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要点研究

2020-01-11 08:44郭景明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

郭景明

【摘要】为提高工程质量,本文对城市道路改造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相关设计原则,其次,分析了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针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描述以及总结。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目前一部分道路质量已经无法满足行车要求,为了保证交通畅通,城市开始对道路进行改造。不同于道路施工,原有道路改造,难度相对较大,需首先进行完善的设计,并按照设计标准施工,才能保证改造效果。可见,对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原则

道路改造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坚持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别为安全、耐久,以及功能完善。具体如下:(1)安全:从安全性的角度分析,应该避免道路出现病害,以免对行车以及行人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使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多。另外,城市中部分工程的施工中,还存在一部分运输车辆。上述车辆,均需在道路中通行。一旦道路出现病害,很容易导致车辆出现事故。在道路改造設计时,需要注意到这一点,避免由于工程质量不达标而出现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2)耐久:耐久性,也是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需要注意的一项原则。所谓耐久性,指的是道路在无病害或轻微病害的前提下,能够使用的时间。耐久性越高,则道路使用寿命越长,为城市建设所发挥的价值越大。另外,耐久性高的道路,病害一般较少。上述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工程对病害进行维修的成本,从而保证经济效益。(3)功能完善:城市道路的功能,需要具有完善性,要保证道路能够承担起疏通城市交通的任务,还要保证具备协调性以及可更改性。在未来,如需进一步对道路进行改造,需要避免难度过高[1]。

2、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

2.1 路基

路基改造,是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路基的承载力是否达标,决定着道路在通车后,是否会发生塌陷等问题。另外,还决定着行车是否安全。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路基设计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到沉降问题。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对沉降参数,均具有一定的要求,如能够将这一参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工程质量则能够得到保证。反之,则视为质量不达标。设计人员需要按照道路改造的目标,对沉降参数进行计算,以此为基础,确定设计方案,保证施工完成后,道路能够长久使用。原有的道路,之所以需要进行改造,一方面是因为道路本身质量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无法继续使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道路宽度等参数不足,难以适应大量车辆的通行要求。因此,在工程设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结合道路所处区域的行车情况,对相关流量、来往车辆类型进行统计,从而对路基进行合理设计,保证路基的宽度,以及承载力,均可符合当地需求。在制定设计方案时,设计人员应按照要求,设计不同种类的方案。在此之后,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对不同方案下的路基施工效果进行模拟,判断路基在使用之后,是否会发生相应病害。需要从成本、改造质量、病害发生风险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各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并且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保证改造质量。

2.2 平面

对道路改造工程平面进行设计,同样属于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平面设计期间,需要考虑到的因素较多。在工程施工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地质环境,均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与勘察人员联合,共同获取当地的自然环境信息,根据勘察结果,科学落实改造工作。另外,为了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设计人员还需要尽可能小的对原有道路进行处理。原有道路中,如果存在能够保留的区域,可适当进行保留,避免增加工程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上述方式设计,新路面与旧路面之间,必然存在衔接段。这一部分区域,发生裂缝等病害的风险最高,也最容易导致车辆出现事故。因此,需要重点进行处理,要保证两者衔接良好,过渡平滑。在城市道路中,路面类型分为很多种,曲线以及直线,均有所存在。对于不同类型的路面,需要采用不同手段进行设计,可以借助加密、超高等技术,保证设计质量[3]。

2.3 断面

断面设计,它也是城市当中道路改造项目工程设计的一种手段,以断面、横断面这两种不同的类型为主,下面是断面设计层面详细设计实施要点:一是,设计横断面。依据上位规划、道路交通流量的预测分析、道路两侧建设情况等,将城市当中道路改造项目工程設计当中横断面具体形式确定下来;依据道路的交通组织、道路类别、设计速度、地下管线、交通特性等,将道路组成比例确定下来,如横断面的型式与尺寸等;以因地制宜这一项基本原则,保证横断面的形式设计,可以和道路周围区域风格、环境维持一致性状态;设计者务必要把控好横断面实际坡度值,通常针对机动车在运行期间端截面的坡度设计部符合设计值相应标准,通常在2%以内,人行道横断面则需把控至1%-7%范围;二是,设计纵向断面。实践中需保证相交道路与规划区域道路竖向把控好节点部位的净空高度均可满足于设计标准;以城市道路原有纵向断面的设计形式为基础,结合检测资料各项科学设计资料和改造方案,保证城市当中道路改造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完成后,路面可满足于所规定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充分考虑搭均衡性和纵面少设计要素,经资料科学检测后,实施改造方案总体设计工作,以保证经改造建设后道路路面实际高程可满足与所规定的高程范畴;着重考虑到均衡性和平纵面相关设计要素,将竖向曲线半径和长度适当增加,保证纵面线可维持良好柔和性状态。但是危险路段务必要着重考虑到行车人员安全方面因素,将竖向半径参数值确定下来,并予以有效把控,为行车者提供较好的行车视野,将行车安全事故问题发生率有效降低;那么,若想更好地保证道路行车安全且稳定,要求设计者需注重纵向的坡度设计,切勿过于小伙子过于大,经改造建设后道路纵向坡度需超过0.3%,而后,设定好落水点、锯齿状偏沟、挑水点等,将断面整体设计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更好地节约施工方面成本,保证总体设计效果。

2.4 桥涵

在城市道路中,可能存在桥梁与涵洞。两者属于道路改造工程中,需要重点设计的部分。对桥梁与涵洞进行设计时,需要认识到两者存在的意义。部分城市降雨量较大,且城市内部,存在河流穿行而过。对桥梁进行设计,可保证河流两岸能够有效连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打通渠道。而对涵洞进行设计,则能够满足城市的给排水要求,避免城市在大量降雨后,出现道路积水的情况。为了保证两者的功能能够实现,设计人员在设计桥梁时,应注重其承载力等相关力学参数符合要求,避免桥梁出现倒塌等现象。而在设计涵洞时,则需要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保证工程设计效果,与城市道路改造要求相符合。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在考虑原有道路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整,利用最为简便的方案,以及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确保道路无病害,且能够长久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喆浩,赵志鹏.论述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法与注意事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001):114-115.

[2]杨永生,李宏.关于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012):3067-3068.

[3]徐岩.探讨现代城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008):2817-2818.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百度Apollo平台
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
浅谈太阳能路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浅探城市道路中的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
市政道路照明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昆明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办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