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本地气候和蜜源条件引进蜂种

2020-01-12 00:05薛运波
中国蜂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越夏杂交种蜂场

薛运波│文

在相同的气候和蜜源条件下,不同的蜂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有的蜂种较耐热,有的则较抗寒;有的蜂种较能采集大宗蜜源,有的则较能利用零星蜜源;有的则越冬或越夏群势削弱率较低,有的则较高。为此,引进蜂种不仅要考虑到当地蜂种的血统结构和生产目的,而且还要兼顾考虑到当地的气候、蜜源条件。只有引进的蜂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养蜂者才能获得高产稳产,达到生产目的。

气候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相差悬殊,南方无霜期长,有些地方四季如春,蜂群没有越冬期;而北方无霜期较短,有些高寒地区无霜期不到100天,蜂群越冬期和半越冬期长达150~200天。因此,在南方蜂群的越冬不是关键问题,而耐热和越夏性能却是重要指标,养蜂则需要选用繁殖力较强、采集力较强、耐热、越夏安全的蜂种;而在北方蜂群的抗寒和越冬性能却是衡量蜂种的一项重要指标,养蜂多选用繁殖力较强、采集力较强、抗寒、越冬安全的蜂种。

蜜源条件

蜜源植物种类较多,各地差异较大。有野生的、种植的;有木本的、草本的;有的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流蜜,有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流蜜;有的生长在山区,有的生长在农田、平原;有的花期较长,有的花期较短;有的面积较大而集中,有的面积较小而分散。各地蜜源类型不同,生态、生长环境不同,流蜜习性不同,这些有关蜜源的特点都是养蜂生产中进行引种换种的依据。

在选择利用蜂种时,以采集大宗蜜源为主的蜂场与以采集零星蜜源为主的蜂场应各有所侧重;以采集冬春季蜜源为主的蜂场和以采集夏秋季蜜源为主的蜂场也要有所区别;以定地饲养采集本地蜜源为主的蜂场和以转地放蜂采集各地蜜源为主的蜂场也应不相同。要根据蜜源类型和蜜源特点选择那些适合自己所处的蜜源条件的蜂种,充分利用蜜蜂生物学特性中的某些差异,扬长避短,发挥蜂种的优势。比如,向日葵、柳兰、薄荷等深花冠蜜源植物,蜜腺位于花冠深处,适合长吻蜂种采集,其采蜜效率高于短吻蜂种,在国外采集向日葵蜜源,提倡利用具有长吻特点的高加索蜂。再如,城市蜜源植物较为分散、零星,养蜂者适合饲养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节省饲料的喀蜂及其杂交种。

蜂种特性

一般认为,黑色蜂种,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东北黑蜂等比较抗寒,越冬死亡率低,节省饲料,采集力较强,能利用零星蜜源和较低温度下流蜜的蜜源;黄色蜂种,如美意、澳意、原意、本意等意蜂品系较黑色蜂耐热,适应越夏,能利用大宗蜜源和较高温度下流蜜的蜜源,泌浆量比黑色蜂高。但是,受饲养环境限制和影响,在生产中很少有机会饲养纯种蜜蜂,况且饲养纯种蜜蜂又不可能达到较高的生产目的。因此,当前在养蜂生产中使用的多数为杂交种蜜蜂。杂交种蜜蜂的性状在倾向于母本或倾向于父本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互补,有的产生超过父母双亲的杂种优势。如喀×意或卡·喀×意杂交种蜜蜂就兼顾了父母本对气候和蜜源的适应特性,并超过了双亲的采集力,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不同的蜂种对气候和蜜源的敏感程度不同,如在北方同样是黑色蜂种,喀尔巴阡蜂晚秋断子早,工蜂出巢飞行率低,善于保存实力;而高加索蜂断子晚,工蜂出巢飞行率高,越冬群势削弱较快;在南方同样是黄色蜂,而美意和澳意对气候敏感就不同。再如,在越冬期长、蜜源花期短的东北地区饲养的蜂群,由于具有适应本地气候和蜜源的特性,而突然运到南方饲养,蜜蜂勤奋,采集力强于南方当地蜂群。上世纪70年代以前,有些养蜂者就利用这种气候差别对蜂群的影响夺取高产;饲养浆蜂产浆量较高,但在东北气候和蜜源条件下,浆蜂越冬死亡率较高,产蜜量较低,当以浆蜂为母本与本地其它蜂种杂交后,越冬性能和产蜜量提高,适应性明显改变。

在引种过程中要选择既适应本地气候和蜜源条件又能达到生产目的的杂交种,按杂交种的血统结构引进母本,培育父本,配制出所需要的杂交种蜜蜂,或者直接引进所需要的杂交种蜜蜂。杂交一代蜜蜂多倾向于母本,如喀×意杂交种抗寒越冬性能优于意蜂,耐热越夏性能优于喀蜂,而采集力优于喀蜂和意蜂,采集大宗蜜源的能力强于意蜂,因此,根据当地气候和蜜源选用杂交种必须首先了解杂交种的适应性和生产能力,不要偏向极端,在北方不应只注重抗寒、越冬,在南方也不能只注重耐热、越夏,而忽视了蜂种的生产力,更不能抛开了本地气候和蜜源条件去选择高产蜂种,要根据气候、蜜源条件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突出主要指标,兼顾辅助指标,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蜜源条件的杂交种,以此作为根据进行引种、换种 。

猜你喜欢
越夏杂交种蜂场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80 家转地蜂场2013-2019 年组织结构、人文素质的调查分析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粗皮桉杂交种无性系在雷州半岛的生长特点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谨防意蜂对中蜂群灭绝性的盗糖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