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

2020-01-11 09:23叶娇娇
河南建材 2020年4期
关键词:模板混凝土结构

叶娇娇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50025)

0 前言

混凝土结构是工程建筑的建设基础之一,稳定、强度较高的混凝土结构,能为整体工程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建筑的质量,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保障建筑工程领域的稳定发展。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分为多个环节,各环节内的施工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中对具体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 浇筑技术探究

混凝土浇筑应保障浇筑工作的持续性,一次性进行结构浇筑;在浇筑前,施工者需进行混凝土的持续搅拌,避免混凝土出现较长时间的闲置,并在浇筑前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检测[1];在浇筑中应重视钢筋、模板等结构的施工,控制好浇筑搅拌、振捣两项工序,按照相关规范操作进行作业。

2 温控技术探究

混凝土质量会受温度的影响。为保障施工环节中的混凝土温度,应在浇筑前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如将水泥比例减少,添加粉煤灰等,提升结构强度和混凝土密度,促进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降低[2]。此外,在搅拌混合材料中,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度加水,减少因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施工者可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浇筑,且适度降低浇筑厚度。当气候寒冷时,施工者应及时进行保温措施,制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和顺序,降低因温度的骤降而带来的裂缝问题。

3 模板拆除技术探究

在模板拆模工作中,施工者应严格遵循先支后拆和后支先拆的施工顺序,充分考量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时间。此外,施工者应重点考虑混凝土结构中的重点部位及承重部位,先拆非承重性的结构模板,后拆承重性的结构模板。在浇筑环节,需要将承重部位标出,要保障非承重部位结构强度达到2.5 MPa。

4 运输及泵送技术探究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过长易导致混凝土出现一定的凝固和离析状况,不利于后续施工。施工者需进行混凝土的均匀搅拌,确保质量合格后再投入施工。此外,混凝土的运输应考虑泵送路程、时间等综合因素,保障混凝土材料实际配比有效、科学,合理安排运输路径,尽量避免多次运转,在混凝土出现初凝前按时到达施工现场,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建筑的正常进行。

5 养护技术探究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施工者应做好混凝土降温速度的减缓工作,以便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内外温差,保障结构具有一定的抗裂能力,将结构自约束应力充分降低,提升结构的抗压能力。在振捣、浇筑结束后的12 h之内,施工者应进行覆盖或喷水等结构养护工作。在模板拆除后进行浸水养护、塑料薄膜法等养护工作,保障结构的湿润。在施工周期较长状态下,如施工环境气温持续在5℃以下时,应采用蓄热法、外加剂添加等方法对混凝土结构的有效养护。

6 结语

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较为重要的。混凝土结构相关的施工技术也是工程建筑施工内一项常见、重要的施工技术。各项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及安全系数,最终影响到工程建筑本身的质量及使用性能。建筑从业者应当将混凝土结构的多类施工技术重视起来,以技术、实际需求为参考,制订合理的施工规范及流程,保障各技术的运用合理,为工程建筑施工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模板混凝土结构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混凝土试验之家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