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2020-01-11 08:44周金辉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摘要】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环节,当前施工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达标,必须要充分重视起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优势分析

混凝土是由水泥、集料、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多种物质混合组成的工程复合材料,其原材料种类丰富,经济实惠,施工工艺简单,在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不过,混凝土虽然抗压能力、承载能力极强,但抗拉强度却比较低,如若遭受外力作用,其结构很容易被破坏。当前,建筑主体结构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是一种将钢筋网、钢板或纤维加入混凝土中构成的组合材料,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结构整体稳定性、整体性、耐久性优良。

具体来说,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优势:①提升结构稳定性。钢筋和混凝土都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两种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地将这两种材料融合应用,优势互补,保留了混凝土材料优良的抗压能力及承载能力,以及钢筋材料抗拉强度高的优点,在科学程序下建设出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结构稳定性好、抗拉伸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的优点,有效保障了房屋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②改善建筑本身结构性能。随着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步取代了传统混凝土结构,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好,保温隔热能力佳,防水防潮能力优良,房屋建筑整体功能得到优化,为人们营造了更为舒适、安心的居住、办公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③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相较于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流程更为简单,工序简化,施工效率有效提升,施工单位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房屋建筑施工,加快施工进程,降低工程造价。

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钢筋混凝土材料

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起这一方面的问题,严格的把控好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确保材料质量及性能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在实际施工的时候,监管人员及时的检查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引发一系列的质量缺陷问题。

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施工前,由专业的测试部门进行地质勘测,得到混凝土坍落度等配合比参数,以粗骨料规格为依据,参照混凝土耐久性的强度,确定水灰比,根据填充石块之间的空间略微过剩的原则,确定骨料中的砂量,严格控制单位耗水量、水灰比及含沙量,为预防裂缝问题的发生,可选用热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掺和适量粉煤灰或矿灰,适当增加引气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阻锈剂、防水剂等原材料,降低水化热,强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2.3模板搭建

模板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起到模型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结构成型后的大小、形状、外观,与混凝土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相关,必须加强质量控制。搭建模板前,进行质量审核,检查模板有无漏洞、表面不平整等质量问题,检测其刚度是否达标,若无问题,即可进行清洗和检测,再根据预先制定的组装计划及技术规范,进行组装,依次搭建底模、立模和侧膜,严格控制顶撑高度,严格控制模板之间的拼缝高度和宽差,再应用钢管脚手架、顶托支撑等工具支撑固定住模板。

2.4钢筋加工及绑扎

2.4.1钢筋加工

由于钢筋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因此为确保钢筋质量符合要求,钢筋加工前需要先对钢筋外观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生锈等问题,如发现钢筋生锈,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其中表面生有老锈的钢筋应禁止使用,而表面生有水锈的钢筋则要在下料前先将钢筋上方的油渍、漆渍、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除锈完毕后还要用卷扬机来调直钢筋,由于钢筋调直通常以冷拉为主,因此在调直过程中必须要对冷拉力值进行严格控制,并保证钢筋平直、无曲折,如需使用HRB335钢筋,则需要更换其他调直方法。

2.4.2钢筋绑扎

在钢筋绑扎施工中,施工人员通常需要先结合施工图纸来明确钢筋间的设计间距,之后再按图纸要求在防水层划线处分别排放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排放钢筋时为避免钢筋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应尽量将钢筋的弯钩朝上,如为双层钢筋网,则要将上层钢筋的弯钩朝下。另外在钢筋绑扎点的选择上,除外围两行的钢筋需要对每个相交点进行绑扎外,其他钢筋相交点均应采取相隔交错绑扎的方式,通常情况下钢筋应采用八字扣或交錯变换方向的方式绑扎,但如钢筋两侧均受力,则要将钢筋绑扎为梅花形,以避免钢筋位移。

2.5混凝土浇筑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通常可分为基础面浇筑与分层浇筑两部分,其中基础面浇筑是指在建筑物基面上浇筑第一层混凝土,为保证浇筑施工质量,浇筑前必须要对建筑物基面进行清理,用水将灰尘、杂物、泥土等清洗干净,使基础面能够保持洁净、平整、湿润。基面清理过后还需铺上一层水泥砂浆,以提高基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度,待水泥砂浆铺设均匀后,即可进行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水泥砂浆的厚度通常在2-3cm左右,而水灰比则需要根据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而定。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分层分块进行浇筑,浇筑时需要坚持“随浇随平整”的原则,将每一层混凝土平整的摊铺在前一层混凝土上,并对其摊铺厚度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层的均匀、平滑,每一层混凝土浇筑、平整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2.6养护管理

在完成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后,要充分重视起后续养护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养护方案,采取“双层保水覆盖法”,实现对水分的有效存储,并覆盖二层密封膜,可以提升保水及补水效果,避免钢筋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病害问题。或者可以使用喷雾器进行喷水,要合理的控制好养护时间,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及抗拉性能。

结语:

近些年来,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屡见报道,施工单位必须提升质量意识,加强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管控,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加强施工流程及质量标准管控,确保施工质量达标,为用户打造安全、可信赖的家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卢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219.

[2]张炜.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12):178.

[3]张明孝.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3):32-33.

作者简介:

周金辉(371402198411030315),山东德州。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