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关键思路分析

2020-01-11 08:44蒋国武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技术

蒋国武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岩土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岩土工程本质上属于建筑行业,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基础。岩土工程容易受到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给施工带来阻碍。近几年,我国在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其运用过程中需要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新技术的显著优势。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关键思路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要对施工技术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保证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技术进行巩固,保证施工技术发挥其作用和优势。

1、岩土工程的施工特点

1.1施工工具的不确定性

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无法确定施工工具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单位在勘察岩土情况的过程中只能获得有关岩土的一小部分数据,这一部分数据不能完全给施工带来指导作用。因此,岩土工程的施工有显著的片面性。在此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沟通测试,才能将施工工具确定下来。由此可见,岩土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具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状况和技术人员的评价分析等才能相对固定下来。

1.2施工区域性

岩土工程的施工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这是由于岩土的结构差异明显,地质多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来设计不同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例如,在西北沙质土壤结构中进行岩土工程的施工和在南方水田土质结构中进行岩土工程的施工,这两种结构施工的技术和方式完全不同,需要考虑到土壤结构的性质、特点、含水量、松散程度等。由此可见,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具体的区域地质情况来分析确定,所以在施工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2、岩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2.1支护施工设计

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科学合理的选择计算公式,这样才能保证计算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在实施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时,也要保证其发挥一定的效果。在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相关的制度规定,然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有效设计方案。其次,还要重视对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对结构的变形进行管控,对超载量进行科学的预测,然后采取科学有效转换措施。最后,还要对工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样能很好地保证设计方案作为施工进度的依据,从而使基坑支护的质量有所保障。

2.2科学选择施工方案

深基坑支护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挡土、防水等,在使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各施工环节都有一定的联系,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会对整体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施工企业在对工程进行施工时,要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然后把相关的施工方案得到有效落实,相关管理工作也要发挥其作用。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某些土质地区的情况比较特殊,在进行施工时要对施工场地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勘测,如果出现了降水现象,那么要立即停止挖掘工作。在对软土层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把控开挖深度,在开挖过程中,如果速度不合理,那么会对土体的抗剪强度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土地的平衡出现问题,严重的还会发生滑移和坍塌现象。

2.3正确处理基坑开挖

在对基坑进行开挖时,一般情况下是先支护后开挖,为了很好地保证支护的质量,要最大限度缩短基坑在外暴露的时间。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土方堆放和运输的科学合理性,要使用连续施工的方法,并且禁止在深基坑周围对土方进行堆放。另外,需要控制土方与基坑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要大于3米,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土方高度满足施工需求,需要施工人员对距离进行准确的推算。

2.4支护降排水要点

在对深基坑进行施工时,比较重要的一个施工内容是降排水。水下施工往往会遇到流沙以及管涌现象,上述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很有可能会导致工程出现土体坍塌的问题,从而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发生,所以施工人员在进行水下施工时,一定要重视降排水效果。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那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基坑底部具有一定的排水效果,并且对地基的抗剪性能进行提升。

3、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3.1岩土工程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我国的经济条件在不断改善的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一些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升级,其中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就备受青睐。施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新的工艺设备以及新材料,也层出不穷。相比较于其他的施工新技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比较多的优势。这类施工技术的应用基本理念就是,使用钻泥浆把钻渣推出孔外,与此同时,在不损坏孔壁的情况下,把孔内的泥浆,通过水下混凝土浇筑法带出来,确保钻孔灌注桩环节的顺利进行。这一系列的操作,噪音低并且不存在积压的状况,同时不发出振动。被建筑规划中的桩基工程广为使用。进行钻孔灌注桩工程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于顺利施工。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各大工序都需要严格谨慎地执行,主要有以下几大步骤:第一步,定位桩基。稳固好桩位后,下一步是埋设护筒。第三步,把钻机置放于指定方位后开始钻孔。第四步,钻孔完毕,需要清洁钻好的孔。清理完毕后,置放钢筋笼,将其置放于孔底。最后一步,固定好钢筋笼后灌注混凝土。

3.2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施工技术,重点是应用于混凝土内部的支撑施工技术。因为组合式钢结构应用于岩土工程中,适应性强,可使用范围广,有利于提高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可拆卸,可多次使用,并且投入成本不高,非常适用于岩土工程的建设。如果施工环境是处于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场所,场地狭小,那么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的作用将强于其他的施工技术,扬长补短。

3.3喷射混凝土灌注技术

这项施工技术实际运用时,需要配备喷射机。先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调制好喷射材料,准备工作完成后,用喷射机把调配好的材料喷射在施工表面。通过这一步骤,在材料凝固完成后,能够大大的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配置好的材料通过喷射机,能够有效把钢筋网与混凝土结合为一体,同时也就加大了基坑支护的稳固性。喷射混凝土灌注技术的操作看似比较简单,实际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细节性操作比较多,各个施工环节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施工技术的施工效果。喷射混凝土灌注技术有两个关键点:第一,科学合理配制喷射用的泥浆;第二,谨慎选定需喷射的位置。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使用新技术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岩土工程的施工特点,在实践中具体分析应用,探究最好的应用措施。此外,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探究施工新技术,引进新型的设备,推动我国岩土工程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高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乔彦肖,李密文,張维宸.基于遥感技术支持的地质灾害及孕灾环境综合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0(04):85-89.

[2]李杰.沉井施工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重点[J].城市规划建设,2020,4.

[3]孙自强.岩土工程施工中勘察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9):202-203.

猜你喜欢
新技术
互联网和新技术下的资产管理业务变革与创新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新技术让我们不断接近新闻真相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警惕“新技术”背后的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