁,平均(1.34±0.23)岁,其中男19例,女12例。丙组年龄0.2~2.8岁,平均(1.33±0.22)岁,其中男18例,女13例。丁组年龄0.3~2.9岁,平均(1.34±0.21)岁,其中男17例,女14例。 纳入方法:消化儿科就诊;拟择期行肠镜检查;年龄<3岁;可配合术前清肠与结肠镜检查。排除方法:精神疾病;肾脏功能异常。

1.2 方法

1.2.1 肠道清洁方法 甲、丙、丁组患儿予半流质饮食在肠镜检查前两天,予流质饮食于检查前一天,当天早晨禁饮食于检查当天,于口服胃复安(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161,规格:5 mg)在口服药物前口服5 mg。甲组:将1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溶于1 L温开水,需在2 h内饮净,后续饮温白开水500 mL左右。丙组:20%甘露醇250 mL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 000 mL,需在2 h内饮净,后续饮温白开水500 mL左右。丁组:33%硫酸镁50 mL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 000 mL,需在2 h内饮净,后续饮温白开水500 mL左右。乙组患儿:术前3 d予乳果糖口服溶液,依据年龄1岁以下5 mL,1~3岁8 mL,4~7岁为10 mL,7岁以上15 mL。检查前一天流质饮食,并加服ORS液,30 mL/kg口服,当日晨起禁食、水并予开塞露20 mL清洁灌肠。

1.2.2 检查方法 检查肠镜时间均为上午8:00~12:00之间,且于静脉全麻下,应用电子结肠镜进行检查。

1.3 评价标准

1.3.1 肠道清洁度 由内镜医师在肠道镜检查时观察肠道清洁度分为4级[4]。甲级、乙级、丙级、丁级。甲级是指结直肠内无粪渣,或积有少量清澈液体。乙级是指有少量粪渣,或者积有少量较多的清澈液体,但不影响进镜以及观察。丙级是指肠道各段内间断有中量的粪水,通过吸引、变换体位仍可以顺利观察到结肠各段,不影响观察结果。丁级是指肠道不清洁,有大量浑浊粪水或稀便,通过吸引或变换体位仍不能顺利观察。肠道清洁度=甲级率+乙级率。

1.3.2 不良反应观察 不良反应为:恶心、腹痛、呕吐、腹胀及脱水症状。

1.3.3 术前准备不配合 术前拒绝口服药物,哭闹不止,需在家长及护理人员配合下勉强完成的患儿为术前灌肠准备不配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入组患儿肠道清洁度级别对比

乙组的清洁度高于其他三组,甲组的清洁度高于丙组、丁组,丁组清洁度高于丙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组和乙组的清洁度对比,χ2=3.152 5,P=0.075 8。甲组和丙组的对比,χ2=9.806 5,P=0.001 7。甲组和丁组对比,χ2=0.574 1,P=0.448 6。乙组和丙组对比,χ2=18.083 3,P<0.05。乙组和丁组对比,χ2=5.4386,P=0.0196。丙组和丁组对比,χ2=6.146 9,P=0.013 1。详见表1。

2.2 所有入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与肠道准备不配合率比较

丙组、丁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甲组和乙组相较,χ2=7.890 9,P=0.004 9。甲组和丙组相较χ2=2.657 1,P=0.103 0。甲组和丁组相较,χ2=14.576 8,P=0.000 1。乙组和丙组相较,χ2=16.449 0,P<0.05。乙组和丁组相较,χ2=34.100 0,P<0.05。丙组和丁组相较,χ2=5.314 3,P=0.021 1。在不配合率方面,甲组不配合8例,乙组不配合1例,丙组不配合12例,丁组不配合18例,甲组不配合率25.81%高于乙组3.23%,χ2=6.3690,P=0.011 6。甲组不配合率25.81%低于丙组38.70%,χ2=1.181 0,P=0.273 3。甲组不配合率25.81%低于丁组58.06%,χ2=6.623 9,P=0.010 0。乙组不配合率3.23%低于丙组38.70%,χ2=11.777 1,P=0.000 5。乙组不配合率3.23%低于丁组58.06%,χ2=21.931 5,P<0.05。丙组不配合率低于丁组,χ2=2.3250,P=0.1273。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进步,饮食材料种类繁多,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以迅速的速度提升,肠道疾病不仅发生于成年人,目前临床上小儿消化道疾病就诊患者亦越来越多[5]。因消化道为内部腔型脏器,肉眼无法准确诊断,因此需要依靠检测设备辅助,即为电子纤维结肠镜,因其可以深入肠腔内部,观察肠腔结构和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必要时还可以取部分组织送检病理诊断,为消化儿科必备检查措施[6-11]。乳果糖是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的双糖,可稀释肠腔内粪便,刺激结肠蠕动,加服温开水后可冲洗肠道[12]。口服ORS液是其渗透压为等渗,刺激直肠引起便意。配合术前甘露醇灌肠,效果加倍。从本研究中可明显看出,以清洁度良好率由高至低排列依次为:乙组、甲组、丁组、丙组,乙组与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低至高为乙组、甲组、丙组、丁组,不配合率由低至高为乙组、甲组、丙组、丁组,乙组与其他组别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所有入组患儿肠道清洁度级别对照 [例(%)]

表2 所有入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与肠道准备不配合率比较 [例(%)]

甲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没有出现恶心与腹痛的问题出现了腹胀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服用本品前1小时口服的其它药物可能会从消化道冲走,从而影响人体对该药物的吸收,不配合的原因也是腹胀诱发不适感,导致配合度降低。此类药物的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聚乙二醇4 000的渗透活性和电解质的浓度不影响离子或水的吸收或排出。大量应用对液体或电解质的平衡无明显改变。丙组采用20%甘露醇250 mL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 000 mL,不良反应率很高,不配合可能是因为甘露醇的应用会造成心理的不适感。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其具有一定润肠与肠道清洁作用。丁组采用33%硫酸镁50 mL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 000 mL,出现不良反应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硫酸镁成分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性影响,依从性低可能也是因为硫酸镁的刺激性作用。乙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没有出现不良反应问题,可能是因为自身有药物的敏感性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消化儿科需行肠镜检查患儿,在术前控制饮食加+果糖+液盐(ORS)开塞露清洁灌肠方式,可有效提高小儿肠镜术前肠道准备合格率。

猜你喜欢
丙组清洁度肠镜
发动机清洁度管控方法研究及应用
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检测技术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模式与效果分析
和爽联合莫沙必利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做肠镜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
某型号旁通阀内部清洁度的清洗次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