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策勒河流域开发治理现状与形势分析

2020-01-11 15:09贺建文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9期
关键词:饮水用水流域

贺建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水资源规划研究所)

0 引言

文章对策勒河流域开发治理现状及形势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流域内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措施,促进和保障策勒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流域规划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流域开发治理现状

1.1 水资源利用

在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流域现已建设主要的蓄、引、提各类水利工程(不含农渠)736 处,流域现状供用水总量为1.39亿m3,扣除恰哈河调入水量0.13亿m3,本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为1.26 亿m3。本流域开发利用量中,地表水供水量为0.78亿m3,地下水供水量为0.47亿m3。

1.2 城镇供水和农村饮水

近些年,流域内城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所改观,流域现状有城市自来水厂1座,为三乡一镇供水总厂,除此还有11座农村饮水工程。截止到2016 年底,流域农村饮水工程受益人口为2.53 万人,安全受益率为44.60%。随着流域城镇和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流域正全面着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3 农业开发

流域现状灌溉面积(不含复播、间作)为1.05 万hm2,流域复播面积0.04 万hm2,间作面积0.14 万hm2。流域现状基本农田面积为0.53万hm2,占流域灌溉面积的50.60%。流域内用水大户为农业,现状农业用水量约为1.34亿m3,占流域用水总量的96.60%。流域近几年注重农业节水水平的提高,2002 年以来流域开始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尤其是2012 年以后农业高效节水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6年底,流域农业高效节灌面积已经达到0.35 万hm2。现状年流域能够调蓄农业用水的水库工程仅有先锋水库一座,由于调蓄能力有限,农业春灌和冬灌缺水现象较为明显。

1.4 防洪减灾

由于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策勒河夏季暴雨洪水较为严重。现状策勒河永久性防洪堤建设较少,策勒河自上游到下游建设永久性防洪堤的河段主要有恰哈乡乌库村大部队附近、克孜尤勒村库其克贝希桥附近、恩尼里克村大部队附近、阿萨村桥附近、玉如克塔什村第一二小队、阿西村第一二小队、康托喀依村第三小队、策勒镇恰拉卡依电站至一闸口段,永久性提防长度16.20 km。现状策勒河防御洪水多采取在岸边临时性的用土石堆坝挡水,“各自为战,水来土掩”,抗洪能力低,一旦遇到较大的洪水两岸受灾较为严重,据统计,策勒河现状临时防洪堤约46 km,但水毁损失较严重,损坏长度约占临时防洪堤总长的85%。

1.5 水利管理

策勒县水利局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近年来一直积极促进流域范围内的各项前期规划工作,目前完成的专项规划有灌区有关规划、防洪规划等,为流域规划管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流域水资源管理实行“县水利局—水管总站(乡(镇)水管站)—农民用水者协会”三级管理模式,管水、供水、用水等各管理部门职责清楚,使流域水资源在实施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流域防汛调度管理的职能由县水利局内设的防洪办行使,防洪办负责流域的防汛日常工作,执行各项防洪调度命令,组织、协调汛期防洪工作,监督、指导各有关单位的防洪工作及其防洪工程的管理工作,维护水利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流域开发治理存在问题

2.1 水资源配置能力不强,有待建立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体系

流域内用水大户为农业,流域农业灌溉面1.05 万hm2,其中基本农田面积0.53 万hm2。现状流域仅有先锋水库一座调蓄工程,调蓄能力较弱,农业春灌、冬灌缺水现象较为明显,甚至基本农田的灌溉用水也得不到有效保障。现状年流域通过开采地下水方式缓解农业缺水,使得流域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5]。流域需优化地表水、地下水合理配置,在水资源可承载能力范围内,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退减地下水超出指标部分,最终建立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体系。

2.2 农村饮水安全有待进一步巩固提升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流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条件较差,通过近些年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农牧民生活用水条件得以改善,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完全饮水要求,主要体现在水质不达标、用水保证率不足、用水方便程度不够。流域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55%,饮水安全进一步巩固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

2.3 防洪设施仍较薄弱,需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流域零星的防洪堤工程远远不能有效应对暴雨洪水灾害,且已建成的防洪堤个别部位出现被冲毁、淘蚀、渗漏、砼裂缝等现象,沿岸农牧民的生命财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4 流域水利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策勒县水利局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与效益、防洪减灾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流域内的水利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流域水价长期偏低,缺乏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流域管理设施陈旧、管理粗放、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末级渠系管护责任不明确;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严重落后;流域现代管理体制、机制、制度、能力建设等尚待建立与完善。

3 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分析

按照自治区“稳粮、减棉、优果、兴畜”的要求,流域以确保粮食安全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流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农业结构,狠抓设施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充分发挥流域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重点,突出特色,强化措施,增强科技支撑,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策勒河下游区作为策勒县经济中心,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纳内地企业到流域内投资建厂,重点加快策勒县工业园区建设,突出抓好纺织服装产业园、农业健康产业科技园的建设,加快针纺织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改善经济落后现状,推进流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随着流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对水资源和环境需求显著提升,特别是对区域内供水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经济社会发展对策勒河开发治理与保护的要求

4.1 全力推进民生,改善对流域开发治理的要求

现状流域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多由策勒县三乡一镇联合水厂工程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规模9 630m3/d,现状实际供水能力约8 240m3/d。策勒县三乡一镇联合水厂工程有2个取水口,一号取水口位于东方红渠首下游30 m 自策勒河取水,二号取水口位于渠首下游80 m自民航渠取水。现状城镇生活供水存在用水高峰期水厂供水能力不足、处理能力不足、供水管网规模小并漏损严重等情况,规划年需对策勒县三乡一镇联合水厂工程及城镇供水管网进行必要的改造,以满足流域城镇化发展用水的需求;在加大城镇供水工程及管网建设力度的同时,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按照自治区“九通”、“九有”、“九能”整村推进的部署要求,流域需要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总体改善农村民生,提升农村人民福祉。

另外,为保证流域内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流域防洪问题应做到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

4.2 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对流域开发治理的要求

流域现状年粮食种植面积为0.43万hm2,规划年粮食面积较现状有所减少,2035年流域粮食面积为0.39万hm2。流域通过加强高产稳定粮田和标准粮田建设,提高稳定粮食产量,来满足流域人口的用粮需求。为确保流域内粮食安全,需保证流域内的粮食用水,规划2035年流域粮食用水需求达到3 910万m3,这部分用水在偏枯来水条件下,应该优先得到保障。

流域现状年林果业面积为0.44万hm2,占流域总灌溉面积的比例为42.10%。林业是流域内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流域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对流域防风固沙、改良自然条件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但考虑现状流域林果业所占比例已经较高,规划年林果业面积不在增加,秉着“做强做优特色林果”的理念,应优先对特色林果业实施高效节水建设,并在水资源可调度的条件范围内,将含沙量小、水质较好的地下水优先配置给实施高效节水工程的特色林果业。

4.3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对流域开发治理的要求

现状策勒河流域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比例为97%,工业用水占比仅不足1%;随着流域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加工、仓储物流的发展,规划2035 年流域工业用水占用水总量比例将提高至7.2%,农业用水占比将降低至87.7%。规划年流域需调整用水结构,通过农业节水等措施降低农业用水来支撑工业发展用水需求。

4.4 积极推进畜牧业脱贫对流域开发治理的要求

在流域农业经济中,畜牧业的支柱地位明显,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状流域牲畜年末存栏数为15.31万自然头,折合成标准畜为18.01万头,畜牧业发展存在畜群结构不够合理、集约化程度低、饲草较为短缺等问题。根据策勒县畜牧业发展规划,流域在山区恰哈乡主要集中养殖和田羊,在平原乡策勒乡和策勒镇重点养殖策勒黑羊和杂交羊,以农牧民增收为中心,遵循“山区稳、农区增”的原则发展畜牧业。规划2035年流域年末牲畜存栏数为18.53万自然头,折合成标准畜为21.80万头,牲畜用水需求达到88.40万m3,为实现流域畜牧业精准脱贫,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该部分用水应视为高保证率用水得以满足。

猜你喜欢
饮水用水流域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压油沟小流域
简易饮水鸟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节约洗碗用水
沙颍河流域管理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