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洪湖水生态环境现状及修复对策研究

2020-01-11 08:44秦茜王继全易程程金华斌吕志良
长江技术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洪湖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

秦茜 王继全 易程程 金华斌 吕志良

摘 要:洪湖目前存在水质、水生态环境等问题,本文在分析研究洪湖水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洪湖生态环境修复及绿色发展对策。

关键词:洪湖;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中图法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0.0410

洪湖是江汉平原四湖流域中下区主要调蓄湖泊,湖北省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要节点。湖北省在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决定中明确指出,将保护洪湖水资源作为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之一,完善防洪排涝减灾、水生态保护体系,将洪湖打造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

1  洪湖生态环境现状

1.1  调蓄排涝能力减弱

目前洪湖主要进出湖港渠有8条,包括四湖总干渠(四湖东干渠、四湖西干渠)、螺山电排渠、老内荆河、下内荆河、洪排河、蔡家河、下新河、子贝渊河,内河道相通的人工涵闸12个,外排泵站3个。每年汛期,四湖中下区以及螺山区涝水皆可入湖调蓄,由涵闸直排出江,或由高潭口、新滩口、螺山等排水泵站提排。但由于洪湖湖泊水域面积逐渐缩小,洪湖蓄水湖容降低,在没有足够外排的情况下,只能抬高湖泊、河渠水位进行蓄洪平衡,使总干渠和湖水位不断上升,洪湖及周边防洪排涝压力不断增加。

1.2  湖泊水质不容乐观

依據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质考核标准为II类水。有关监测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洪湖湿地的水质整体处于II类水平,但2012~2017年湖泊水质呈逐渐恶化趋势,湖泊水质类别以IV~V为主。根据最新洪湖地表水监测结果,2020年5月洪湖五个采样点(蓝田、小港、下新河、桐梓湖及翟家湾)水体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4.6mg/L;化学需氧量平均值为24.6 mg/L;氨氮浓度平均值为0.264 mg/L;总磷平均浓度0.078 mg/L;总氮平均浓度为0.908 mg/L。依据单因子评价结果,高锰酸盐指数、总氮为III类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总磷平均为IV类水体,均未达到考核标准,总氮、总磷、氨氮等营养盐超标。

1.3  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

洪湖湖滨带植被(包括漂浮、浮叶、挺水和湿生植被)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并导致洪湖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其主要表现在生物种类变少、个体变小及生物量减少等。20世纪中期,四湖流域鸟类有100多种,水生植物50多种,到2004年冬季仅记录到鸟类30余种,目前水生植物有6个物种消失,7个群丛类型消失,水生高等植物种类减少甚为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洪湖原有鱼类90种左右,目前仅有50余种,并且种群减少、结构单一、个体小型化,小型鱼类占渔获量的89.9%。挺水植被与浮水植被面积减少,造成产鱼量下降,在洪湖栖息的水禽生物量也大幅减少。

1.4  外来物种泛滥,破坏生态系统稳定

洪湖湿地面临外来物种入侵,主要表现在入湖口、河道、养殖区周边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了凤眼莲、稀罕莲子草等入侵物,导致湖道被封堵,挤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洪湖水生物多样性锐减。植株死后腐烂变质,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并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严重污染水质。外来物种福寿螺入侵改变洪湖水体的生物群落特征,破坏生态环境,威胁洪湖生物的多样性,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摄食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以及其他水生植物,危害洪湖水生植物生长。

2  成因分析

1951年到1982年,水利建设、江湖隔断和围湖造田使洪湖湖泊水域面积逐渐缩小,降低了洪湖蓄水湖容。面源污染及内源污染叠加,造成洪湖水质恶化,洪湖在受到底泥释放和水生植物凋落腐烂等内源污染压力的同时,受到流域内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工业废水等多重外源污染压力。

2019年5月的调查结果显示,湖内氮磷含量严重超标(洪湖湿地沉积物的总氮含量在5.361~12.624g·kg-1之间,平均值为8.089g·kg-1;总磷含量在0.661~

1.641g·kg-1,平均值为0.870g·kg-1)。随着洪湖上的15.5万亩围网全部拆除,渔民上岸安置,洪湖回归“人放天养、捕捞生产”的生态渔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洪湖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但是,洪湖仍面临着沉积物淤积导致的内源污染严重,城镇生活垃圾和城镇生活污水导致入湖生活废水量猛增,以及以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化肥、养殖业污染为主要形式的面源污染等问题。

湖泊湖滨带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截污缓冲、护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950年洪湖的挺水和湿生植被面积为226km2,经过围堤和一系列水利枢纽建设,致使洪湖面积萎缩,许多湖滨带区域因大规模围垦、建设改造而消失,湖滨带的大面积退化导致洪湖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3  洪湖生态环境修复对策

推进洪湖水环境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需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以创新金融为保障,以民生保障为宗旨,立足于江湖关系新变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新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建管并举,推进河湖连通,强化控污减排,修复湿地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及生态旅游,从而带动洪湖及周边区域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3.1  生态引领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区域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通过生态建设,发挥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有利于生态、旅游、文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特色具有品牌效应,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产业入驻,易于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湖泊流域内的水体、土地、植被和水生生物等各种要素都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实现良性循环,人为割裂自然要素进行分别管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循环能力。因此,要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从生态系统完整性角度出发,补齐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短板,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和谐共生,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在洪湖及洪湖周边湖泊实施水系连通、湖泊治理、洪湖围堤岸线整治、引水工程等项目,加强洪湖湖区、洪湖与周边河湖水系的连通,缓解洪湖全域防洪压力,保障周边城乡防洪安全。同时,项目的实施加快河湖水体水流速度,增加水环境容量,缩短水体置换所需时间,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水资源供给保障保证洪湖流域周边居民的饮水安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动植物所需的生存空间,保护水网连通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

洪湖水质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及农业面源污染等,通过河道生态修复及小微水体治理工程、环湖沿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环湖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及环湖沿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从源头截污,降低进入洪湖的污染负荷,结合河道及湖泊清淤工程,缓解内源污染问题,进而有效改善洪湖水质。针对目前洪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通过对部分水域进行植被重建,实施水生动植物修复工程,可有效减缓水生生态系统退化。

3.2  产业协同

通过生态修复措施,结合项目区农业和旅游业基础,依托洪湖周边乡镇,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及特色小镇建设,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及基础设施工程。将区域内的生态、产业和土地开发进行通盘筹划,发展产业价值,形成以洪湖为中心,以洪湖市环湖绿道为绿环,以特色乡村及特色产业为闪光点的产业集群。

3.3  民生保障

在保民生上,为构建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有效提升上岸渔民自主创业就业能力,可在洪湖市实施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渔民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基地项目,为就业创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渔民上岸后的生活问题。通过生态修復及基础设施建设,可为区域及周边提供生态景观丰富的休闲娱乐、安居乐业场所,改善周边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增加区域居民的就业率,实现区域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贤波,邱波,陈志雄,等.绿色长江-长江经济带战略湖北实践[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2]王浩,杨世清.洪湖围堤加固工程建设特点浅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2):169-170.

[3]周文昌,史玉虎,潘磊.长江中游平原洪湖湿地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9,15(01):31-35.

[4]陈帅,莫彩芬,李艳蔷,吴丹妮,钟瑜,李兆华.洪湖水质时空特征及污染驱动力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04):421-425.

[5]王坤.中国湖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J].世界环境,2018(02):16-18.

[6]陶梦莹,彭建东.文化植入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研究—以洪湖绿道为例[J].华中建筑,2020,38(06):72-75.

猜你喜欢
洪湖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
瞻仰洪湖烈士纪念碑
洪湖 “八个一”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江西稀土产业升级研究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