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湘西峒河支流洽比河为例

2020-01-11 12:54杨正营
湖南水利水电 2020年2期
关键词:清淤湘西河道

杨正营

(吉首市水利局,湖南 湘西 416000)

引 言

湘西地区中小河流众多,境内的河流均属沅江水系,且分别归属于沅江一级支流酉水和武水。除了过境河流酉溪属于酉水流域外,其余都属于武水流域。峒河地处武水上游,是湘西流域最广的河流,发源于花垣县南部,长69 km,吉首市内段长60 km。其中吉首境内段有小龙洞河、新寨河、洽比河、浪头河、司马河、丹青河、万溶江、沱江等8 条较大一级支流,峒河、万溶江及沱江为市境内流域面积较大的3 条河流。万溶江、沱江为峒河右侧支流,其他支流位于峒河的左侧。

1 洽比河河流状况概述

1.1 河流基本情况

洽比河是吉首市人民的母亲河——峒河的支流之一,处于湘西武陵山区,吉首市西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它发源于保靖县中的吕洞山,其上游为保靖县夯沙河,经过吉首市矮寨镇的洽比村,最后在狮子庵处汇入峒河,全长33 km,其中吉首段河长23 km。

1.2 河道特征

洽比河位于湘西地区,且大部分流域位于吉首市内,很大部分河段都是未开发过的天然河道。农田与建筑物主要位于洽比河的沿河两岸,集雨面积约为86.2 km2。沿河两岸地势低平,洪水风险地域范围内人口密集,建筑物较集中且大多不具备必要的防洪设施。河道内由于多年没有进行过具体的疏浚工作,河道内淤积严重,形成河中滩,抬高且缩窄河床,占用过水断面,严重影响河道的泄洪要求。洽比河流域处于山区,河道相对狭窄。河道两侧山高坡陡,地势狭窄陡峭,没有植被的保护裸露在外,在强降雨、洪水的作用下,两侧的泥土被冲刷到河流中并形成淤积,久而久之,导致了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1.3 河流治理现状

洽比河地处湘西地区的武陵山区,吉首西北部。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全省较低,地方政府用于河流治理的资金总量并不大,其中对于中小河流治理的投入更少。对于中小河流治理的资金投入少,直接导致目前对洽比河的治理缺乏全面规划和管理。

2 洽比河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研发现,洽比河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河流萎缩、引流不畅、淤积严重、当地居民的河流保护意识不强等方面。

1)河流萎缩。近年来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显著加快,居民房屋建筑用地需求激增,再加上地方政府对这方面疏于管理和执法不严等原因,导致城乡建设与地皮开发过程中填塞河道、侵占河道等与河流争地的行为屡见不鲜。

2)排流不畅。河道排流不畅的原因主要有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占用河道导致许多断头坝的产生;某些沿河地区在河道内圈河养育,导致河道调蓄能力降低;某些河道地形崎岖,河道情况复杂。

3)水土流失严重。洽比河流域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流域总面积39.2 km2,存在水土流失情况面积就达到22.33 km2,占总面积的56.8%左右,水土流失总量达每年8.07 万t。

4)河道淤积。洽比河沿岸排污量超标,沉积物增多,水土流失,向河内随意乱扔垃圾以及河水流动缓慢等原因导致洽比河的部分河道淤积情况较为严重。

5)当地居民的河流保护意识不强。许多河段沿河建有居民住宅,一些河流保护意识较差的居民向河道内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与污水,加重了对河道环境的污染。

3 洽比河治理的原则与目标

3.1 治理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尽量利用河道原有地形地貌情况与当地材料对其进行治理。

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对河道的治理应遵循当前的河道走势,尽量避免采取裁弯、拓浚以及过度切滩等工程措施对河流原有地貌进行大规模的改动。

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综合治理。在采取必要工程措施的前提下,采取一些非工程措施来恢复河道生态,以达到综合治理提升河道及其两岸环境质量的目的。

3.2 治理目标

规避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质疏松造成泥石流等灾害对沿河周边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风险,疏通河道以保护城镇农田并改善灌溉用水条件,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4 针对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对策

4.1 对坡耕地的整治

1)对于坡度小于25°的坡耕地,采取把坡耕地改造成坡平地或梯田的措施。在坡耕地改梯田措施实施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先缓后陡、先近后远的原则。坡改梯的位置应选在距村庄较近,土质较好,交通方便,附近有水源的地方。新梯田建设应该与老梯田改造相结合,尽可能使田高、田宽一致并相衔接,修建建筑少用工、少占地,便于机械作业和梯田稳固安全的目标。

2)对于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采取退耕还林,封山造林为主,营造水保林的措施。在土壤相对干旱、贫瘠的地方适当种植水保林。水保林的种植根据不同树种,在地表深挖0.2~0.3 m,表土回填后植树造林。

3)洽比河流域地处山区,适宜山竹生产,可以封山育竹,变为产竹基地,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利用植被演替规律恢复植被与生态水平。

4.2 建设治沟水保工程

对于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植被恢复很难的侵蚀沟可运用拦砂坝或谷坊等措施进行治理,拦蓄淤地,同时在谷坊拦蓄的沟床淤地中、坡面上栽种灌木固土。

1)沟内侧密植灌木。选择有较强生根能力的灌木枝条,顺沟两侧捆扎在活木桩上密植,此方法灵活性较大,但在时间上需选在植被休眠期间。

2)在沟底密植灌木。在沟地横挖一条沟,将1.5 m的灌木枝条植于横沟内,用石头压实,再将挖出的土回填, 每隔2 m 挖一道横沟,密植灌木。此法可有效降低径流的冲刷危害,阻碍水流对冲刷沟底的进一步侵蚀。

4.3 完善排蓄与防洪工程措施

湘西地区地处我国南方,降雨量较大且暴雨相对集中, 坡面河流冲刷力强, 除实施工程整地或修建拦水建筑物外,仍需考虑强降雨条件下的水流排放。同时洽比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地形复杂,暗河多,易渗漏,极易形成干旱,因此旱季应注重水源补充。具体措施如下:修建小型蓄水工程, 如蓄水池。拦蓄雨季地表径流作为临时性贮水,汛期排放,旱期作为灌溉渠道补充水源;在居民区、基本农田耕作区沿河两岸修建堤防,以抵御洪水危害。

5 针对河道淤积严重的对策

河道疏浚,以增大纵比降和河流的泄沙能力,减轻河道的淤积速率,挖沙降河,降低河床高程,保持一定水深和过水断面,便于泄洪,确保防洪安全。

5.1 河道清淤方式

1)排干清淤。洽比河河道最适宜的清淤方式是排干清淤。先将施工区域的河水排抽干净,然后运用挖掘机将其中的淤泥彻底挖出,用运载车运走或堆放在河岸临时场地。该方案的优点是,整个过程中对使用的机械设备与技术要求不高。缺点是清淤处理不彻底,甚至可能会对两岸的建筑物以及植被等造成破坏。

2)环保清淤。环保清淤法可以有效改善河道水质,在清淤施工时对河流产生的影响较小。此过程采用的是螺旋式挖泥设备与密闭式旋转斗轮挖泥系统,主要运用净水压力和压缩空气等方法原理对河底淤泥进行清理。操作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定位与精确度较高,可以有效避免漏挖或超挖现象发生,而且对河道水下生态不会造成过大损伤,周边水域也不会因此而受到严重污染。

5.2 生态处理淤泥

1)淤泥制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需求增大,可利用的地表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少。利用淤泥制砖是一种环保的处理方法,不但避免了为堆放淤泥而侵占耕地,同时缓解了砖瓦厂土源紧张和对农田的取土破坏。

2)利用淤泥改良土壤。在污染较小、杂质较少的河段,可用泥浆泵从排干的河道将淤泥抽出,经过处理后,输送到稻田里,用于改良土壤。

6 针对生态恢复的对策

洽比河发挥着调节流域内地区气候、淡水供给、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的作用。而长期不合理的河道治理工程必然会引起生物生态环境的损坏。因此,洽比河的生态恢复治理,要重点考虑治理工作能否对流域内的植物种群群落多样化带来好的影响,能否有利于水质改善以及水环境的优化等,以期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对洽比河的治理水平。

1)建立健全河长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乡镇、村河长体系,明确各村责任河段,推进河道综合整治,确保河道管理保护范围内污水无直排、水域无障碍、堤岸无损毁、河面无垃圾、岸线无违章,持续改善河道水质和水环境,保障经济社会与水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新农村建设。随着近年来湘西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村环境、建设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已成为新时期政府的首要任务,同时建设新农村对当地中小河流也有着显而易见的益处。对农村环境提出控制条件,着重改变环境脏乱差的现状,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对旧建筑物实施改厨改厕措施,对建筑内过水通道进行整改。使用后流出的污水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再排出,不得直接排入河内;对部分与周边环境结合较差、布局较为死板、未充分考虑自然环境与农村居住模式的农村进行统筹规划。

3)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规范行为意识,共建生态河流。加强对河道的维护不单单是对河道堤岸的加固,更是对河道附近居民行为的约束。只有规范人类的行为意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确保河道的清洁。村级河长要组织河道巡查员每周开展一次巡查,并做好巡查台账,对发现违法主体明确的,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罚,对违法主体不明确的,及时通知河道保洁员进行清理。经常进行河道相关法规的学习,一方面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优化河道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设置电话监管渠道,对于破坏河道的行为,广大居民可以通过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通过在河道附近设置垃圾箱等措施,逐步改善河道周边环境,有效增强对洽比河河道的保护。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严格保护水资源,做到生态建设。

7 结 语

洽比河地处湘西山区,其治理不同于其他平原地区的河流,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治理原则和措施也应与之相适应。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综合治理是山区中小河流治理的总体原则。根据这些治理原则,在了解洽比河流域当地的实际情况后,推行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山区中小河流进行治理,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给山区人民营造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清淤湘西河道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黑臭及劣Ⅴ类水体底泥环保清淤与二次污染控制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技术的探讨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河道里的垃圾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