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透视与反思

2020-01-11 08:28
河南建材 2020年8期
关键词:技术规范技术标准预制构件

张 杰

深圳市邦迪工程顾问有限公司(518000)

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现状透视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出现繁荣发展的局面,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 为规范建筑行业发展,我国先后出台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十三五”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行动方案》(2017) 等指导性政策, 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到验收提出建设性指导。 截至2019 年,我国已有50 余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示范城市,接近300 家建筑企业成为装配式建设发展的示范企业。 然而,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些问题不容乐观。

1)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难以全面推广的主要原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较高的部分主要是预制构件和安装成本。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不同,作为一种工业品,企业生产预制构件是需要上交税收的,这导致预制构件价格较高。同时,在建筑人工成本上,现浇混凝土只需要支付人工成本,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还要支付大型设备成本+人工成本,造成装配式生产造价高。

2)现阶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关技术和产品仍然不完善,而现浇混凝土建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标准、质量保障等方面相当成熟。 装配式建设施工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对预制梁柱连接点,必须精益求精,否则就会导致抗震性差、整体性差、防水性差等问题。一旦出现漏水,整栋房屋都受到影响,房屋安全得不到保障。 现浇混凝土建筑则不然,技术要求并不高。 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对现浇混凝土建筑认可度较高。

3)从技术标准层面来看,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心脏”。 然而,不同企业开发出不同的设计软件,造成市场上的预制构件标准化、统一化程度较低。 一旦出现预制构件质量问题,必须与原厂家进行联系购买,较为麻烦。

总体而言,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模数化体系尚未建立,各种构件标准无法统一,影响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进程。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成本、认可程度和技术标准等问题,为有效推动行业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强化产学研合作,降低生产成本

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价格高的问题,需要强化技术研究,尤其是要发挥高校在技术研究中的优势,通过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减少物料消耗,降低原料成本。 如广州恒大集团与广州大学合作开展了预制装配框架体系研究,降低固定成本在预制构件成本中所占比例,装配式建筑的人工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实现装配式建筑成本与现浇混凝土建筑成本基本持平。

2.2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条

在我国房地产繁荣发展的良好业态下,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把握机遇,针对技术标准问题,积极通过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借助有利政策,作好产业升级,调整好布局,提高自身生产服务能力,加强标准化和工业化。 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整体水平,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认可这种建筑类型,并刺激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装配式建筑发展中来,形成良好的产业链。

2.3 加快建立统一标准,引导行业规范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涉及多种技术规范,包括施工技术规范、预制构件技术规范、验收规范等。针对目前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技术规范不一的情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必须要着力于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形成全国通用的技术标准,提高标准化与规模化。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认识装配式混凝土建设的生态性、科学性,突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吸引消费者消费。

3 结语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建造速度快、质量高、节能环保的优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加强技术开发、制定技术标准,强化宣传,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规范技术标准预制构件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族库管理研究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甜樱桃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规范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从《技术规范》看优秀点播影院系统的特点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